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什莉·比克頓將參展K11 Art Foundation群展Emerald City

阿什莉·比克頓將參展K11 Art Foundation群展Emerald City

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

香港上環永樂街33號,中遠大廈地下

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4月22日

chi art space

香港皇后大道中18號,香港新世界大廈2期8層

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5月31日

阿什莉·比克頓,Seascape: Floating Ocean Chunk No. 1,2017年,松香、玻璃纖維、油漆、鋁、膠合板,144.8 x 188 x 53.3 厘米。圖片由藝術家及立木畫廊(香港及紐約)提供。

2018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K11 Art Foundation(KAF)將特別呈獻群展EmeraldCity。該展覽將展示來自大中華區、亞洲其他地區和西方藝術家的幾何藝術作品,展覽重新思考幾何學與太空的連通性。本次展覽將呈現近40件作品,這些作品以幾何學作為通用語言突破歷史與地理的界限。藝術家阿什莉·比克頓的作品將在此次群展中展出。EmeraldCity將於香港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和chi art space兩個地點同期舉行,展期至2018年4月22日。開幕酒會則將於3月27日,晚17:30至20:30在香港上環永樂街33號中遠大廈地下,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舉行。

由於傳統藝術媒介的局限性,大多數當代藝術品形態都受到幾何學的限制,Emerald City試圖通過藝術作品展示幾何思想在當代社會中的持久性。Emerald City的概念起源在一些藝術家於20世紀後二十年所創造出的部分藝術作品中闡釋。 20世紀80及90年代出現了關於全球連通性的重新構想,這也導致了一些藝術團體如美國紐約的Neo-Geo誕生。

阿什莉·比克頓,Wall-Wall (The Black Mud Bubble...),2017年,油畫顏料、丙烯、琺琅、金屬片、松香、膠合板、鋁,180 x 120 x 21 厘米。圖片由藝術家及立木畫廊(香港及紐約)提供。

作為新幾何圖形主義的先鋒藝術家,阿什莉·比克頓(生於1959年)的作品強調了這一團體的本質概念:拒絕藝術的商品化,並以內部或外部的幾何辯證法來隱喻藝術與商品的界線。

阿什莉·比克頓出生於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島島國巴貝多,現在巴厘島生活及工作。他曾是上世紀80年代於紐約成立的Neo-Geo藝術團體的創始成員,同時也是至今引領紐約東村藝術圈、對新一代藝術家影響深遠的藝術家。1982年,比克頓畢業於加州藝術學院,隨後攻讀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的獨立研究課程。1993年,他離開紐約來到了巴厘島。此後,比克頓更加專註於以超現實具象主義去模仿西方幻想下的熱帶島嶼生活。他開始用鮮艷的色彩描繪自己、家人及朋友,並表現出明顯的性別意識與異國情調。比克頓的作品透過嶄新的幾何藝術語言讓觀眾了解人類在當今全球化世界中的生存之道。比克頓的作品在全球各國的大型美術館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及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裡展出及收藏,藝術家目前於印度尼西亞巴里定居及從事藝術創作。

關於立木畫廊

立木畫廊( Lehmann Maupin )由樂睿昕( Rachel Lehmann )和慕德偉( David Maupin )於1996年共同創辦,一直致力提攜風格迥異的國際知名藝術家,其合作夥伴包括聲名顯赫的重量級藝術家和嶄露頭角的藝壇新貴,作品類型變化多端,創作媒體不拘一格。立木畫廊在香港、紐約及首爾均設有畫廊,展出來自美國、歐洲、亞洲、南美洲、非洲、中東地區的藝術家作品。畫廊一直不遺餘力支持那些能夠挑戰視覺感官的突破性藝術創作,展出大量概念性的個人探索或自我表述作品,涉及議題包括:性別、階級、宗教、歷史、政治、全球化。

當前展覽

展覽預吿

嘉芙蓮·奧比,5月17日至7月7日,香港中環畢打街畢打行407室

塞西莉亞·維納,5月19日至7月14日,美國紐約西22街536號

如欲了解更多立木畫廊藝術家資訊,

Instagram、Google+、Tumblr(@lehmannmaupin)獲取更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