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軼事:高平陵之變,曹爽為什麼相信司馬懿的承諾?

三國軼事:高平陵之變,曹爽為什麼相信司馬懿的承諾?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控制京都,從此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家族手中。為了順利接管政權,司馬懿許諾曹爽只要兵權,不要性命,沒想到曹爽居然相信了,放下手中的兵權,向司馬懿投降,不久之後,曹氏遭到清洗。

曹爽為什麼會相信司馬懿的承諾呢?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曹爽,司馬懿的臉皮厚度和毒辣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他利用一些老臣子的信任,將曹爽騙回來後態度立轉,不僅曹爽被殺,幾位擔保人都氣得不輕。起初,曹爽和司馬懿並沒有私怨,兩人都是託孤重臣,曹爽還像父輩一樣敬重司馬懿。(三國志:初,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

後來,就算曹爽專權,重用晏典、畢軌、李勝等人,也僅僅只是推尊司馬懿為太傅,架空他的權力,並沒有橫加迫害。(三國志:宣王遂稱疾避爽。)只是因為曹爽大權在握期間,推行的一些改製得罪了大批的曹魏老元勛。高平陵之變,並非是司馬懿一人興起,他背後站著滿堂文武。

因此,事變發生後,司馬懿派出尹大目、陳泰去說降曹爽,蔣濟還親自寫信給曹爽。這些都是位高權重之人,尹大目是殿中校尉,皇帝身邊的人。陳泰是元勛陳群之子,官列尚書;蔣濟更了不得,四朝元老,與程昱、郭嘉並列的人物,官拜太尉。這些人一起給司馬懿擔保,曹爽可以不相信司馬懿,但這些老臣總不會不信吧。

而且這幾個老元勛也表明了態度:司馬懿只要你的權力,不要你的性命,我們可以作保;你若不聽,那就是和我們打。再加上曹爽的性格,面對打未必會贏,不打肯定沒事的局面,選擇投降司馬懿也不會讓人意外。只是,司馬懿和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忍了幾十年的形象一下崩潰了,曹爽想不到,那些擔保的人也傻了。

司馬懿掌權後,蔣濟也因功進封都鄉侯,食邑七百戶,可是他卻上書拒絕封賞。《世說新語》認為,蔣濟只是想罷免曹爽,沒想到司馬懿大開殺戒,覺得失信於曹爽,非常自責,同年,蔣濟病逝。(三國志:固辭,不許。是歲薨,謚曰景侯)

參考文獻:

1.《三國志·諸夏侯曹傳》

2.《三國志·陳郭董劉蔣劉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白富美主動嫁給草根,生下四個皇帝,兩個皇后
三國軼事: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劉禪為什麼重用他?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