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關張獻忠的寶藏之謎,有據可查的文字史料有哪些?

有關張獻忠的寶藏之謎,有據可查的文字史料有哪些?

成都民間曾經流傳過一首有關張獻忠寶藏的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傳說明末張獻忠起義,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農民政權" 大西國"。後來清兵入關,四川境內發生連年混戰,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國"被吳三桂所滅。民謠說的就是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24間大屋展示過的財寶秘藏起來 ,誰發現了石牛、石鼓的記號,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秘寶藏。

與歌謠一同流傳的還有這麼一段故事:相傳大西軍兵敗成都時,十幾艘大船從新津出發,沿岷江順流而下,在彭山境內被清軍預先埋設的鐵鏈攔住。大西國押運船隻的兵將眼看敵不住清軍的圍攻,於是鑿沉船隻,登岸而逃。清軍早就知道張獻忠有大量金銀想要從成都運走,以為截獲了運寶船隊,欣喜若狂,登上還未完全沉沒的一些大船,卻發現船中裝載 著的全是石塊。

那麼,相關史料對張獻忠藏寶是如何記載的呢?

一、張獻忠的千船沉銀史料《蜀碧》對沉銀的記載:

"(張)獻忠聞(楊)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10數萬,裝金寶數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相傳1646年,張獻忠的部將劉進像吳三桂一樣棄關,把清兵引進了四川,張獻忠見勢不妙,決定棄都,"攜歷年所搶"的千船金銀財寶率部10萬向川西突圍。但轉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裝楊展,張獻忠的運寶船隊被雜牌軍楊展大敗,千船金銀也在爭戰中沉入江底,張獻忠只帶少數親軍突圍成功 。

二、清嘉慶《彭山縣誌》記載:

"石龍,彭山縣治東十五里。其形肖龍,首仄蜿蜒,髻 髭迸露,鱗甲崢嶸,有持雨拿雲之勢,長三四丈許,若經鬼斧神工者然,與石虎相對。"在石盤山上的山路盡頭,石龍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的虎身仍清晰可見,只是部分頭像已經被破壞。"石龍對石虎",這與歌謠完全吻合。

三、《蜀難紀行》中對沉銀有更多細節的記載:

"張獻忠部隊從水路出川時,由於銀兩太多,木船載不下,於是張獻忠命令工匠做了許多木頭的夾槽,把銀錠放在裡面,讓其漂流而下 。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狹窄的地段再打撈上來。但是後來張獻忠部隊遭到了阻擊,江船阻塞了江道,所以大部分銀兩沉入江中。"

據《蜀難紀實》記載:"累億萬,載盈百艘",因為當時張獻忠船隊遇到阻擊時,沉船堵塞了江道,使得大部分的銀兩都沉沒於此。

成都一帶流傳著"石牛和石鼓,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的民謠,內容和彭山的民謠相似,只是標誌物換成了石牛和石鼓。

四、對於張獻忠另一筆寶藏的下落,也有相關史料的記載。

吳偉業在《鹿樵紀聞·獻忠屠蜀》中說:

順治二年(1645年),張獻忠"用法移錦江,涸其流,穿數仞,實以精金及其他珍寶累萬萬,下土石築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錮金" 。"

彭孫貽《平寇志》卷十二引查繼佐的話,也說張獻忠"用法移錦江而涸其流,下穿數仞,實以黃金寶玉累億萬,殺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水藏""。兩書 中,一稱"錮金",一稱"水藏",當屬於傳聞異辭。

彭遵泗《蜀碧》卷三也記有此事,作"錮金",但沒有提及窖藏的數量。

除了私家著作外,清朝官修《明史》的編撰者也對這條史料持肯定態度。《明史·張獻忠傳》說:"又用法移錦江,涸而闕之,深數丈,埋金寶億萬計,然後決堤放流,名"水藏 ",曰:"無為後人有也"。"陳克家繼他祖父陳鶴完成的《明紀》,也一字不易地抄錄了這條史料。

可見,張獻忠的確曾經出動大量人力,以治理水災為名,在錦江築起高堤,然後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了個數丈深的大坑,將無數金銀財寶埋入坑中。再重新決堤放水,淹沒埋藏珠寶的地方。至於坑旁是否築起石牛和石鼓,並以此為記號,就不得而知了。

300多年來,垂涎張獻忠這筆巨額財富的自然大有人在,連清朝政府也費過一番腦筋。並且不止一次地付諸行動。《彭山縣誌》記載:" 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漁者於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並珠玉器等物"。可見清政府這次組織的大規模的打撈行動,確有所得,但寶物的數量,卻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事實上 ,當時的人力、財力、物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清文宗實錄》卷八十九記載: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再次派某道員到錦江實地勘察,因找不到窖藏的確切地點而中止。咸豐三年(1853年),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由吏部尚書等代奏,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他說親眼看到彭山、眉山居民撈到張獻忠遺棄的銀子,"其色黑暗",聽說"曾經查出歸官,尚存藩庫,有案可核",以此來證明張獻忠窖藏之事並非子虛烏有。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高潮,清政府財政困難,咸豐皇帝於是動了心,命成都將軍裕瑞"按照所呈各情形,悉心訪察,是否能知其處,設法撈掘,博 采輿論,酌量籌辦"。但也是枉費心機,一無所獲。

有關張獻忠寶藏的尋找和打撈,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史料記載當屬民國時期楊白鹿的打撈行動。

楊白鹿(1872~1948年),本名承伊,後改名鈞,清代貢生、同盟會員,1920年前後,當過四川省長賴心輝的秘書長,1934年脫離軍政生涯,從事醫學,任成都國醫學院教師。清末有一姓杜的官場人物因犯了事兒走投無路,投靠了楊白鹿,受到他的熱情接待,一住就是幾年。

姓杜的這個人臨走前的一個深夜,為報答知遇之恩,將多年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檀木匣子轉贈於楊白鹿,內藏張獻忠埋銀地點圖樣,並告訴他這件寶物是當初參與埋銀的一個石匠畫成簡圖交給孫兒帶走,後來落到杜家,珍藏至今,希望善為運用。楊白鹿接手後30多年,從未向任何人泄漏。

1937年冬天,住在成都陝西街的楊白鹿,將張獻忠藏銀圖紙向好友、當過師長的馬崑山透露,取得共識,認為這件事大有可為,後由范紹增出面奔走磋商,成立"錦江淘金公司 ",開展打撈工作。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細密探索,終於推斷出埋藏金銀的地點是望江樓下游對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的交叉點左側接近江心的江邊,於是在1938年冬季趁河水較小,加速開挖,結果一無所獲。

第二年秋水退後又繼續,上百人前後歷時十多個月的辛勤勞動,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了大石鼓!經理宣稱:"石牛、石鼓都出來了 ,"萬萬五"還跑得脫嗎?"不久,又傳來驚心動魄的"喜訊":坑旁安置的金屬探測儀突突直響。沒有金銀,哪來的響聲?旋即,狂熱的浪潮席捲整個成都。錦江淘金公司當即召開緊急會議,準備大批籮筐扁擔,訂購一部起重機,金銀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運,直接繳存銀行。然而,歷史卻偏偏愛和人們開玩笑,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只有3大籮筐小銅錢。"金銀萬萬五"杳無蹤影,轟轟烈烈的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再坤 的精彩文章:

紐約定居直至離世的22年時間裡,宋子文唯一一次去台灣的歷史背景
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三大件

TAG:張再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