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歷史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1、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奧陶紀——海洋無脊物動物的全盛時期

奧陶紀曆經6500萬年。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億4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

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無脊椎動物便蕩然無存。

奧陶紀生物

奧陶紀生物

奧陶紀化石

奧陶紀簡介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地質年代名稱,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

奧陶紀亦分早、中、晚三個世。奧陶紀是地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在板塊內部的地台區,海水廣布,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岩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

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

「奧陶」一詞來源

「奧陶」一詞由英國地質學家拉普沃思(C.Lapworth)於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於英國阿雷尼格(Arenig)山脈向東穿過北威爾士的岩層,位於寒武系與志留系岩層之間。因這個地區是古奧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

奧陶紀生物演化

當時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方(包括我國大部分地方)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

在奧陶紀廣闊的海洋中,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生活著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開始繁盛的類群以外,其他一些類群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

筆石是奧陶紀最奇特的海洋動物類群,它們自早奧陶世開始即已興盛繁育,分布廣泛。腕足動物在這一時期奧演化迅速,大部份的類群均已出現,無鉸類、幾丁質殼的腕足類逐漸衰退,鈣質殼的有鉸類則盛極一時;鸚鵡螺進入繁盛時期,它們身體巨大,是當時海洋中兇猛的肉食性動物;由於大量食肉類鸚鵡螺類的出現,為了防禦,三葉蟲在胸、尾長出許多針刺,以避免食肉動物的襲擊或吞食。珊瑚自中奧陶世開始大量出現,復體的珊瑚雖說還較原始,但已能夠形成小型的礁體。

在奧陶紀晚期,約4.8億年前,首次出現了可靠的陸生脊椎動物--淡水無顎魚;淡水植物據推測可能在奧陶紀也已經出現。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億4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無脊椎動物便蕩然無存。

2、第二次物種大滅絕

泥盆紀——魚類的時代

泥盆紀曆經約5000萬年。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泥盆紀生物

泥盆紀生物

泥盆紀生物

泥盆紀化石

泥盆紀簡介

泥盆紀(Devonian period),地質年代名稱,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05億年前,結束於3.5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

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地分為下、中、上3個統。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變。表現為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相地層的發育,生物界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的成分也顯著改變。

魚類的時代

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展的時期,魚類相當繁盛,各種類別的魚都有出現,故泥盆紀被稱為 「魚類的時代」。最重要的是顯示出從總鰭類演化而來的原始爬行動物——四足類(四足脊椎動物)的出現。

氣候顯示泥盆紀時是溫暖的。化石記錄說明遠至北極地區當時處於溫帶氣候。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3、第三次物種大滅絕

二疊紀——生物圈重大變革時期

二疊紀曆經4500萬年。第三次物種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毀滅了95%的海洋物種和幾乎70%的陸地物種,災難的主要原因專家仍有爭論。

二疊紀生物

二疊紀生物

二疊紀生物

二疊紀化石

二疊紀化石

二疊紀地貌

二疊紀簡介

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

二疊紀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主要門類仍是筳類、珊瑚、腕足類和菊石。節肢動物的三葉蟲只剩下少數代表,腹足類和雙殼類有了新的發展。二疊紀末,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

脊椎動物在二疊紀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魚類中的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等有了新發展。兩棲類進一步繁盛。爬行動物中的杯龍類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中龍類游泳於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龍為代表;盤龍類見於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獸孔類則是二疊紀中、晚期和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世界各地皆有發現。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原因猜想

火山爆發說:地質研究證據顯示,二疊紀末發生過大規模火山爆發。這更是證明了當時地球表面是有多個火山進行大規模的爆發。短期來說,火山爆發所釋放的大量有毒氣體會造成生物滅絕,而長期來說,二氧化碳類的氣體則會使氣候發生大變化,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性的致命後果。但經過計算,如此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會使地球溫度上升5℃左右,的確會毀滅很多生物,但沒有足夠能力毀滅70%的陸生物種和95%的海洋物種。

隕石撞擊說:雖然隕石撞擊可以造成生物大毀滅,但是由於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二疊紀末期遭到隕石撞擊的任何遺迹,因此這個猜想很難成立。但有些科學家認為被隕石撞擊的大坑可能早以被熔岩埋沒。因此很多人還沒有放棄這個猜測。

甲烷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格陵蘭發現了大量二疊紀的沉積岩。通過研究發現二疊紀的大滅絕可能並非突然發生,而是經歷了8萬年的歷史。8萬年的歷史中,首先被消滅的是海洋里的小部分生物,然後陸生生物受到嚴重打擊,最後則是海洋里的大部分生物滅絕。這是由於海底冰凍的甲烷逐漸釋放出碳12,導致海洋溫度上升5℃,這就足以導致生物滅絕了。

但是瓦格納教授告訴我們,科學家們的研究都認為,每一種原因不是最後的定論,這一次的大滅絕,絕對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分為早二疊世, 中二疊世和晚二疊世。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

2.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場空前的災難,90%的海洋生物慘遭滅絕,陸地上的生物也受到重創。這次大滅絕的原因一直令科學家們感到迷惑不解,此前的推論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但是新的研究證明,這場災難的原因可能不是來自太空,而是來自地球自身。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2004年12月的《地質學》雜誌上。

由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克里斯蒂-克布爾領導的國際科學家聯合小組在奧地利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和義大利西部的多羅米特(Dolomites)兩地採集岩石標本。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將掀起有一次關於生物大滅絕問題討論的高潮。

克布爾說:「我們在奧地利和義大利採集到了典型的二疊紀末期岩石標本,

但是分析結果顯示,地外行星沒有對地球生物滅絕產生重大影響,也就是說,那場大滅絕的原因來自地球。」

地球的岩石中保留有環境變遷的證據,因為岩石的構成成分會隨著外界影響發生改變。小行星和彗星的化學成分與地球有著不同之處,如果它們曾經與地球發生衝撞,那麼岩石中一定會留下它們的痕迹。

在美國和英國同事的幫助下,克布爾確認了岩石標本中所含的銥元素。銥大量存在於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地外物體中。然而,與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時期的岩石樣品相比,這次採集到的岩石標本中,銥的含量非常少,而且也沒有發現與小行星撞擊密切相關的同位素氦-3和鋨-187。

與之相反,研究小組卻發現了地質活動的證據。克布爾說:「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海水中氧氣含量極低時,少量的銥可能會在海洋緩慢的沉積中形成。而大氣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很可能來自火山活動。」

火山的劇烈活動可以導致地球上的陸地出現巨大裂縫,當海水湧入其中之後,火山熔岩一旦再噴發出來就會被馬上冷卻。在二疊紀的末期,以現在的西伯利亞為中心的地帶發生了強烈的火山爆發,噴發出的物質瀰漫在大氣中,導致了氣候模式和海洋循環系統的改變。

克布爾認為:研究結果證明,那場大災難的原因不是來自於小行星,大規模和大範圍的火山活動釋放出大量的煙和二氧化碳,才是真正的「元兇」。

4、第四次物種大滅絕

三疊紀——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三疊紀曆經約5000萬年。在三疊紀晚期,發生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

三疊紀生物

三疊紀生物

三疊紀化石

三疊紀化石

三疊紀簡介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於二疊紀(Permian)和侏羅紀(Jurassic)之間。

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台區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

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三疊紀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代生物群開始形成的過渡時期。三疊紀早期植物面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隨著氣候由半乾熱、乾熱向溫濕轉變,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松、蘇鐵等,而盛產於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幾乎全部滅絕。

在三疊紀晚期,發生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

5、第五次物種大滅絕

6千5百萬年前——中生代末大絕滅

最為著名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6千5百萬年前。包括恐龍在內的90%的地球物種在這個時期被毀滅。

恐龍

恐龍

恐龍化石

恐龍簡介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或為恐龍和與它同一時代的蛇頸龍、翼龍等的模糊總稱。恐龍在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

中生代末大絕滅

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6500萬年前。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一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

在這次災難中絕滅的還有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有翼龍等會飛的爬行動物,有彩蜥等恐龍的陸生爬行動物親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至於海洋中的微型浮遊動植物,鈣質浮游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游植物也幾乎被一掃而光。

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這真是一場大絕滅、大災難。大絕滅的結果使得在距今6500萬年這個時間的前後,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巨變。這場大絕滅標誌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災難來臨

關於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雲。下面列舉了一些觀點:

一、隕石碰撞說

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曾撞擊地球,使得君臨地球長達一億數千萬年的恐龍絕種。

二、彗星碰撞說

恐龍滅絕是由於太陽的半星復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緣故。

三、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

四、氣候變動說

由於板塊移動的結果,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五、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六、海洋潮退說

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

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七、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它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

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範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八、自相殘殺說

有人認為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們自相殘殺的結果——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恐龍為食,肉食恐龍增加,草食恐龍自然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消失,肉食恐龍因無肉可食,就自相殘殺,最後終於同歸於盡。

九、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

十、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十一、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十二、生物鹼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鹼,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十三、小行星撞地球說

一顆不期而至的小行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相當於幾萬個原子彈威力的爆炸在頃刻間發生。黑雲遮天蔽日,白天也沒有了陽光。

這種恐怖的狀況持續了一兩年。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斷了,因而大量枯萎、死亡。吃植物的素食恐龍因此相繼死去。以後,吃肉的恐龍也由於失去了食物而滅絕了。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詭 的精彩文章:

漫畫《我的男友》我的男友怕是有點傻

TAG:出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