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有人為夢想,有人幕浮華,藝考為何如此讓人趨之若鶩?

有人為夢想,有人幕浮華,藝考為何如此讓人趨之若鶩?

每年三月,娛樂圈最熱鬧的事,除了大洋西岸的奧斯卡頒獎禮,估計就是讓無數少男少女趨之若鶩的藝考了。

繼前年的關曉彤張雪迎、去年的王俊凱林妙可後,今年的藝考隊伍里沒有意外地來了吳磊、宋祖兒、易烊千璽等觀眾熟知的青春明星。排隊準備資料,沒有平常的眾星捧月,也沒有任何特權的他們雖然已經足夠低調,但是童星生涯獲得的知名度依然無法逃脫各路人馬的注意。

所以,即使經身經百戰,但面對眾人關注的藝考,他們依然也會緊張。不過,相比那些還沒有任何出鏡經驗的考生,早已合約傍身的他們已幸運地讓人羨慕。

「趙薇」效應下,藝考屬性開始躥味兒

說起這牽動很多人神經的藝考,它的故事不能算長。從中國恢復高考的那年算起,也不過40年而已。但是這40年的故事,足夠寫好幾本厚厚的大書了。這期間,1996年是個不得不提的年份,因為那一年之後,藝考從幕後走到台前,甚至還變了味。

在那之前,藝考普通得和大多數考試一樣,唯一多出的部分便是考生需要在考官面前進行才藝展示。這群人通常是顏值不錯,有些文藝功底還喜歡錶演。那個時候的他們報考電影類院校的目的很單純,僅僅是喜歡而已。

1996年那年的藝考依然也是很普通的考試,甚至報考人數比以往都還要少。畢竟那個年代,下海經商才是很多人的終極夢想。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兩所中國最頂尖的藝術院校從全國網路來的各路能人註定要讓自己和這一年都寫入中國影視發展的史冊。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通過藝考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趙薇。

被瓊瑤挑中演《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時趙薇不過21歲,憑藉該角色一飛衝天時22歲。出道即巔峰不光讓趙薇一夜之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開啟了大陸可以與港台偶像抗衡的流行文化時代,也讓她背後的北京電影院學院也一夜成名。

《還珠格格》熱播後的第一次藝考,不光北電的報名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國內的各大藝術學院的報考人數也在驟增。無數少男少女參加藝考都只為想成為和趙薇一樣的人,而後來我們熟知的演員王凱、楊紫等都是在趙薇的影響下開始了演員的生涯。而1996年兩所院校的表演班後來因為盛產太多的影視大腕,被媒體稱為「96明星班」。

時至今日,離趙薇大火後的第一次藝考已經過去了20多年。在這20多年裡,參加藝考的人數從來沒有下降過,甚至最近幾年還屢創新高,今年有的院校的報錄比甚至達到了388:1,難考程度堪比國考。

如今,當曾經參加藝考的趙薇、陳坤、馬伊俐、胡歌等演員以考官的身份坐鎮母校藝考,面對無數正追隨著她們曾經的腳步的年輕人時,不光他們自己,包括觀眾都會感慨真是鐵打的藝考,流水的考生。

學院派們崛起,三大學院為國內演員生態持續造血

2015年,北京電影學院迎來了自己65歲的生日。校慶的這一天,張藝謀、唐國強、張鐵林、趙薇、黃曉明、劉亦菲、黃渤、張嘉譯、姚晨、周冬雨、楊紫、王珞丹等人聚集在北電的紅毯上,熱鬧程度蓋過了無數的頒獎禮。

在這場超級盛會中,既有活躍在台前的演員,也有隱藏在幕後的導演攝影編輯,有早已經功成名就的老藝術家,也有鮮活富有朝氣的年輕人,有專攻商業電影的明星人物,也有安心在文藝電影中找存在的普通演員。不知不覺間,北京電影學院已向中國影視業輸送了這麼多的優秀人才。

不光是北京電影學院,同城相望的中央戲劇學院和千里之外的上海戲劇學院在輸送影視人才方面同樣功不可沒。

中央戲劇學院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光輸送出了鞏俐章子怡這樣名滿世界的優秀女演員,也輸送了陳道明、陳寶國、張光北這樣頗具帝王將相的男演員。同時大眾喜歡的男演員孫紅雷、吳秀波、姜文、靳東、王凱、劉燁,女演員史可、袁泉、秦海璐等紛紛來自中戲。

而這段時間大火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彷彿就是上海戲劇學院的主場,不光評委多是來自上戲,連參賽的演員很多來自上戲。在這之前,這裡不光走出了馬伊俐李冰冰小宋佳等這樣頗具質感的女演員,也出了王洛勇、廖凡這樣實力非凡的男演員,當然還有陸毅、胡歌、鄭凱、陳赫、江疏影等這樣偶像與實力兼具的演員。

雖說如今的演員來源更加多元,但是,從這「三座大山」里走出的演員確實撐起了中國影視的大半壁江山。因為校友資源豐富,江湖盛傳只要你考進了這些學校,一隻腳也便跨入了影視圈。所以,藝考持續火熱便也不足為奇。

有人為夢想,有人幕浮華,藝考為何如此讓人趨之若鶩?

雖然通過藝考是普通人最快捷進入影視圈的機會,但是能最終走上巔峰的畢竟是少數。

2017年底,畢業於中戲的演員辛芷蕾在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里表現出眾。正規科班出身,功力深厚的她在這之前因為本身影響力,受到市場青睞的機會並不多,在戲被替掉時,她曾直白地表達自己想紅。

只是想紅的演員何止辛芷蕾,在勢利的演藝圈,只要是個演員估計都想紅,因為走紅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的便是能有更多的機會選擇別人和被別人選擇。

2015年電視劇《偽裝者》的熱播,劇中大哥明樓和明誠的扮演者靳東和王凱迅速走紅。兩位來自中戲,各項條件都很優秀的師兄弟在從影很長時間裡才第一次嘗到了走紅的滋味。走紅的他倆不光在各類頒獎典禮、廣告代言上忙得不亦樂乎,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結束了自己的配角生涯,同時選擇也比原來多了很多。

相比王凱靳東等靠角色走紅,最近幾年電視綜藝類節目的紅火也讓部分演員找到了提高自己影響力的機會。比如《演員的誕生》里的演員周一圍,他不光畢業北電,還在北電當過老師。綜合實力出眾的他不光憑藉該綜藝節目打響了知名度,也讓導師章子怡給了他男主角的機會。而演員凌瀟肅也憑藉著該節目扭轉了先前的負面形象,為自己的實力正了名。

和大多數光有好看皮囊的演員比起來,有實力的他們走紅可謂是實至名歸。在如今影視鏈接著娛樂、時尚等行業的背景下,將演員按照明星的路子來包裝早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是,在這五光十色的名利場里,如此的操作也讓成為一名好演員變成了一種奢望,畢竟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初心不改。

最後,祝所有參加藝考的考生都能夢想成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一路繁花相送竟然就這麼低調的播完了!當初想做爆款劇的「野心」實現了嗎?
90後演技派榜單出爐,第一名眾望所歸?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