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花盛開,此花燦爛

此花盛開,此花燦爛

最近喜歡那些世俗里的花,沒有牡丹的貴氣,沒有梅花的傲氣,沒有蘭花的仙氣。在我這個世俗人的眼裡,國色天香的是山茶花,大家閨秀的是海棠花,小家碧玉的是杏花。愛她們的色彩,愛她們的姿態。此花盛開,此花燦爛,青春一樣美好,靈魂一樣乾淨。

山茶花並不是最近興起才喜歡的,小時候常常比照一種煙盒上的山茶花,用彩色筆在筆記本上畫得美美的,艷紅的、粉色的、紫色的,能想像的顏色,都在上面,那是我心中的色彩。山茶花不管遠看近看都是那麼美,姿態豐盈,雍容大氣,端莊典雅。晚秋時節,百花正在凋落,梅花還未綻放,山茶便靜靜開在庭院之中,最後連她凋落的姿態,也是優雅的,一瓣一瓣,並不是整朵整朵往下落。她驚動了整個世界,謙遜而又可愛,純真而有理想。這樣天生麗質的山茶花,像極了後蜀的花蕊夫人。她寫過一首《山茶花》:「茶樹樹采山坳,恍如赤霞彩雲飄。人道邡江花如錦,勝過天池百花搖。」這樣的花,不僅佳人喜愛,蘇軾也忍不住誇讚「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這才是遠離高堂,跌落凡間的國色天香——山茶。

很多人曾問過我,我愛花,我愛眾多花,那什麼時候喜歡上海棠花的。我回答不了,那種發自內心、與生俱來的喜歡是為什麼,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概是看過《紅樓夢》里秦可卿房間掛著的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似乎是在書上見過價值不菲的南宋林椿的《海棠花鳥圖》喜歡上海棠的;有可能是讀過《紅樓夢》中海棠詩社成立時,大觀園眾姐妹在秋爽齋所吟的一系列《詠白海棠》。那時候最愛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真才俊逸,從不脫落自己。有人會說應該是像薛寶釵那樣的大家閨秀,那就錯了,她的白海棠,心機太重,在這裡便埋沒了海棠的節操。其實日子久了,也沒覺得最愛哪種花,只覺得各有姿態,各有品性,不分三六九等。直到大學時候,在學校一棟宿舍樓前的花壇里邂逅了那一叢一叢紅得發亮的貼梗海棠,我才定格了。

是的,我可以告訴你了,我最愛海棠花,並且深信不疑。那俏枝海棠,足足好幾米高,又向外伸展了好幾米。無論是在朦朧的晨霧中,還是在微雨中,半開半就的海棠花,那溫柔的姿態,從容溫和極了。我曾經寫過一首詩《向北念海棠》來記下這一刻的感覺:「青春就這樣,和人一樣,半開半就在北望人的眼中,靜謐成一幅油畫,從不停留,又從不匆忙。此刻,這樣,永恆……」

早春時節,蜀中的海棠花又開了。丘陵地區的城市裡,零零星星幾株海棠實在不足以打發我的胃口。於是,一個暖洋洋的午後,踏著一雙閉關已久的運動鞋,在鄉間的田埂旁一直尋找,山坡上也沒有,竹林間到後山溝不見她們,農家屋前和居民樓旁還是找不到。失望了,敗興而歸,我卻不願原路返回,於是決定另闢蹊徑,竟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真真的柳暗花明的感覺。視覺的那一頭,紅艷艷一片,不就是那瀟洒的室外海棠花嗎?海棠八株九株,嫣紅欲滴,艷而不俗,溫潤高雅,雅俗共賞。海棠無香,聽說只有古嘉州(今樂山)的海棠才有香味,上天還是沒有辜負她的品性,各個海棠的品種,很多人都愛之入迷,痴戀成魔。

國色天香和大家閨秀,似乎總是與生俱來的冷艷、高貴、孤傲,小清新一點的大概也不只有杏花吧!可是最接地氣、最家常的杏花,真讓人覺得是鄰家小妹,小家碧玉的普通。你見過一整片的杏花林嗎?方圓幾里,是可以迷了你的眼,她們取勝恰巧是小姿態,低姿態。想像宋徽宗都忍不住說的那句:「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裝,艷溢香融,羞煞蕊珠宮女。」她古老、蒼勁、醇香、滋潤。杏花是一種活的花,花色漸由濃變淡,謝落時雪白一片。

此花盛開,此花燦爛。朋友,我們不去看「東邊洋氣」的櫻花了,就去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在那杏花的疏影里,吹笛也好,彈箏也行,喝酒也罷,直到到天明,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給你看看我家的樣子
冬日裡的童話小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