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羲之《喪亂帖》「獲」字的筆勢■張天弓

王羲之《喪亂帖》「獲」字的筆勢■張天弓

王羲之《喪亂帖》「獲」字的筆勢

■張天弓

王羲之行草《喪亂帖》第五行末字「獲」為草書。「獲」字草書字法是左右結構,曲直照應,疏密勻稱;筆勢為兩筆,婉轉流利,尤其是使轉,五處逆翻運筆精妙而自然,節奏鮮明;整個字勢特別精美(圖1)。不過,其起筆有點疑問,「犭」的草法竟然出現了兩個起筆,觀賞、臨帖必須有所取捨(圖2)。摹拓本的照片看不清哪一個先下筆,我們只能對二者的運筆效果作一些比較分析。

圖1

「獲」字「犭」草法的高起筆(圖3)是常態,但行筆不夠自然。低起筆(圖4)則比較自然,筆畫線條也比較和諧統一。

圖2、3、4

再看「獲」字草法第二筆的起筆,情況恰恰相反,高起筆的第一筆現在看來則比較自然(圖5),高起筆作為第二筆則非常突兀(圖6)。關鍵在於「犭」草法的第二筆不該出頭,出頭後就出現了兩個起筆,不該出頭的高起筆當然比低起筆更突兀。

圖5、6

為什麼「犭」草法第二筆出了頭?我們看「獲」字字勢的整體效果。還是用比較法,如果是第一筆高起筆的不出頭(圖7),字勢多了一點勁利峻拔的意味;如果是第一筆低起筆的不出頭(圖8),字勢多了一點委婉平和的韻味;還是原作字勢(圖9)最佳,綜合了前二者之長。

圖7、8、9

這個出頭,不合草法規矩,但有特殊的審美效果,在技法上可以叫「補筆」。隋智果《心成頌》說:「疏當補續。」對於第一種起筆(圖3、圖7),「疏」在夾角;對於第二種起筆(圖4、圖8),「疏」在上頭,兩種出頭都是「補續」。

到底選取哪一種起筆呢?不妨把兩種起筆都臨寫幾遍,動手體驗一下,這樣你就有了關於「獲」字審美的切實感受。第一種出頭「補筆」(圖5),可以感受到精巧,第二種出頭「補筆」(圖6),可以感受到震撼,大膽,有力,神奇!至於說如何選擇,恐怕更多取決於觀者的審美個性。

「獲」字到底是哪一種起筆?請識者自己選擇。

王羲之《喪亂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徐渭行草《應制詠墨軸》 ■李金豹
孫過庭草書《書譜》的一個「千古之謎」 ■張天弓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