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酒,與健康密切相關

酒,與健康密切相關

專供非心血管專業人士閱讀,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預防診療知識!

汪芳心語

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就在於:一杯清水會因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而變清澈。

去年年初寫了一篇文章《2017,我請大家來喝茶》,簡單介紹了普洱茶的一些特殊功效,目的就是讓大家更加了解普洱茶。然而前些天這篇文章被某不負責任的媒體曲解,竟以我的名義說:普洱茶可以替代阿司匹林!好友看到文章後義憤填膺,轉發給我並提出質疑。讀完我也非常生氣,因為我根本就沒有這樣表述過!相反對於「阿司匹林」我一直都是提倡廣泛、規範使用的!

該網路營銷號盜用了我文章的部分內容,又起了一個堂而皇之的標題,後文還配了一大堆茶葉廣告……

現在想想也是有些可怕,很擔心無辜的患者看到不實報道後,在自己身上「試驗」。假如他們真的用普洱茶代替阿司匹林,那無疑是飲鴆止渴!在此我也要提醒大家,要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多與專家進行溝通;在轉發養生內容的鏈接時請仔細看看,是否是從專業人士或專業認證的公共號發出的,以免以訛傳訛;同時奉勸一些媒體,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千萬不要斷章取義,否則誤導了大眾,後果難測啊!

科普有風險,發文需謹慎。也許我的責任更大了!好吧,今天再聊聊與茶同樣備受關注的另一種飲品——酒。

中國是酒的故鄉,酒文化更是貫穿上下五千年。關於酒與健康的話題一直紛紛擾擾,有說喝酒有益健康的,也有說喝酒有害健康的。《英國醫學期刊(BMJ)》雜誌曾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相對於忌酒和酗酒,適量飲酒可能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但是也只是降低部分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非全部心血管疾病

孰是孰非就我個人而言是個量與質的問題,一般來說只要是「適量」至少也是無害的。如何飲酒才算適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適量飲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飲酒量不超過半兩酒精,相當於750ml啤酒、250ml葡萄酒或75ml38°的白酒;女性一天飲用就的酒精量不超過0.3兩,相當於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38°的白酒。當然這只是全民適量的平均值,具體到每個人則可能會少一點或多一點,因人而易。

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酒仍是有害的。門診上不少患者會跟我說:我一喝酒身體就不舒服,我是酒精過敏嗎?溝通中得知這些患者平時都有在服各種各樣的藥物,我想「不舒服」除了個體對酒精代謝慢外,有部分可能來自酒精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藥物與酒精間相互作用帶來的危害

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是靠肝臟,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將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處理為乙醛,然後再經過「乙醛脫氫酶」作用生成乙酸,最終排出體外。酗酒者酩酊大醉,主要是因為大量的乙醛滯留體內導致。由此可見,如果能夠儘快促成「乙醇——乙醛——乙酸」這一代謝,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多大危害。

然而影響代謝的關鍵物質——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非常容易受到藥物的抑制和干擾。一旦酶的活性下降,就會使更多的乙醇或乙醛留在體內,特別是乙醛的毒性非常大,如果蓄積過多就會出現如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面色潮紅、頭痛、低血壓和心動過速等癥狀。

哪些藥物能夠抑制酒精的正常代謝?

最常見的可抑制酒精酶代謝的藥物包含以下3種:1.頭孢菌素類抗生素2.中樞神經抑製藥3.解熱鎮痛葯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常見葯有頭孢孟多、頭孢哌酮及拉氧頭孢、灰黃黴素、甲硝唑、呋喃口旦啶、呋喃唑酮、酮康唑、異煙肼、磺胺類藥物、氯丙嗪和異丙嗪等。建議患者在服藥期間及停葯 7 天內禁止飲酒,盡量也別吃含有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另外,一些含有酒精的藥物也不能同時使用,比如藿香正氣水、歐龍馬滴劑、地高辛酏劑等。也不能同時使用。一旦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應立即停葯和停用酒精製品。

酒精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且喝酒越多抑制越深。人在飲酒後服用此類藥物,可使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較深的抑制,輕者致人昏睡,重者引起昏迷,甚至因中樞神經麻痹而死亡或因嘔吐窒息而亡。常見的中樞神經抑製藥包括苯巴比妥、利眠寧、安眠酮、水合氯醛、地西泮、氯丙嗪、氟奮乃靜、多慮平、撲爾敏和三環類抗抑鬱葯等。

解熱鎮痛葯在體內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藥理作用,臨床上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粘膜損害。酒精可以促進機體分泌大量的「血清胃泌素」,與解熱鎮痛葯產生協同作用,導致胃酸大量分泌,以致於破壞胃黏膜屏障,損傷黏膜下血管,進而加重胃炎、胃潰瘍和胃出血等。

有道理!小酒怡情,大酒傷身

眾所周知,飲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但飲酒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和機制目前仍待進一步證實,因此我們不建議任何人出於預防心臟病的目的考慮飲酒或頻繁飲酒。特別是已有特發性房顫(找不到明確病因)的患者,飲酒可誘發或加重其發作。

所以有人會問:喝酒對心血管系統到底好不好

來美國的人群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飲用相當於含有半兩酒精飲料的成年人患冠心病的風險更小,但是在大量飲酒的人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卻比不飲酒的人高。這也不難理解酒精與高血壓的關係呈「U字型」,即少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低於半兩)者的血壓比不飲酒或戒酒的人低,但每天攝入酒精半兩以上者血壓隨飲酒量的增加而顯著增高。

一份來自於河北省成年居民飲酒與高血壓的研究調查顯示:飲酒者隨著飲酒頻率的增加,高血壓前期和高血壓的患病率逐漸升高,更高於不飲酒者;飲酒超過40度白酒者,高血壓的患病率顯著高於不飲酒者,並隨著年齡增大有升高趨勢;小於25歲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飲酒者顯著高於非飲酒者。

當然,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大量飲酒都不安全。有確切數據顯示:長期攝入酒精125 ml/d(約100 g/d)以上,心肌纖維結構會出現溶解、心肌收縮力下降、LVEF降低,也使舒張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出現以心臟擴大、心衰和心律失常為表現的酒精性心肌病。以出現過心衰臨床表現者為例,如果繼續酗酒而不加節制,其4年內病死率將高達50%

關於飲酒,目前既沒有足夠的證據鼓勵適量飲酒的人群戒酒,更不提倡不飲酒的人群擬通過飲酒來保持心血管健康。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避免過量飲酒或酗酒,對於某些正在服藥的患者來說更要暫停飲酒。

北京醫院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特需門診

周三上午:專家門診

(如有特別需要,可微信預約)

有些情境缺了酒是不行的。

大學閨蜜回國探親,多年不見,有幸一起坐下來。點了紅酒,擺了果盤,回味過去,重溫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

那時候還沒有流行「閨蜜」這個詞,沒有手機,也沒有偶像劇可看,有的只是最樸素的相依相伴。醫學院的日子很難熬,有了姐妹,便能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如今各自成家立業,過著忙碌且充實的生活。

相聚是一件五味雜陳的事情,不是有句歌詞叫做「要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時光讓我們漸行漸遠,但是時間的流逝卻不曾涼薄我們的友誼。再相見,眼角笑意微垂,嘴角再添皺紋。

相逢,離別,人生。惟願各自安好。

經典回顧點擊查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慎獨白衣 的精彩文章:

有了年終獎,就能挺直腰桿嗎!
「葯」有知識:談談中藥生品與炮製品

TAG:慎獨白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