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是驚魂巡航,趕快給特斯拉們立法吧!

又是驚魂巡航,趕快給特斯拉們立法吧!

在毫無時代感的3.15晚會過去幾個小時之後,河南商報卻刊登了一則驚悚消息。堪比好萊塢大片,刺激!

3月14日深夜,在河南通往陝西的連霍高速上,有一輛轎車上演「定速巡航失靈」,以時速120公里狂奔一個小時!豫陝交警聯合出勤,全力營救,一路驚魂。經過1小時的生死考驗,最後終於結束定速巡航。

也不知道車主如今心臟歸位了沒有,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運得救。

這讓筆者聯想到了最近的一些消息。

大概3天前馬斯克對外媒狂言,「覆蓋各類駕駛場景的完全自動駕駛將在2019年年末到來」。

50歲的高巨斌如果聽到了這句話,不知道會不會大哭一場?

特斯拉自動巡航致死全球第一案,至今沒結果!

大約半個月前的2月27日,一件沉寂了很久的案子再度回到媒體視線。

2016的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特斯拉Model S直接撞上道路清掃車,車毀人亡。死者就是高巨斌的23歲的兒子高雅寧。按照現行法規,交警認定,司機高雅寧負主要責任。

當年9月,「生不如死」的高巨斌把特斯拉告上法庭。因為行車記錄儀視頻分析,事故發生時,車輛是出於「定速巡航」狀態。

「兒子有駕照已經5年,並在部隊駕駛大型軍用車輛,是因為相信特斯拉的定速巡航功能才沒有採取任何的緊急制動和躲避措施。」

但是特斯拉一直不承認。彼時的特斯拉正陷輿論漩渦,在美國福羅里達州面臨另一例自動巡航致死案件調查。

高巨斌的案件陷入拉鋸戰,公眾們的圍觀的熱情淡了,馬斯克繼續四處刷屏。

直到今年2月27日,央視報道案件有了新進展,稱特斯拉在證據面前承認案發時出於自動駕駛狀態。

但是第二天,特斯拉官方立即回應,「目前對事故鑒定的報道是不完整且具有誤導性的。」

筆者不禁想問,如果特斯拉連事故發生時是否自動巡航都不能記錄清楚,那這個系統的可靠性更讓人質疑。

雖然不承認,特斯拉卻在事故發生後更新了系統,對手離開方向盤的司機發出警告,多次無視警告自動駕駛功能將被鎖死。但是筆者看來,這無疑是掩耳盜鈴,這可以保證手在,如何保證眼和腦也在?

事實上,高巨斌只索賠1萬元,他的訴訟請求同美國同期的案例的一樣,要求特斯拉「不要用生命為自己半生不熟技術做試驗。」

兩套話術,左右互搏!

科技是雙刃劍。對於新科技,大膽的發展並沒有錯,但是人命關天的事情,安全第一。在技術沒有成熟之前,商業化行為要慎重,出了問題要勇於承擔責任,才能認清問題,改進問題。不能一面鼓吹自動駕駛,另一面卻推卸責任,拖延訴訟。

自動駕駛技術並不是只有特斯拉一家企業在發展,但特斯拉在商業化和宣傳上無疑是最激進的。

2016年,在北京一輛「自動駕駛」模式下的特斯拉汽車發生撞擊事故後,特斯拉迅速在其中國官網上將原來的「自動駕駛」的字樣,改為「自動輔助駕駛」,但保留英文。同年10月,德國交通部部長要求特斯拉停止在廣告中使用「自動駕駛」字眼誤導駕駛員。去年1月,美國國家道路安全管理局終於給出了一個結論,特斯拉的「駕駛輔助系統」影響了司機的注意力,應付部分責任。

對於高巨斌的訴訟,特斯拉在海內外也是兩套話術。一面在國內表示,無法證明車輛處於自動駕駛;另一面,對外媒表示,被撞清掃車外形不規則是事故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出於自動駕駛狀態,何必談障礙物輪廓。

不說還好,一說就證明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根本沒有做過中國路試。中國直到去年底才開放路試,目前才有零星企業陸續拿到路試資格。所以在此之前,特斯拉沒有可能在中國合法路試,而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的本地化需要大量的路試。別說幾萬公里,甚至要幾十萬、上百萬公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交通狀況非常複雜,並且與歐美不同。包括道路設施、標識、路況、駕駛習慣等影響駕駛的種種。

結語:呼籲監管先行

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對駕駛者生命的尊重是本質。所以呼籲有關部門趕緊加強監管,因為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大量具有不同體系和程度的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行駛在路上,可以預見他們會使用各種紛繁不統一的話術宣傳自己,對技術發展的水平和安全使用範圍自行定義,不排除駕駛者濫用自動駕駛相關功能,而我們才剛剛推出地方性的路測管理辦法,真正的法律監管還是空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水馬龍傳媒 的精彩文章:

奇瑞瑞虎全新SUV曝光 第三季度上市

TAG:車水馬龍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