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常常被遺忘 卻又必須有的「數碼雞肋」

那些常常被遺忘 卻又必須有的「數碼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為了一條「雞肋」,風流倜儻、聰慧過人的楊德祖賠上了卿卿性命。

眼見3月deadline日近,手頭卻一無產品,二無發布會門票,沒有素材,怎奈我何?趕緊翻了一遍最近的業內新聞,抓耳撓腮之際,無意中刷到華為在巴塞羅那的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發布的新品MateBook Pro,從中發現了一張有趣的圖片。

GIF

「隱藏式攝像頭」,這也算是新款MateBook的賣點之一吧。在驚嘆於設計師的巧思之餘,也道出了一個略顯尷尬的現實,筆記本上的攝像頭已經越來越雞肋了。

屏幕前端上配攝像頭,大概是從10多年前QQ視頻網聊興起的時候,開始成為筆記本的標配的。記得當年的自己的老本本沒帶攝像頭,只好買了外置的一個夾在屏幕上。這幾年,隨著智能手機性能的提高和攝像頭的升級,用到筆記本攝像頭的機會越來越少。相反,嵌在屏幕上方,正對用戶面部的筆記本攝像頭還成了網路黑客窺視我們的絕佳載體。就連扎克伯格這樣的互聯網大佬,也小心翼翼地用貼紙把攝像頭給屏蔽了。

也難怪華為想出了這麼一個設計,既能夠讓屏幕邊框進一步收緊,也從物理上隔絕了黑客偷偷開啟攝像頭的可能。細細想來,咱們的筆記本、手機上,類似這樣雞肋的部件或者功能還真有不少,你說真的把他們給cut了吧,要用的時候(比如開個緊急視頻會議)沒有還真麻煩。

我眼中的另一個雞肋,許多朋友可能會不同意——「明明是美味多汁雞翅膀嘛!」

那就是隨著iPhone X&8 系列推出而火起來的無線充電。

感謝@新浪眾測的翻牌,讓我體驗了一把iPhone 8,也讓我實際感受了無線充電的成色。

說實在的,充電的效果其實是讓我有點失望的。

雖然我體驗的並不是官方推薦的充電方案,但即便是官方推薦的方案,在付出不菲的配件採購價格後,無線的快充效果也達不到市面上已經白菜化的有線快充。

不過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在所謂的無線充電其實並不是啥新技術,近10年前的2009年,Plam Touchstone無線充電方案其實已經和今天蘋果的差不多了。

為啥雞肋呢?所謂的無線充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隨時隨地的「隔空充電」,還是得把手機挪到一個特定的巴掌大的區域,省卻的其實就是一個插拔數據線的步驟。根據我的觀察,新iPhone發布的這幾個月來,身邊的朋友就算買了無線充電套裝,用的幾率也很少,也就在床頭放一套,晚上充電時用用,白天離開家的時候還得記得把無線充電的電源給拔掉,一點也不省心,真是應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句話。

雞肋的不光是硬體、軟體也可能變成雞肋,比如那曾經紅極一時的「Siri」,對,說的就是你!

現在,許多朋友在換新機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選擇帶「S」的型號。因為帶S的,一般是初代旗艦的升級版,比如Iphone 6s,小米6s、OPPO R11S等,「S」往往意味著更好的優化,更穩定的性能,甚至有人把「S」誤會成了「Super」。其實,最早的"S"其實是來自於iPhone 4S最大的賣點——智能語音助手「Siri」。還記得初見「Siri」時那讓人驚艷的廣告嗎?

4S國內上市的那段時間,地鐵里、大街上、咖啡館裡,到處都是喃喃低語的裝逼犯。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大家紛紛覺得,與其字正腔圓地用語音打電話,聽簡訊,還不如直接動動手指來得方便。歸根到底,還是語音識別技術還沒有真正地和AI結合得非常理想,而從去年開始興起現在手機人工智慧,大的方向是讓手機更加地懂你,用不著用語音呼出,許多常用的功能就已經自動推送了。

因此,儘管之後的「Siri」和新的iPhone一起頻頻升級,但大家再也沒有了當年的新鮮感,至少就我觀察的範圍,已經沒多少人願意時不時地去調戲「Siri」了。

語音識別技術本身倒不是雞肋,在沒法騰出手操作的車載設備上、以及像「訊飛語記」這樣速錄的使用場景下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不過Siri想要改變目前雞肋的地位,顯然還需要做得更好。

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創新的路上,前浪總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這些「數碼雞肋」本身的命運固然讓發燒友不勝唏噓,但產品有成敗,技術無止盡,攝像頭、無線充電、語音助理也是在前作的基礎上不斷的進化,最終衍生出新的形態,更好地服務用戶。

正如雞肋的難兄難弟——過去被人嫌棄的雞胸肉,如今不也是健身達人們增肌減脂的最佳選擇嘛!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軍媒評「在抗戰遺址前拍日軍裝照被拘」:咎由自取
小身材大能量——務本TO10R手電筒測評

TAG: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