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對這位罕見病纏身的良心演員,關注新片是最好的關愛方式

對這位罕見病纏身的良心演員,關注新片是最好的關愛方式




如果你印象中的印度電影依然是歌舞昇平、開掛不斷,那院長要勸你,

該看看新片了




近三年來,寶萊塢誕生了大氣磅薄的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在中印都創下票房奇蹟的《摔跤吧!爸爸》、催淚又治癒的《神秘巨星》、講述女性尊嚴話題的《廁所:一個愛的故事》……







不經意間,印度電影漸漸摘去了「歌舞片」「開掛」等標籤,劇本也愈發多元、細膩而精湛起來。



只是除非常年泡影院的資深影迷,或像院長這種全網看新片的老司機,大部分觀眾仍不了解印度電影發展到何地步,關於印度藝人的關注就更少了。




大家可以拍著平坦的胸脯自問:




除了人氣爆棚的「阿米爾·汗」,你還能叫出幾個印度演員的名字?






千萬別說印度好演員稀缺,有些人你除了熟識他的臉,更該記住他的名字。




比如今天院長要介紹的這位——

伊爾凡·可汗






伊爾凡·可汗最近有點火。




因為,他在3月5號這天發了一條推特。




推文中,他表示自己罹患某種

罕見病

,正在進一步確診及選擇方案。他不會放棄抵抗疾病,並會把後續進展分享給大家。







即便你對這個名字陌生,但院長不信你沒看過他參演的電影——



豆瓣排名第129的電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里有他:







《侏羅紀世界》

里的角色雖然早早被發了便當,但逗比氣質卻深入人心:







當然,最經典的還要數李安導演執導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他在片中飾演成年「派」,讓人印象深刻。






世間就是存在這樣的演員,未必那麼容易被人記住,卻甘心把一輩子獻給電影,為之去活,為之瘋魔。




更難能可貴的,在於他們不拘於演好一個角色,更有心志透過一部作品去影響和改變時代,帶領觀眾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樣的演員,不該因「罕見病」這種由頭而被觀眾所熟知。我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他的作品。




當伊爾凡·可汗正在與疾病做抗爭時,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將於4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這對我們觀眾而言,是一樁不折不扣的驚喜——




《起跑線》







如果是一道命題作文,由中國來拍一部《起跑線》的話,那不出意外都是拍給孩子們看的:




看看你的父母,為了你們成才多殫精竭慮啊!操碎了心往肚子里咽啊!你不學習以後不當個有出息的人,對得起他們嗎blablabla……







可伊爾凡·可汗的這部《起跑線》,偏就反其道而行——




海報里那句標語:




「即使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要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可以說非常直白了。




它明顯,是專拍給我們這群「所謂的」成年人看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的教育系統有點接近我們中國大陸——




他們會給國內各中高低檔學校設立排名。




越靠前的學校,師資條件越優渥,校內學生也大多來自上流家庭,孩子畢業以後會更有前途,更有可能成為「上流人」中的一員。




感受一下,這句

「英語不僅是語言,還是『階級』」

的台詞,是不是很戳心。




在印度,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被視作「有文化」「身份的象徵」,所以越好的學校,也越重視英語教學。







為了培養孩子從小溜一口流利的英文,不少家長會阻止孩子講印地語,也不許他們同有口音的小朋友玩耍。









所謂

「教育壓力」

,不僅針對於孩子,更針對父母。


而這部《起跑線》,正是講述一對中產階級爹媽,為讓女兒順利入讀名校,而不惜代價「不擇手段」的故事。







從目前口碑看來,《起跑線》已然成功俘虜了一批中國觀眾的心——




豆瓣評分高達8.2:







以及這位被贊最多的胖友,請回到你的裁判席!







港真,上面這條評論說得真沒啥毛病。




把故事講好並不難,難的是講得「有趣」,不僅要讓人聽,更要

聽進去




《起跑線》的導演和編劇即是如此,非常善於拿捏節奏,愣是把一部立意深刻且極具批判性的題材,拍成讓人又哭又笑的人間喜劇。







伊爾凡·可汗飾演的老爹拉吉,一改往日的硬漢形象,變成一枚軟軟的

「貓爸」




對妻子,唯命是從+百依百順。







說買啥就買啥,說讓搬家就搬家,身後萬般皆可拋,只為滿足近旁的她:







對女兒,他更完全放下家長架子,一起嬉戲一起跳舞,就差一起上房揭瓦:







這麼暖的萌男紙,還有什麼不滿嗎?




麻煩給我一打!




但別說,薩巴·卡瑪爾飾演的老媽,在談到女兒教育的問題上,還真對丈夫非常不滿。




彪悍老媽了解一下:








她不接受丈夫所採取的放養策略,整個人有些

焦慮症晚期




女兒出去玩,就把人里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保證就算被車撞,也能毫髮無傷彈出去:







請欣賞

在媽媽的愛里滑滑梯是多麼浪費繩命」:








果然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還不止如此——




為讓女兒順利入學印度第一名校,媽媽四處求神拜佛、舉家搬去住「學區房」、帶女兒上輔導班、帶老公上輔導班

(沒錯,是針對家長的模擬面試輔導)

……




當見識跟女兒同齡的孩子,不僅會多國語言、會多種樂器、甚至還參加過國家級的比賽:







再回過頭看看自家孩子,未來是和那種孩子競爭,就不得不擔憂三連:







在她看來,但凡人生任何一步不對,女兒最後都會沉淪……







道理我懂。




可為什麼你設想的每一種結局,最後女兒都要跑去吸毒?!







院長前面也提到過,拉吉的家庭屬於中產階級,說白了,有點「高不成低不就」。




印度有錢人千千萬,而排名靠前的學校就那幾所,只要有人被選中,就必須有另一批人被淘汰。




自家女兒如何能與那群自幼受精英教育的孩子拼呢?







見直球不成,夫妻倆便開始思考

「巧勁」

——




盯上了學校每年固定的特困生補助名額:







並且為了特困生申請能被通過,他們不惜計劃瞞天過海辦假證,甚至二度搬家,從高檔別墅移居到貧民窟……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這對爸媽簡直拼了!




可冷靜下來再想想看,影片中父母的一系列舉動,你會陌生嗎?




想想你的家庭、你的周圍,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接受所謂最好的教育,

這樣的家長隨處可見,千千萬萬。







不可否認,爸爸媽媽們出發點肯定是好的:




讓孩子過最好的生活,走最上流的路。







但為之欺騙良知、去掠奪窮人的入學名額,順便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的做法……




這一切真值得嗎?




將來,當這些孩子們站上那條被父母重新劃定過的「起跑線」時,能夠由衷感到幸福和驕傲嗎?







當然,如果整部電影講的只有「操心爹媽苦心孤詣奶孩子」的事,也不見得會有辣么多好評。




《起跑線》的優秀之處其實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類似,都在

借個例,去反思社會現狀。




片中,主角拉吉一家

從住別墅區搬進貧民窟,畫面直觀地體現了印度巨大的

貧富差距




從用水用電、交通方式、乃至生活中一切細節,都形成鮮明對比,讓人看得心驚肉跳。








條條道路通羅馬。偏偏有人就生在了羅馬。




更絕望的,是「羅馬

」已經習慣攫取,包括攫取窮人的求學資源。




看起來最公正不過的「抓鬮」,其實依然是錢權交易的幌子遊戲。







階級形態已然固化,但壁壘之外的人,依然絞盡腦汁想躋身壁壘內部。




因而催生出一種狂熱且畸形的,所謂「上流社會」的生活準則。







必須承認,無論在印度還是在中國,

教育都是改變階層、甚至改變貧窮基因,

最高效也最直接的手段。




如果有一天,連教育都成了一樁生意,連學校都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




我們又何談公平正義?







同時,我們需要反思的,不只教育本身,還有看待教育的

態度




一味追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真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和拓寬視野?未必,有時候它只能滿足家長的攀比心。




畢竟,

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成功可能不在於瞬間爆發,而在於長期堅持。




其他還有很多思考,關於教育,那些你過去不曾想過、或想過也想不通的千頭萬緒,就在

4月4日

,去影院通過伊爾凡·可汗主演的《起跑線》找尋答案吧。




最後再說一遍,

伊爾凡·可汗這樣的老公,值得來一打!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一個zan=給院長一顆小心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豆瓣8.7,這部橫掃金球獎的新片好看到爆!炸!
熱巴穿成這樣還被當男人,男主你是不是瞎?

TAG: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