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信誠老師《認知行為療法》課堂實錄問答篇

馬信誠老師《認知行為療法》課堂實錄問答篇

本文根據馬信誠老師在 2018年3月3日晚 明向文化 「安住與溝通」微信群里的講課錄音稿編輯成文,感謝錄入者顏麗雲 ,感謝馬信誠老師編輯校正。

馬信誠 (Noris)心理學碩士 澳洲註冊心理師 認可臨床心理師,認可教育及成長心理師, 認可督導師. 澳大利亞心理學會正會員, 澳大利亞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專科學院院士, 澳大利亞心理學會教育及成長心理學專科學院院士, 澳洲中小學心理諮詢師及心理師協會會員 ,

曾任職 :

青少年工作者

家庭暴力受害者諮詢師

澳洲前中央聯接處(現人道服務祁)心理師

澳洲悉尼大學心理系-賭博研究所 心理諮詢師

澳洲悉尼大學-大腦與心靈研究所 駐特伯雷醫院精神衛生中心 臨床心理師

澳洲專上學院 心理諮詢師

奧本醫院 心臟復康科 心理師

專業心理師培訓學院 督導師

特殊兒童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

悉尼內西區地方醫療機構心理學服務 服務項目專家諮詢小組成員

現主要從事私人執業

並兼職澳洲新州跨文化精神衛生中心臨床顧問及照顧者支援服務統籌

面詢時間24000小時以上

心理學推廣工作:

2ac及2CR澳洲華人電台醫療普及節目心理學專題受訪嘉賓

澳洲翡翠互動電視時事節目眾坊街抑鬱症專輯受訪嘉賓

澳洲翡翠互動電視心理健康系列節目Reboot Your Heart 專業題目策劃及受訪嘉賓

SBS 粵語及普通話電台心理學專題受訪嘉賓

……接上文……

以下內容為與學員互動

趙志丹

請教noris老師 認知行為療法對於 雙相情緒障礙 有什麼好的處理?可否介紹一下?

Noris

雙相,我本來也準備講一講。對了解認知行為治療如何跳出學派本身,去了解不同人群需要,挺好的示範,挺有意思的。

雙向情緒失調,老一點的名字叫狂躁抑鬱症。其實是一個生理病影響心理功能。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好像功能健全的一個手機,但電源有時候過強,功能全開了,然後一下子沒電,什麼也做不了。

所以這個必須要充分把握病人的病,即外在限制束縛。首先,雙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要確診。因為雙向確診很困難。在國外的經驗,雙向的人,從最初他自己發現有問題,到能夠得到確診,一般需要的時間是九年。難度在於大部分時候,當事人在情緒高漲時,沒有太大的不舒服感覺,覺得自己挺牛的。很多的創作人,都會進入那種狀態,很多點子,思考速度很快,甚至可持續幾天到一兩周不眠不吃,保持精力旺盛,創作欲極強,超快的去講話工作思想。但一過了那個高峰期,一下子耗盡了,就進入抑鬱態去。,而那種抑鬱,跟純粹的(心因性)抑鬱不一樣。不一定是因為自我形象世界觀引起的。更多是像身體沒能量了,突然間可能躺在床上兩個月,不能出門。

認知行為跟其他流派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首先充分了解雙向這個病的殺傷力本身在哪裡。很多其他流派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其實在雙向的影響力下,不同時段當事人能做什麼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不把握這點,亂給來訪者去講,有時候會添加他們(來訪者)的壓力。

第一件可做的,如果來訪者願意,讓他們先看看能不能接受這個診斷。很多人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接受。接受自己有這個情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去溝通的時候,必須要充分的尊重和關懷來訪者的感受。我們需要讓他真正知道在他身上發生什麼事。但是每個人不能接受(某件事)都有他的原因,我們都要很細心的去聆聽去重視。

在這個基礎上談藥物,看願不願接受藥物治療。藥物是可能比較快速有效地幫助穩定情緒的。

用藥也是挺講究的,有些誤診,診斷以為是純粹的抑鬱,在抑鬱到很低落,累到自殺都沒辦法去做,但是開藥以後,稍好一點,沒有好到能夠完全回去生活,但是好到有能力去自殺。這些案例不是很多,但是有的,而且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所以雙方的診斷要非常準確。用藥一般不是普通的抗抑鬱葯,用情緒穩定劑,去穩定讓他的情緒,不要過高或過低。

接著心理服務,有幾層工作。第一是幫助當事人去發展比較穩定的生活規律,社交規律。就是除了藥物以外,去幫助當事人,通過自身調節,能夠讓自己更平穩。尤其關鍵是睡眠,睡眠是雙向的風向標。幾天睡不好的話,就很容易複發。一定要把握好睡眠,一定要非常充足,然後規律飲食,運動。

最難的一點是社交。我們在都市生活,應酬一般是少不了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是下班,晚上去。應酬就易干擾睡眠規律。所以他要慢慢學會去調節,怎麼樣能既維持有意義的社交生活,但是又不太影響到生活作息。講起來好像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但是實際上操作是很費勁的。很多人不願意,因為沒有意識到生活不規律對雙向的厲害,很容易複發,治療師需要幫助他們認識。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當事人有一般心理困擾,比如說,自我形象問題,原生家庭問題,工作;或者說,因為雙向而引起的社交,尤其親密伴侶關係等。想想,雙向對家人父母伴侶,也會很大的衝擊。因為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好好的的一個人,突然就沒力了,幾個月不上班。或者說,突然來勁。如我有雙向的病人,高漲時,覺得自己能夠寫個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然後自己閉門兩周不眠不休去寫幾十萬字。家人完全不知發生什麼事,在沒精神病學知識參考下,就只能想到病人不切實際,變成指責,影響關係了。

確診,藥物,生活規律,社交穩定,因為病情引起的影響,還有跟病無關的,之前就有的問題,這是認知行為治療對雙向治療的一些指引。

如果案主願意的話,可給他的家屬照顧者伴侶提供心理教育,幫助他們去理解。很多時,當事人的家屬或身邊的朋友,不能理解病情,使當事人失去了一種社會的公信力。就是反覆複發後,一般人沒有醫學心理學知識,只能很有限歸因,往往會怪當事人人品不好,反覆無常。當事人往往有口難言。再加上我們都不是聖人,不能確完全排除個人也有做得不足的時候。

如果有專業工作人員幫助提供醫療或者心理學的訊息給家人或朋友,有時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幫助,幫助重新穩定他的生活,家庭。家庭家人社交工作這些,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些都亂套了,心裡很難平靜的。

@趙志丹-北京?希望能回答到你的問題。

朱老師

非常感謝馬老師,非常好的分享,我也都聽完了,剛剛聽完我有一個當時還記了個筆記,這個問題,你提到這個貝克之前講的念頭,這個認知療法,認知就是念頭想頭和想法,對於那些不牽動情緒和身體的念頭,不需要去關注,好像是這個意思是吧,那也就是說對於牽動你的情緒和軀體的念頭才需要去關注,是不是這個意思,假如說這個樣子的話,你會對那些修禪的人,她們整天就要起心動念,要關照,即使對身體沒有影響的起心動念,他們也會去關照。

或許說他們只會對念頭起心動念關照,但是對於念頭是不是跟情緒有關係,是不是跟軀體感受有關係,他們可能關心不關心這個事情。那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修行人,你會對他們有什麼意見,這是第一個問題,後邊半部分就說貝克,把這種對念頭的關注會跟情緒軀體感受聯合起來的念頭叫做有溫度的想法和念頭,是不是,我跟你核實一下,是不是這種說法,他說這個有溫度的想法,是一種什麼樣的含義,對於那個臨床上面是一個什麼樣的用法,你能不能再講了。

Noris

謝謝朱老師,好問題。我先說說貝克提出這點,主要就是幫助治療師,在干預的時候去確認,他是不是真的幫助來訪者找到治療關鍵點。因為無論多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有時自己覺得是關鍵,但是來訪者是無感的。貝克覺得,這個情況,要不就是假設的關鍵點不對;或者是關鍵抓對了,但當事人非常抽離。在講這關鍵點時,他沒有什麼感覺。

文學作品很多時看到這個狀況的,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很悲慘的一個故事,作者有時會用這樣的筆觸,說王大娘對於她的喪父之痛很平靜的,娓娓道來,彷彿講別人家的事。當你聽到這樣一句話的時候,其實就是等於是貝克所講的,當事人對諮詢師捕捉到約點,很平靜了,已經不牽動情緒了。這可能是她壓抑了,也可能是真的修通了,接受了。

如果真修通了,可能就是治療自己想多了。也可能是另外一個可能,即來訪者在迴避情感。他把情感跟認知隔離出來,雖然諮詢師細心地捕捉到他的核心認知是在這裡,但他(來訪者把情緒)隔離開出來。認知流派裡面很多的工作,就是把思維認知信念去改。但是如果不跟情緒起作用的時候,所有的功夫,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抑鬱症的人,尤其是可能學歷很高的,他可能抑鬱了,然後就說這個世界就是黑暗,這個世界就沒好人,有點哲學家的味道。這時候,要跟他去辨這些道理的話,可能是很好的哲學辯論,但不是很好的心理治療對話。在諮詢當中,我們就要引導他,讓他的情緒意義跟認知對接起來。(按,聚焦,完形,情緒聚焦派在這方面尤其關注。)

認知行為派可能會深入一點問,你為什麼有這個想法?這個世界這麼黑暗,對你有什麼意義?,對你代表什麼?可能來訪者說對我來說就代表不值得活下去。再問為什麼世界這樣就不值地活下去,他就可能說世界很黑暗,很冷漠,就代表沒人愛我了。原來以為只是我媽不愛我,但覺得這世界還會有人愛我的,以為相信宗教,佛祖耶穌會愛我。但去教會,去佛堂,好像沒有很強烈被愛的感覺。這時,貌似哲學思辯的內容,就和傷心情緒和沒人愛己自我觀慢慢對接起來了。

朱老師

修行人有念頭無情緒,或無軀體感,是壓抑了?還是修通了?

Noris

貝克在說hot cognition and cold cognition 是給治療師後學去提個醒,不要變成一個哲學思辨。這個在哲學裡面可以的,但是心理治療的裡面,它其實不是單單去探討這個理,有時候會談一點的,但是如果純粹是這樣子(哲學思辯)的話效果可能不大。要幫助把世界觀連接到來訪者的關鍵情感上面去,然後在情緒狀態之下去使他的念認知改變。這樣情感才會改變,感受體會才會改變,這是貝克講的。

修行,如果從嚴格意義來講的話,修行人了了分明每個念頭,其實要求比治療要高。因為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解決情感或者行為上問題。我需要追蹤到能夠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的相關內在經驗,是針對性的。

修行需要的精細度,可能超過一般治療需求。而且功能不一樣,目標也不一樣。認知療法需要幫助當事人解決他的問題,帶他學會關注自己情緒認知,但是如果沒有修行的要求時,關注的焦點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有念頭沒情緒,或者身體感受,是壓抑,還是修通。我覺得這兩個可能性都存在。看不同人,也看不同的念頭。打個比方,有念頭沒情緒,其實也挺平常的。比如說我們做創傷的工作時,會跟來訪者撞車,有創傷後遺症,看到一個車的卡通都會開始哆嗦。他問我治療的結果是什麼?

我給他一盒紙巾,問他你看到後有什麼感受?他說紙巾就紙巾,沒有感受。我說對了,你看到紙巾的時候,你身體情緒不會喚起恐懼,擔心自己會再次受傷。治療就是幫助你,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後看到車,坐車時,你的身體你的情感,像你看到這紙巾一樣,不會有什麼過多的反應。 這就是修通,放下的一個表現。

壓抑一些念頭,其實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挺正常。有時候,有某個念頭,觸動我們,戳到痛處時,我們會把這部分情感壓抑著,讓自己能夠支撐。這是每個人,甚至小朋友,從小到大近乎不學自會的自我保護機制。修行人也是人,修行人會不會有時候有壓抑,我覺得會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的。所以有時候修行人被觸動到了,但覺得沒有感覺,我覺得這個是可能的。

另外一個可能是修通了。比如說我婚姻失敗,所以我去尋求宗教,通過宗教學習,領悟了很多,也放下了心情。比如自我定位已經改變了,以前我覺得太太拋棄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很沒價值。現到教堂去,覺得神愛我,無論我是罪人,還是一個國王,一樣愛我,我就很有價值了,受傷修復了。從愛裡面得到價值,向世界奉獻,做義工,,敬畏神,做一個好人,都給我產生有很強大的意義感。這個時候,用心理學的話,就說我修通了,翻篇了。失戀也好,離婚也好,傷痛對我來說已翻篇了,所以我在跟別人講起這一段的時候,就可以很平靜。

白雲

謝謝馬老師,第一次聽到認知行為療法。我們認知上的一些局限或者障礙,是不是因為認知事物的思維方法不正確?比如缺乏正常的邏輯思維能力。

Noris

白雲,謝謝你這個提問,這個提問很好,也很不好回答。我試試回。

通常以一般智力的人群來講的話,排除如,智障,自閉症,唐氏綜合症人群,他本身的理解是受限制以外,一般人群的局限,有時候思想方法可以幫助的,這也是認知行為流派裡面教導的很多具體辦法,就是幫助我們認清我們思想上的一些誤區。

但是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是,很多人的局限不一定是因為他思想邏輯不清的。更多人的局限是因為他有情感絆住他,或在生活上沒有人去引導他,未學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或未體會到人生是可以不設限的。

認知行為派,是以行為為主的。我們為什麼講認知行為,一定要先講行為,因為行為,即經驗,是最基礎的。一個人的經歷,幫助我們去理解他是怎麼走到今天的。據他過去的經驗,比如說,一個智商沒問題的普通人,你給我邏輯推理題去做,我是沒太大問題的。但是如果你跟我說某個事牽涉到我自身的事,比如說,我的家庭背景,我是男孩子我一哭我爸就揍我。從小到大都被就說男孩子哭就是不行,就是失敗,哭就是沒用。成長後,諮詢師跟我說哭不代表我沒用,這不是邏輯上我推理不出來,是我沒這個體驗。就我所知所有經驗總結,每次一哭就被打,就被罵,別人對我說,男生哭不代表失敗,我接受不了這說法,不是因為我思維不清,而是因為缺少被接納理解的體驗。

對一個從來沒有在哭時,身邊有人安靜的陪伴他,而且跟他說,孩子,這不是你的錯,就算是你事情做得不好,不好就不好,我們都一樣,人都有這個時候的人來說,沒有這種體驗,縱然邏輯上他覺得對的,但是他沒感覺的,這個思想就較沒力量。

另外,你的問題不易回答的另一面是,認知派的兩個祖師爺,貝克醫生,還有艾利斯博士,他們當年的說法,就隱隱約約有你提問的這個味道。尤其是在艾利斯的療法就號稱是理性情緒療法。他當時的名句就是你們這樣想法不理性。

但是像所有的流派一樣,開宗立派的大師們,雖然敏銳地捕抓到一點旁人感受到,但是不清晰的點,比一般人走得更遠,看得更清。但是因為是創建之初,跟我們現在有幾十年的經驗及全球的工作人去嘗試以後我們的理解,還是有不一樣的。今天的認知家,並不覺得人局限自己純粹是因為理性能力不夠。

還有另外一些情況,跟情緒調節的稟賦有關。有些人的感受會相對敏感點,身體心理上一不適,即使我理性上知道不用擔心,到了因為我身體不舒服,我的身體平緩不下來,很容易抑鬱複發。

英國心理學家Teasdale就就把正念跟認知療法結合起來,創出正念為導的認知療法,幫助很多可能是有點敏感稟賦,情緒調節功能弱的人士,去加強自我調整的訓練,給我一個可操作機會,慢慢把我的神經,我的不由自主反應,修得比較平緩,有什麼事,都沒有那麼容易觸動到我。這是另一個受限不是因思維不清所致的例子。

喜歡佛教的朋友,也會遇到類似體會的。我們都知道中觀見是最高層次的,但是沒體驗,雖然道理都知,但還是不能說到那境界。這也不是思維不清所致的,我覺得道理是差不多的。

知道是起點,但後面要做的功夫多著呢。

小輝

1、認知行為療法的基礎是生物學嗎?

2、實施認知行為療法實施前是否要了解來訪者的目的?

3、認知行為療法的適用範圍有哪些?

4、實施認知行為療法前是否要了解來訪者的興趣、專業、工作、人格?

Noris

@小輝--無錫?謝謝提問。也感謝你的關愛體諒。

1. 認知行為療法的基礎是生物學嗎?

行為療法的經典條件反射中對身體不由自主的反應的觀察發現有較明顯生物學表現。

總的來說,認知行為派不違反已知生物學知識。

其中行為派的祖師輩開展的心理神經免疫功能關係學Psychoneuroimmunology 在研究探索心理對神經系統和免疫力的關係,算是跨心理學和生物學的研究。這研究本身已超出認知行為療法了。但給心理治療總體作為身心保健的可能方法之一提供了科學的證據。

2、實施認知行為療法實施前是否要了解來訪者的目的?

是的。

3、認知行為療法的適用範圍有哪些?

心理疾病中很多的癥狀都有相關針對性的認知行為療法的,如抑鬱症,各類焦慮症,應激及創傷反應,精神分裂症,雙相情緒失調,自閉症,厭食暴食症,性功能失調,邊緣人格障礙等

醫療問題:失眠,長期疼痛,面對心臟病,糖尿病,減肥,癌症等的支援等

認知行為派在學校,監獄,企業中均有針對性的使用。

4、實施認知行為療法前是否要了解來訪者的興趣、專業、工作、人格?

是,一般會在一開始收集資料階段去了解來訪者的。

希望回答到你的問題。

姚磊

念頭無情緒或軀體感是壓抑了,還是修通了?

同意馬老師說的,真的修行超出普通人心理治療需要的程度。需要更加細化有念頭,無情緒或軀體感。其實細分起來,還是有很多差異的。但一般人可能分不清了。但真正修行,需要分得更細。

在更精細的層面看,才能判斷出到底是壓抑了,還是修通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應該達到更高的修行層次,位於低層次的心理問題才能修通。只是細微的差別比較難覺察區分出來。造成的結果是修通了,卻不知道怎麼通的。

其中有一個維度應該是,覺察「有念頭,無情緒或軀體感」,這個覺察本身的力度,敏銳度和深度。或許是靈性上所說的頻率的真正含義。這是修通的主要因素。

來自本人的體驗和感悟!歡迎指正!

Noris

@姚磊-北京?謝謝分享

你說的很有意思。有些心理流派,如超個人心理學,朱老師的專長之一,和修行的關係比較密切。相互參詳或會有火花。

認知行為派與修行,傳統上關係不深。雖然其常在破人我設限上工作,與佛法中破除「我執法執」的追求,和強調悟修並重或有相似處。

近二十年,因引入正念之法,使認知行為派正式和佛教交接,科研頗多,但在具體操作,尤其是治療層面上,就我所知,僅用上佛教修行的一小部分而已。遠遠未研究到頻率振動對心理改造之境。頻率方面,我沒體會。就只能多聽姚兄賜教了。

Noris

@於忠東|北京?

於兄好以前我們說過談談心理工作中的剛與柔的話題,當時因以為自己會很快作今次分享,就想等分享時一起談,不想一擱就好些日子了。一直很抱歉。今天借這機會談談。

各位群友大家好。於兄之前說過這個剛與柔,我一直挺想回應急一個部分的。當時於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參與了一個表達性的工作坊,然後他感覺在工作坊裡面有很多的能量,很活潑的,活生生的感受,跟一般我們常見的心理治療老是很溫和的,形成了一種情感強度的反差。

所以於兄就提出來了。

當時我就說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李洪江先生也參與對話了。我想回這個話題,但是當時以為很快就會做今天的講座了,所以就想兩個一起來講。但是後來我有自己的事,就一直拖延的今天。也很抱歉。

剛與柔的呈現,它的功能是有特定所指的。

先說柔,認知行為療法整個治療框架裡面,在一開始我們要建立關係,尤其在我們不是很確定關係的時候,特別會溫和一點,去讓對方感覺舒服,安心。這是柔的一個層次。

更深的溫柔,是在探索我見,自我的看法的時候。尤其是明顯的這個自我是受傷的,甚至是嚴重受傷的時候。我們昨天舉社交恐懼症的例子,從一開始當事人他的焦點,只放在比如說我以後不去打籃球,只專註迴避行為。慢慢注意力回歸到內心,因為我覺得很羞恥,我覺得我抬不起頭,面對我打籃球的朋友,我很害怕,我很焦慮,緊張。或抑鬱症人士,打破盤子就覺得自己沒用,自我受傷了。當別人向我們呈現他深層次的一個核心的我受傷的時候,就需要溫柔的去支持,去給他提供這一個溫柔地接納的空間。因為把這個部分的我呈現出來,本身就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很痛苦的,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強。

在治療上面一些很洶湧澎湃的感受,它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也可以有不同的意義的。

第一種,比較淺的部分就是,讓我們有一種新的體驗。很多人比如說,家風比較嚴謹的,女孩子笑不露齒,現在可能比較少了,傳統的大家閨秀,是真的是這樣子的。我看過一些老人家是從小到大真的是這樣子被教育出來。

這個時候,他的感受,他很多的情感,都是受壓抑的。甚至他們沒有機會,他生活的環境沒有這個空間,讓他充分的感受,作為一個人的各種情感的豐富性,或者說身體的感受。他都好像是被環境壓住了。表達性治療或者工作,重新給我們這個環境機會,去體會不同的感受。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說法,在情商的訓練裡面,比如說澳大利亞學校裡面做很多的叫情感巴士。其實就是一個想像的工作,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我們坐在一輛巴士裡面旅遊,然後我們開始在想我們很開心的時候,去體會身體開心的感覺,想到我們的哀傷,恐懼,擔心,嫉妒等。就是用這種方法,讓大家比較中性的,不帶批判的,去默默地體會,我們身體本來就有的,不同的情感感受。

經歷過情緒,就不那麼害怕情緒了。以後再遇到的時候,就可以知道發生什麼事,能夠比較好地去處理情緒了。澳洲這邊的學校裡面去做這個工作已是挺常見的。在心理劇中,就更多了。

更深層次的,起碼認知行為派是這樣理解的,就是肯定是跟自我觀接通的。生活就像一套電影,一直流逝過去,如果你眼不是很尖的話,有時很難馬上抓到那一個細節,才是會跟自我接通的。認知行為流派作業的功能,就好像我給你這個定格,即使專註力不夠,不是很敏銳的話不要緊,因為你寫下來就有很多時間去消化它了,去回顧。

正念治療就像昨天姚磊老師提到的,把自己的心的覺察力修到很強很細,這個時候也是一種做法,讓我們能夠注意到自己的很多的變化,可以在很靜態中跟自己連接。

表達性治療裡面,用的是另外一個法子,就是你的覺察力可能不強,那我就把你的感受通過一些技巧把它擴大強化,這樣你就比較容易能夠去觀察到了。或者根本沒辦法不去正視觀察它了。表達性療法裡面,很多的工作就是這樣子的。而且可能不是先找問題,甚至先把你帶動進入這種活生生的狀態裡面,整個人進入這種已經是內外相合的一種活著的狀態裡面,然後再去追蹤,再去讓你內心過往一些沒有處理好的片段去理順。

不同的流派,具體的操作手法不一樣。這取決於治療師本身的稟賦性格,也很大程度取決於當事人他允許你哪一種方式去幫助他。

堅韌,在我心目中,是一種極致的剛。就有點像王羲之的字,線條很流暢柔美,卻被歷代書評為筆力雄強。這個強不是線條粗肥的形強,是他的線條像實質的東西,一直在三維空間中不同角度運轉也不斷。

在心理工作中,很多人非常脆弱,他自我評價非常低,甚至低到一個程度,都不能誇獎他,他覺得我根本不配,或者覺得自己一點好都沒有,別人誇他也是違心之論,他接受不了。治療師需要以至柔之態去安住來訪者,以堅韌守住自己要帶領來訪者行走的方向。對當事人有一種確信,甚至他自己都絕望的時候,你還是要看到光明,能堅守。這個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已經失去了,他身邊人也對他失去希望了。治療師是在他們生命當中那個時間段裡面,少數,甚至唯一的還是相信他們。

另外一種氣氛就是一種很愉快的過程裡面去做心理工作了,尤其我們做兒童青少年工作裡面就很多時候會這樣子的。我們儘可能不去很深度很深刻的去講,因為這對孩子太沉重,小朋友不喜歡。所以我如果做兒童工作,尤其是兒童十歲以下,很多時,諮詢室就是一個遊樂場。裡面有很多玩具,就跟他在一起玩,可在地上打滾,大聲的玩。這個氛圍就可以給小朋友一種開心的態度。這個也是我很敬佩的心理劇的創始人Jacok Moreno的理念。

Moreno說過一句話,希望Moren他的墓志銘上刻著「一個把笑聲帶進精神病學的人」。這句話是我一直很希望做到的,雖然我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是我想儘可能將笑聲,讓歡樂讓來訪者能夠感受到,不單只是最後走出來的時候,在整個諮詢過程裡面,如果允許,如果對來訪者有用的話,以這種方式進行,也是非常寶貴的。這也是影響我們在諮詢工作中,不同的分氛圍,不同情感強度的一個原因吧。

董慧娟

@Noris 馬信誠,澳洲悉尼?馬老師,」身體不由自主的反應」,那」軀體療法」是算在身體上糾正認知嗎?

是從冷認知到有溫度的認知過程?

Noris

@董慧娟.北京~管理員?謝謝等我。

「身體不由自主的反應」是任何人都有過,生活中時常出現的現象,比如男朋友遲到,氣得跺腳,熱血上湧等。不一定只在治療中出現的。

不過一般時侯,這勁很快過去,大家就不太關注了。對反覆出現,揮之不去,又很難受的才會重視到去尋找諮詢。

心理學人,一般就會對牽動自身感受的瞬間比較關注,會去注視處理,和以之來修養自己。

「那」軀體療法」是算在身體上糾正認知嗎?」軀體療法有不同流派,各有技藝學說的,難以一概而論。要真講估計要開系列講課了。

極粗略言之,軀體療法認為身體有時會記憶著生活經驗產生的不同記憶/條件反射。這些身體感受,往往是呈斷裂零碎的存留在身體中。本身雖隱藏某種記憶,但多沒明確認知伴隨。

治療之初,多先幫助來訪者能以較不恐懼害怕的心態去面對身體的反應,學會去平靜的感受體會。然後慢慢幫助來訪者建立恰當的語言去形容表達其感受,和了解當中對其的意義和影響。

精準語言使人可以意念改變,是從上而下的路子,如認知療法。軀體療法多是藉某一覺受,從下而上的探索的。

軀體療法一開始就是熱的了。但往往是過熱,變得處理消化不了。治療師的陪伴安撫指引,起著降溫功能。像炒菜一樣,無火炒不熟,火太猛易焦。恰到好處最講火候。

崔道長

火候很重要 在不同情況下都恰到好處不容易 道家修鍊很講究火候 最難的就是火候@Noris 馬信誠,澳洲悉尼?

羅旭

昨天剛剛聽完Noris的分享,就在一個正念的群里看到了這篇文章。這裡是一個雙向情緒障礙來訪者的自述;真實,有畫面感@趙志丹-北京 @Noris 馬信誠,澳洲悉尼

禪修|正念作為輔助治療,為諸多慢性病患者帶來非藥物治療的可能性,這是福音

Noris

@羅旭?謝謝

正念和宗教修行,是很有價值的,為西方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廣闊天地,做福世人。但把正念引入精神病學界時日尚淺,當中適用人群,效能能到什麼程度,它的邊界界限到哪裡,尚不完全清楚。

尤其對雙相情感障礙的人群。雙向,精神分裂,甚至癌症也好,很奇妙的。醫療數據上,已經知道一小部分人,不經過治療,會不知為何好起來。有可能當初誤診,有可能是氣功,信神,甚至什麼都沒有就奇蹟發生了。

遺憾的是,在雙相,一醫療界沒有能力去判斷誰會自然好起來,誰必須要治療。二是按現有大規模數據來看,藥物治療對病情穩定是再快速有效的方法。病人不願意服藥,一直是治療的大難題。寄望科究人員能研究出更好的療法幫助有需要人士。

作者先通過葯物穩定生活,再找方法自助,這個非常給其他雙相人士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外講習所 的精彩文章:

TAG:內外講習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