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蜀漢軍師聯盟: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蜀漢軍師聯盟: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寫劉備被蔡瑁追殺,幸虧所騎的盧馬才得以逃脫,誤打誤撞跑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莊上。兩人聊天時水鏡先生問劉備說:「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水鏡撫掌大笑曰:「好!好!」

水鏡先生名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又喜歡說「好、好」,故又稱「好好先生」。

其實「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卧龍鳳雛」很多人都知道,卧龍是指諸葛亮,鳳雛是指龐統,兩人得一便可安定天下。說明他們的能力是極其出類拔萃。

劉備三顧茅廬請得「卧龍」諸葛亮出山後,果然雄圖大展,最終奪取荊州以為根本。同時諸葛亮又為劉備推薦了「鳳雛」龐統,龐統的軍事才能更使劉備如虎添翼。只不過鳳雛命短,入蜀時戰死。

那「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中的「子初孝直」是誰呢?

子初即劉巴,字子初。孝直,即法正,字孝直。實則這兩人在某些地方甚至超過卧龍鳳雛。

劉巴是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官N代,少知名。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做過江夏郡太守、蕩寇將軍。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劉巴,並推舉劉巴為茂才,劉巴都不應就。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劉表,劉表病逝,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曹操進至新野時,劉琮決定投降。此時寄居荊州屯兵樊城的劉備得知劉琮投降後率眾南撤江陵,後又退往夏口。荊楚一帶的名士很多都跟隨劉備而去,劉巴卻北上拜見曹操。可以看出當時劉巴是瞧不上劉備的。曹操對劉巴也很器重,任命劉巴為掾,讓其招納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不料三郡先為劉備所得,搞的劉巴無法向曹操復命。

於是劉巴寫信給諸葛亮說:「我乘危歷險,本想應天順民,讓荊州諸郡歸順曹公,讓天下重歸一統。可眾人太看重道義,要麼考慮私利,這不是我的智謀所能規勸的。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就浪跡天涯,乘舟游於大海,再也不管荊州的事情了。」

諸葛亮回書勸說道:「劉公雄才蓋世,已據有大部荊州土地,眾人莫不歸心,天意人事,孰去孰就,已經十分清楚了,你還想到何處去呢?」

劉巴表示:「我受曹公使命而來,不成功便回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又何必過問呢?」於是前往交趾郡。劉備得知劉巴遠走交趾之事後,深以為恨,卻也無可奈何。

劉巴到了交趾後,改姓張。但後來與交趾太守士燮不合,於是又進入益州,到劉璋手下任職。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想請劉備進入益州以討伐張魯,派遣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巴進諫到:「劉備勇力過人,讓他進入益州等於開門納虎,必然會造成禍害,不能請他進來。」劉璋不聽。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後,劉巴又向劉璋進言道:「如果讓劉備去討伐張魯,相當於將老虎放歸山林。」但劉璋仍沒有聽從劉巴的意見。劉巴只好閉門稱疾。後劉備果然發兵奪取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璋戰敗投降劉備。

劉備進圍成都時,曾命令軍中:「如果有誰危害到劉巴,我將誅殺他三族。」劉備奪取益州後,劉巴向劉備謝罪認錯,劉備則很大度,並沒有責怪劉巴。諸葛亮也多次稱讚劉巴的才能,劉備也深知劉巴才能,遂任命劉巴為左將軍西曹掾。

當初劉備與劉璋開戰時與眾將士約定:「如果大事能成,劉璋府庫里的東西任你們拿去。」等到攻下成都時,將士們都前去府庫拿取寶物,致使軍用不足。劉巴向劉備建議道:「此事很容易解決,只需鑄造鑄值百錢的銅板通行,統一物價,並實行公賣制度即可。」劉備採納劉巴建議,果然數月之間府庫得以充實。

劉巴又與諸葛亮、法正、李嚴、伊籍共同制定製定《蜀科》,奠定了蜀漢政權的法制基礎,對蜀漢政權立功不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劉巴為尚書。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尚書令法正病逝,劉巴接替其成為尚書令。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劉巴為劉備起草了登基時所需的各種禱文、詔誥、文書。劉巴在劉備稱帝不久的章武二年(222年)去世。

劉巴逝世後,尚不知情的曹魏尚書僕射陳群給蜀漢丞相諸葛亮寫信探問劉巴的情況,對劉巴極其尊重,在信中稱呼劉巴為「劉君子初」。

劉備和諸葛亮對劉巴評價都很高。

劉備曾言:子初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也。諸葛亮則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另一位法正是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名士法真之孫。

法正生於熹平六年,即公元176年,是右扶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名士法真之孫。董卓修的堡壘郿塢就在郿縣。董卓死的時候,他已十六歲,多年戰亂,致使關中戶籍百不存十,法正與同郡的孟達為躲避戰亂,從關中跑到了相對安定的蜀中。

建安初年法正投奔劉璋,被任為新都縣令,後來是軍議校尉,官並不大。很不被重用,法正常嘆懷才不遇。

所謂暗弱之主不能用,智能之士就只好做帶路黨。

建安十三年機會來了。當時益州別駕張松出使曹操,想獻益州給曹操,但曹操以張松相貌醜陋而蔑視張松,張松受辱後回去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交好劉備。不久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大漲。劉璋於是選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好友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松密謀決定暗中投靠劉備,把益州獻給劉備。後來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

劉備佔據益州後,因為是外來戶,急需與蜀地豪強大族搭上關係,有人勸劉備迎娶吳壹之妹吳氏,但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劉備認為自己與劉瑁同族,這麼做有違禮法。法正進諫道:「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晉文公逃難到秦國時曾娶了親侄晉懷公子圉的妻子懷嬴。

法正認為晉文公尚且可以娶親侄之妻,何況於劉備與劉瑁之間還不是親戚關係,有何不可?於是劉備納吳氏為夫人。後來劉備賜予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四人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作為諸將中的最高賞賜。可見法正已經成為劉備的鐵杆親信。

法正擅長軍事謀略,政治眼光稍差,因循守舊缺乏變通。或者說諸葛亮是戰略家,謀一國,法正則是戰術家,謀一域。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後,參與制定《蜀科》,以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但《蜀科》制定後,由於嚴法治蜀,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豪強十分不滿,以消極態度抵觸蜀漢政權。為此法正以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進言,認為成都初定,宜「緩刑弛禁」,放寬約束。

極具政治眼光的諸葛亮認為不能盲目沿用漢初的法度,應當因時制宜,懂得變通,於是寫了《答法正書》給法正,曉以深意。(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劉璋闇弱,自焉以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矣)。

對劉備來說,得諸葛亮是如魚得水,得法正則是如虎添翼。法正在外掌握著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權(蜀郡下轄成都縣),在內經常為劉備出謀劃策,是劉備的主要謀主之一,當時劉備對他的倚重有時甚至超過諸葛亮。但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於是有人向諸葛亮告發,希望他能報告給劉備,約束法正的作威作福。洞察形勢的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劉備寵信的肱股之臣,勞苦功高,如果自己出面說這些事很不合適,因而也不加過問,並表示: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主公在公安的時候,北面畏懼曹操的強大,東面又忌諱孫權的逼迫,身邊又擔心孫夫人生變,處境艱難窘迫,全靠法孝直輔佐才渡過危難。現在他得志了,就不要禁止他)。

實則對於法正打擊益州本地豪強大族,諸葛亮的態度是依法治國,不許搞貴特特殊化,藉以樹立劉備權威。

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是其後劉備行軍打仗的主要謀士。而諸葛亮則只負責劉備的後勤,保障足食足兵,法正才是劉備的謀主軍師。從歷史上看,劉備看人用人眼光是很準的。

劉備後來又進取漢中,整個漢中之戰就得益於法正的謀劃,尤其定軍山一役,法正,黃權設計大破夏侯淵軍,並斬其首級,徹底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將曹軍驅逐出漢中。曹操聞法正之策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漢中之戰勝利後,劉備躊躇滿志,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七月進位漢中王,達到一生事業巔峰。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但第二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追謚法正為翼侯,法正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

法正能力出眾,才幹突出,對於蜀漢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國志》作者陳壽稱讚其可比曹操帳下的著名謀士程昱和郭嘉。甚至奸雄曹操都感嘆: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還有一件事說明劉備和法正的好基友關係。有一次劉備與曹軍在作戰中,形勢不利,本應撤退,劉備卻大怒不肯撤軍,當時無人敢進諫。忽然箭如雨下,法正便跑上前擋在劉備前面。劉備趕緊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飛石,何況我呢?」劉備只好允諾:「我和你一起撤退。」於是下令撤軍。

劉備因荊州被取,關羽遇害而一氣之下伐吳,眾人勸阻不下,終至大敗。諸葛亮感嘆: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可見法正之於劉備的重要性。法正和諸葛亮實則正好互補,陳壽就指出諸葛亮擅長治政,「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實則法正之才,不在鳳雛之下。但他大局觀不及卧龍,但洞察人心的謀略,應該是超過卧龍。

劉巴與法正去世之時正是蜀漢政權初創之際,他們去世,使得蜀漢失去了兩個頂樑柱,此後蜀漢僅靠「卧龍」彈盡竭慮獨自強撐,最終蜀漢也沒能得天下。假若兩人天若假年,蜀漢或可能與曹魏一爭雄強也未可知。

四人均為劉備所得,構成了蜀漢強大的軍師聯盟,然都不很長壽。劉備雖得之,仍不過割據一方而已,豈非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燕雲 的精彩文章:

關羽張飛諸葛亮的爵位
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姓名學」

TAG:趙燕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