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門中人為何不能飲酒?看完這三十五種罪過就明白了

佛門中人為何不能飲酒?看完這三十五種罪過就明白了

佛門中人是絕對不允許飲酒的。雖然歷史上有濟公這樣飲酒的得道高僧,但畢竟,大多數和尚做不了濟公,只能乖乖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

那麼,佛門中人為何不能飲酒呢?這裡,《智度論》總結了「飲酒三十五過」。

飲酒

「飲酒三十五過」是:

一、現世財物虛竭。因為飲酒醉亂,沒有節限,用費無度。二、眾病之門。三、鬥爭之本。四、裸形無恥。

五、醜名惡露,人所不敬。六、無復智慧。七、應所得物而不得。

八、伏匿之事,盡向人說,即所謂「酒後吐真言」。九、種種事業,都辦不成。

十、醉為愁本。因為醉中多失,醒後感到慚愧憂愁。十一、身力轉少。十二、身色壞。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敬婆羅門。

十七、不敬叔伯及尊長。因為醉悶煩惱,且醉眼不認人,肆無忌憚。十八、不敬佛。十九、不敬法。二十、不敬僧。二十一、朋黨惡人。二十二、疏遠賢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無慚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縱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惡,不喜見。二十八、親屬和朋友所共擯棄。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捨棄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種狂痴因。三十四、身壞命終,墮惡道泥犁之中。三十五、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常狂騃。

小和尚

飲酒的壞處,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是清楚的。

有的人覺得,飲酒可以「一醉解千愁」,殊不知,「一醉」之後並沒有真正解愁,而只是暫時麻痹自己。等到酒醒之後,愁還在,並不會因為醉過而有絲毫的改變。

濟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信佛之人為何不可隨意傷害昆蟲、草木
酒是佛門根本戒律,可歷史上竟然還有釀酒的和尚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