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日2018」活動在柏林舉行 中德經濟界代表探討合作新機遇

「中國日2018」活動在柏林舉行 中德經濟界代表探討合作新機遇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 許多):3月16日,由德國中國商會、德國工商大會及德國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日」活動在德國柏林舉行,兩百餘位中德政治、經濟界代表出席活動,重點圍繞中德電動汽車的未來以及中德合作新機遇展開討論。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王衛東在演講中表示 ,中德兩國經貿合作充滿活力、富有成效。中國連續兩年保持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這樣的亮眼成績來之不易,需倍加珍惜。他希望德國政府認真傾聽企業界的呼聲,長遠看待中國的發展,加強多領域合作。王衛東說:「在電動車、電池、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我們看到,中德兩國企業,特別是具有專業技術的中小企業,有著非常強烈的合作願望和需求,我們衷心希望中德兩國企業家們,結合雙方優勢,共同應對未來挑戰」

德國經濟和能源部對外經濟政策司副司長卡爾?文德林表示,德中兩國在推動全球化、支持自由貿易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有共同願望,希望雙方共同應對問題和挑戰,激發更多活力,深化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期待中歐儘快達成投資協定。文德林說:「要應對貿易保護爭端,最直接的反應不應該是『貿易戰』,而是要共同努力通過談判方式解決問題。在中德經貿關係上,希望今後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德國企業在中國獲得同等的競爭和投資條件,實現公平競爭。」

隨後,來自中國蔚來汽車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等兩國業界代表,圍繞「中德電動汽車的未來」主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張暉以蔚來的自身發展為例,闡釋了中德電動車領域的合作機遇。張暉說:「我們公司有400家供應商,70%都是國際供應商,而這70%裡面,超過80%都是德國供應商,在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他們首先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給予我們發展很大的幫助,第二,我認為,中德電動車的主機廠應該更多的合作,這種合作應該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在標準的制定上,比如說已經開始制定的充電樁的標準,可能以後更多在其它標準上進行更多探討。因為剛剛在台上,大眾的同事也講了,他們對中國有一個雄偉的計劃,他們需要他們的車適合中國市場,我們可能在若干年後也需要適應歐洲市場,我們同樣需要他們。」

大眾汽車股份公司未來技術部總監史蒂芬?施墨貝克表示,電動汽車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車載電池的續航能力,這需政府和民眾的認可和推廣,目前應在改善內燃機的同時推廣電動汽車。除了電動車領域,兩國業界代表還就中國在德投資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交流。德國中國商會幹事長段瑋表示,中資企業在德國落地生根,為德國帶來了新鮮的資本和勞動崗位,只有開誠布公的討論才能消除偏見,促進中德兩國經濟健康發展。

「中國日」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為中德經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日媒:福島核事故9年前 東電曾拒絕海嘯模擬測試
2018中國企業全球發展論壇 伊村山野引領藍莓飲品新風尚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