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逆臣傳》《二臣傳》中提到的馬逢知正史沒有,隨小編看看他的戎馬一生

《逆臣傳》《二臣傳》中提到的馬逢知正史沒有,隨小編看看他的戎馬一生

馬逢知出身農家,十四、五歲時父親因拖欠田賦下獄病故。崇禎五年(1632年)八月,李自成、張獻忠、王自用、高傑率義軍「自大寧襲隰州」,19 歲的馬進寶認為「力田橫經,均非己志」。就參加了起義軍,初為闖將,號馬鐵杠。

在《清代人物傳》、《隰州志》等史籍中,我們能看到有關馬逢知離開古諳真後坎坷艱難的人生軌跡和大起大落的人生變故。雖然版本不一,但結局大同小異。既令人震撼,又令人扼腕。

史載,馬逢知進入軍營後,折節待人,臨陣執堅,經大小百十戰,由軍士而裨將,再至安慶副將、都督同知(從二品)。清順治二年(1645 年)率部迎降於九江,隸正藍旗,授以金華(在浙江省)總兵官,在蘇、皖與反清的南明武裝連年轉戰。順治十四年(1657 年)九月順治皇帝賜名「逢知」,三代悉封,改隸鑲黃旗下,賜朝衣朝帽、貂蟒鞍馬、鑾輿七十,特賜盔甲全副,奉旨世襲。馬逢知屢戰屢勝,賞賜日增,職位越高,「鑄像勒功,他未可比」。後受幕僚愛國志士柳敬亭勸道和鄭成功等反清復明志士影響,不忍同胞相煎下去,遂萌生背清復明之念。鄭成功攻江寧,他坐守鎮江不救,鄭成功退軍亦不追;鄭軍敗於崇明,他代為請降,「巧行緩兵之計」,並致書鄭成功,示以投誠。事發,順治十八年(1661年),以議政王貝勒大臣核議被殺,年48 歲。《清史》入「二臣傳」。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舉台灣降清,國家統一,康熙帝予以平反。

馬逢知是威震朝野的金華總兵、江南提督,是清朝赫赫有名的武將。然而,正版的史書上沒有他的名字,只有清史的《逆臣傳》、《二臣傳》稍有提及,但也是寥寥數語。現在我們能看到他留存於世的實物,是位於諳正村的馬老爺墳,因他是古諳真里最大的官員,所以鄉親們稱他為馬老爺。

馬老爺墳(又名馬家墳、馬太公墳)位於諳正村東,始建於清朝順治十七年(1660 年),有《都督和宇馬太公暨太夫人賀氏合葬墓誌》為證。曾經是「高墳石蘭,松柏丸丸」。總佔地面積4500 平方米,整個建築氣勢恢宏,莊嚴肅穆。陵園坐西北朝東南,由「石牌坊」、「甬道」和「墳墓」三部分組成,坐落在一條100 米長的中軸線上,布局嚴謹,層次分明。石牌坊俗稱「門樓」或「牌樓」,為四柱三門式。在石牌坊中門前有一對青石雄獅,威風凜凜。石牌坊全部由紅砂石製成。中門兩柱柱基前後為石獅,旁門兩柱柱基前後為石鼓。門柱均為方形,中門石柱周長1.8米,旁門石柱為1.5 米,中門兩柱高7.6 米,旁門兩柱蓋3.1 米。中門寬2 米,兩個旁門各款1.8 米。中門兩柱上有對聯,上聯「佳氣鬱蔥麟趾綿綿輝川穀」,下聯「德敷脈翠鸞章永永映夜台」,兩旁門門楣上有花草石刻。中門橫樑上刻麒麟和牡丹。橫樑上方為青石門額,正面刻「恩寵」,背刻「封(yí)」。門額往上是牌坊頂檐,頂檐共分三部分,自上而下由「仙人雕飾」、「橫檐」和「頂帽」組成。「仙人雕飾」上面雕「上八仙」圖案。「橫檐」為牌坊二層橫樑,上面刻花卉圖案。「頂帽」圖形為下方上圓形,每個門樁上各一個。甬道,長50 米,由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兩兩相對,夾道排列。皆用青石雕成,栩栩如生,使陵園顯得森嚴深遠。墳墓,位於陵園頂端,共兩座墳墓,一座為馬總兵父母和宇馬公與太夫人賀氏合葬墓。墓前立青石碑一塊,碑高192 厘米、寬92 厘米、厚27 厘米,上有吏部尚書金之俊撰文、刑部尚書衛周祚篆額、戶部左侍郎李呈祥書丹的長篇碑文。全文2000餘字,記述了馬逢知的生平功績,以示父為子貴。另一座是馬逢知墳墓,墓前立青石無字碑一塊,碑高186 厘米、高80 厘米、厚22.5 厘米。因馬逢知先是「戰功顯赫」,又因故「坐誅」,後在康熙時「平反」,身世曲異,故立「無字碑」,留於歷史評騭。

朝輝透過清晨薄薄的霞帳,豐富了遠山近嶺的層次,愈襯出時光的悠遠。透過晨曦,可以想像馬老爺墳是怎樣走進蒼茫的命運,在天和地之間淬火,久久地挺立在歲月的潮汐里,懷抱著心中的夢想,幾百年不改其志。這裡曾經流傳著好多傳說,那個俗名馬進寶,欽賜馬逢知,世稱馬總兵馬老爺的諳正兒子,也許真的曾有一段驚心動魄風雲變幻的時光,但早已融入了歷史的天空。也許像傳說的一樣,馬老爺死後並沒有埋在此地,傳說順治給他安的金頭也不知埋在了哪裡?那個沒有了頭的軀體也早已成為塵土,只有他的靈魂還在故鄉的土地上守望。在這裡,我們彷彿看見一個生命突然亮起時的閃電,彷彿聽見一個生命轟然倒塌時的雷鳴。同時,感受到一種穿越歲月硬度,身陷空間重圍的歷史感和滄桑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遊民 的精彩文章:

TAG:鄉村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