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讀《論語》1.7:學問要在成仁德,千古奇丐辦義學

善讀《論語》1.7:學問要在成仁德,千古奇丐辦義學

《學而篇第一》7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

子夏說:「如果一個人能做到崇德、謙恭、孝親、敬業、誠信,即使他沒學過聖賢之道,我也認定他是學過了的。」

【解釋】

1、子夏:

孔子晚年的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歲。子夏15歲即入孔門,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子夏重視躬行實踐,講究道德修養,為人師表。至晚年時,子夏儼然已是各國士人的靈魂宗師。

魏國攻佔秦國西河防線後,魏文侯知道戎狄之後的秦人不易武力屈服,但卻對中原文化很嚮往,便決心請子夏到西河講學。於是,魏文侯親自拜一百多歲的子夏為師,對子夏異常尊重。子夏感於魏文侯的誠意,遂前往魏國西河傳孔子之學,獨立形成子夏氏一派——西河學派,成為孔門弟子中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

子夏在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其重大,不僅對秦國、楚國、趙國這些外族文化佔上風的國家的懷化作用十分顯著,也使魏國儼然成為中原各國的文化宗主國。

在西河時,子夏因年事已高,故多由其學生親自授課。公羊高與穀梁赤本來不是最能代表子夏思想的學生,但由於他們教授的歷史學科《春秋》是以服務國君為對象的,魏文侯出於控制士人的目的,便故意拔高在學術上並不是很深透、比較迂腐的公羊高和穀梁赤的地位,使公羊和穀梁學派的忠君思想深入士人之心。公羊高口授的《春秋》成為後來《春秋公羊傳》的藍本,穀梁赤口授的《春秋》成為後來《春秋穀梁傳》的藍本。

當時的學問都是師生間面傳口授。隨著時間的推移,口口相傳便很容易導致以訛傳訛,同時也給了別有用心之人歪曲篡改先哲本意創造了條件。

2、「賢賢,易色」:

前一個「賢」字作動詞用,意為尊重、崇尚;後一個「賢」字作名詞用,意為「良,美善」,指有德行的人。「賢賢」即「崇德」之意。古漢語中類似的用法還有「親親」(愛家人)等。

「易」即改變,「色」指臉色、態度。《論語》中類似的用法還有「色思溫」,就是講要臉色溫和。

「賢賢易色」是講,當我們看到賢德之人,就肅然起敬,原先或有輕慢的態度也隨之轉變。這其實是很普通的心理,屬於人之常情。因此這裡將「易色」引申為「謙恭」。「負荊請罪」就是這樣一例:當廉頗了解到藺相如的賢德之後,便深深為之折服,遂一改往日的傲慢無禮,前往藺相如家負荊請罪,以示悔過、謙恭。

也有人認為「賢賢易色」在此專指夫婦一倫而言,意為對妻子要重其賢德而非容貌,以與後邊的父子、君臣、朋友三倫相應。此說也能邏輯自洽。

3、「事父母能竭其力」:

這一句是講孝道。所謂「竭其力」是講行孝要量力而為,儘力就好。這與「盡己曰忠」的盡忠標準是完全一樣的。中國民間有一副很有名的對聯,其上聯是「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原心不原跡」就是看他的發心是不是孝。比如,貧家子弟盡心竭力供奉母親的一碗稀粥,其孝並不差於富家子弟供養母親的山珍海味。如果一定要供養父母山珍海味才算孝,那窮人家裡就沒有孝子了。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只要我們「事父母能竭其力」,就算是盡孝了。

4、「事君能致其身」:

「致」本意為送達,「致其身」實際就是全心全意、盡心竭力,與曾子所謂的「為人謀」要「忠」所表達的其實是一個意思。後人將子夏這句話中的「致」引申為奉獻、獻納,將「致其身」引申為「把生命奉獻給君主」,就不能不說是別有用心之舉了。

因為政治事關全體人民的福祉,所以儒家才會提出在協助君主處理政務時,一定要盡心竭力。但儒家只是將「事君」視作向民眾行仁的重要手段,而並非將事君當作目的。關於這一點,孟子有非常清晰的意見表達:「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孔子在《論語》中對此也有非常清晰的說明,比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等等。我們會在以後相關的章節中對此加以詳細說明,請諸君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在現代,我們通常用「敬業」一詞來表示「專心致力於學業或工作」,這與曾子所謂的「為人謀」要「忠」以及子夏所謂的「事君能致其身」涵義非常接近。

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在《論語》開篇的第四、五、六、七、八章中連續出現「信」,可見「信」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國人將儒學視為專制的幫凶,但實際上,儒學卻是反專制的利器。現代中國社會誠信嚴重缺失以及其它弊端叢生,皆由國人自毀文化長城、民主精神而始,實屬自作自受。細思怎不令人痛徹心腑、感慨萬端?

6、「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曾子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因此,在儒家眼裡,學問的目的,不是文學、不是知識,而是作人做事。學習聖賢只是手段,養成仁德才是目的。因此子夏才會說,對於有德行的人來說,即使他沒有學過一天聖賢之道,也跟學過了是一樣的。

【真歷史】

武訓(1838-1896),行七,故名「武七」。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

武訓先生是中國近代民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貧家子弟,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譽為「千古奇丐」。

清廷為嘉獎其興辦教育之功,取「垂訓於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訓」,字蒙正。武訓自號「義學症」,謚號「義學正」。

1、事父母能竭其力:

武七7歲喪父,幼時家中極貧,不得已跟母親乞討為生。武七每次討得錢後,一定會買美味孝敬母親。

2、辦義學能致其身:

母親去世後,武七也年紀稍長,就開始給人幫傭。沒活乾的時候,就靠乞討為生。因自恨不識字,於是發誓積資興辦義學。

1859年,21歲的武七開始到各地行乞集資。足跡所至,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

每次討得較好的衣物和飯食,武七就設法賣掉換錢。而他自己則只吃最粗劣的食物,邊吃還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

由於他居無定所,錢款無處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戶人家存放。他打聽到本縣有一位楊舉人,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值得信賴,就跑到楊府求見。由於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見,他便在大門口一跪就是兩天,最後終於感動了楊舉人。楊舉人了解到武七欲積資興辦義學的願望後大為感動,不但答應幫他存錢,還幫他用存款放貸生息。

經過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至49歲時,武七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餘吊,這在當時已算是頗有財力了。可武七仍然衣衫襤褸,如往常一樣白天乞討,晚上紡線績麻。他還邊做活邊唱:「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

3、賢賢易色:

1888年,50歲的武七花費4000餘吊錢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學費全免,經費從武七置辦的學田中支出。

學校建成後他親自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併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招生約50餘名,依慣例分為蒙學班和經學班。

開學當天,武七先遍拜老師,再遍拜所有學生。然後設宴款待老師,而他自己則站立門外,待宴罷後吃些殘羹剩飯。有人請他進屋跟大家一起吃飯,武七說:「我只是個乞者,不敢與老師平起平坐啊!」

武七平時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課的老師,他跪叩感謝;對一時懶惰的老師,他跪求警覺。有一次老師睡午覺睡過了頭,學生在學堂內打鬧,武七徑直來到老師的房前,跪下高聲唱道:「先生睡覺,學生胡鬧,我來跪求,一了百了」。老師十分慚愧,以後再也不敢疏懶。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他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就這樣,義塾師生相互戒勉,大家都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學有所成者甚眾。

時任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七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塾學田的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並賜名武七為「武訓」,以示表彰。

1890年,武訓出資數百吊錢,在館陶縣與僧人了證合作興辦了第二所義學。

1896年,武訓又積資千餘吊在臨清縣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

4、樂善好施:

曾有一個寡婦張陳氏,家中極貧。武訓就資助了她十畝田幫助她養家。

遇有貧窮無依者,武訓就假裝借錢給他們,但從不向其討回,也不告訴別人。

5、廉潔有信:

武訓所積錢款,除了一部分是自己辛苦勞動和乞討所得,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社會各界對其辦學的贊助。為了不負大眾信任,武訓一生不娶妻、不置家、不謀私利。

別人勸他娶妻生子,武七就唱:「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

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其資助都被他拒絕。武訓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

武訓的絕世奇行轟動朝野。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

1896年4月23日,武訓在臨清縣御史巷義塾眾學童朗朗的讀書聲中含笑辭世,享年五十九歲。據《清史稿》記載,「(武訓)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

出殯當日,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官紳全體執紼送殯。遵照武訓遺囑歸葬於堂邑縣柳林鎮崇賢義塾的東側。各縣鄉民自動參加葬禮達萬人以上,沿途來觀者人山人海,一時師生哭聲震天,鄉民紛紛落淚。

6、後續

1903年,山東巡撫衙門為武訓修葺了陵墓、建造了武訓祠,並立碑為紀。

民國時期,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先生撥款重建了武訓祠。何思源還在武訓祠堂立了尊武訓漢白玉雕像,這座雕像比真人略大。當地曾見過武訓的老人們都說這座雕塑像酷似武訓本人。

1932年,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為紀念武訓,建造了「武公紀念堂」,並在紀念堂兩側建造了兩個「武公紀念廳」。

總之,在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不同社會階段的歷屆政權,對武訓先生的行動及精神都推崇備至,武訓獲得了廣泛的讚譽。他被譽為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中國教育事業的楷模。當時軍政學各界首腦和名人或撰文讚頌,或題辭紀念,或為以武訓為名的義學捐款。全國甚至出現了武訓出版社、武訓街這樣的名稱。江蘇南通的一所師範學校還將武訓像與孔子像並列。山東民眾甚至稱其為「武聖人」,足見武訓在當時地位之高、影響之廣。

1950年12月,電影《武訓傳》公映。

1951年5月20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在歷史上分量很重的社論,題為《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由此掀起了全國對武訓的大批判。

1966年初秋,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武訓墓被「紅衛兵」砸毀掘開,遺骨被抬屍遊街,焚屍街頭。武訓祠、以及那座酷似武訓的漢白玉塑像、「義學正」匾額均被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解仁意 的精彩文章:

善讀論語1.2:人格養成要儘早,善良始於孝悌中

TAG:善解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