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默克爾「4.0時代」啟幕 德媒:她沒變,只是歐洲變了

默克爾「4.0時代」啟幕 德媒:她沒變,只是歐洲變了

GIF

3月14日,默克爾在德國聯邦議院投票中獲得總票數692票中的364票,正式連任德國總理。這將是她作為德國首位女總理的第四個任期。圖為投票現場。(圖片來源:中新社)

3月14日,默克爾宣誓就職。(圖片來源:中新社)

【歐洲時報網】安格拉·默克爾14日在德國聯邦議院投票中第四次當選德國總理。

綜合新華社、法廣報道,當天,德國聯邦議院舉行總理選舉投票,默克爾共獲得364票贊成,高於當選所需票數。另有315名議員投下反對票,9人棄權。其餘議員或是投出了無效票,或是未投票。聯邦議院共有709個議席,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佔據399個議席。

國會聯邦議院(下議院)在結果揭曉後響起掌聲,身穿白色休閑西裝外套的默克爾笑容滿面說,「我接受投票結果」。默克爾的科學家丈夫及89歲母親也到場向她致賀。隨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位於柏林的總統府向默克爾頒發了委任書。

對已經三任德國總理的默克爾而言,這代表著自2017年9月,德國舉行聯邦議院選舉後,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雖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無法成功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的「停擺期」已經過去,正式開啟「默克爾4.0時代」。

近期公布的民調顯示,65%受訪者認為默克爾是一位好總理,但67%受訪者認為她作為總理的最好時光已過去,支持和認為默克爾能夠完整完成下一個4年總理任期的受訪者不足五成。

德國新聞電視台14日評論稱,默克爾沒有變,但德國和歐洲已經變了。

法新社稱,在「默克爾4.0時代」,德國政府的優先任務包括處理與歐盟關係、難民問題以及提振經濟預期三個方面。

「重塑歐洲」真的容易嗎?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道,在默克爾前三個任期內,聯盟黨和社民黨曾經兩度組成大聯合政府。新一屆大聯合政府雖然仍由聯盟黨與社民黨組成,但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以往的穩定和團結。

去年聯邦議院選舉後,表現不佳的社民黨一度明確表示不參與組閣。因為黨內一些人士認為,與聯盟黨組建大聯合政府會讓社民黨被邊緣化並喪失特色,失去傳統選民信任。社民黨最終改變立場,決定參與組閣,但在日前黨內投票中,仍有約34%的黨員投了反對票。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認為,社民黨希望突出自己的黨派形象,為此將在大聯合政府中優先推行本黨的政策主張,這可能損害大聯盟政府的團結。

聯盟黨和社民黨在組閣協議中,把歐洲事務放在優先地位,具體政策包括與法國密切合作以加強和改革歐元區,將「歐洲穩定機制」發展為「歐洲貨幣基金」,準備增加歐盟預算,推動在歐洲的投資等。在德國新一屆政府中,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兩個重要職務都由社民黨人擔任,而社民黨在歐盟建設方面一直持積極態度。外界普遍預期,默克爾在第四個任期內,有望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聯手,共同推動歐盟改革,給歐洲一體化建設帶來難得的機遇。

但是,「重塑歐洲」真的容易嗎?

首先在德國國內,如何應對以德國選擇黨為代表的疑歐或反歐勢力,以及爭取多數選民的支持。有德國選民認為,德國政府要拿納稅人的錢去救助其他歐洲國家。

其次是如何協調與法國的立場。法新社稱,改革歐盟將是德國新政府的頭號任務,歐盟目前民族主義高漲,存在安全隱患。16日,默克爾將進行就職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仍是法國。在巴黎,她預計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就雙邊、歐洲和國際問題進行會談。鄭春榮認為,當前,德法兩國在歐盟改革問題上存在具體分歧,比如法國主張設立獨立的歐元區預算、立法機構和財政部長,而德國不看好這一脫離歐盟框架的想法。

再次是在歐盟或歐元區範圍內,如何與其他國家統一行動。鄭春榮說,在「歐洲穩定機制」改革等問題上,南歐和北歐之間立場不同,而波蘭等東歐國家對深化歐洲一體化並不積極。此外,日前義大利選舉結果表明,民粹主義風潮在歐洲遠未消退,這也給歐盟改革增添變數。

德國經濟未來何去何從?

《紐約時報》稱,默克爾的新任期從與黨派達成的巨大政治妥協開始,這種妥協也可能終結德國目前的經濟繁榮。該報援引德國黑森州一名工會負責人的話稱:「人們變得不那麼自信了,不知道自己明天會不會被解僱」。法新社稱,默克爾政府將通過基建投資、改進互聯網、養老金改革以及加大對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投入來緩解這些憂懼。

「德國之聲」稱,默克爾的保守派聯盟黨贏得了去年9月的德國大選,但僅獲得了33%的選票,領先得票率為20.5%的社民黨。不過對比2013年大選,德國兩大黨的支持率大幅下滑,而右翼民粹主義的德國選擇黨(AfD)崛起,贏得12.6%的選票。該黨議會負責人威德爾14日表示,默克爾在歐元救助政策和為難民開放邊界上已經「違法」,她再次當選總理對這個國家「沒有什麼好處」。最後,雖然目前德國經濟形勢不錯,失業率創新低,但是這不足以減少人們對全球化、自動化的擔憂,很多人擔心他們的未來。

與此同時,默克爾第四個任期另一場考驗,就是如何避免可能爆發的美德或美歐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並威脅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徵稅,這招致德國各界強烈反對。

而去年,美國是德國商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德國對美出口額超過1110億歐元。相比之下,德國僅從美國進口500億歐元商品。有分析師認為,德國當前最大的貿易風險來自美國。

默克爾12日表示希望通過談判解決當前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默克爾赴美與特朗普首次會談時,貿易問題已經成為德美之間公開的矛盾。美方聲稱,對德貿易逆差是美國必須處理的難題。由於雙方分歧一時難以解決,首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樂談 的精彩文章:

平昌冬殘奧會 中國體育代表團舉行升旗儀式
大家常說「發了芽的土豆有毒不能吃」是真的嗎?

TAG:劇樂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