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尼,河西走廊?

納尼,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又叫甘肅走廊

地圖上看

黃河出青藏高原後

從甘肅蘭州到內蒙磴口

是自南向北流淌的

(請手機橫屏看)

所以在甘肅及中國西部就有了

「河西」、「河東」之說

甘肅景泰縣,黃河龍灣渡口

嚴格意義上講

從蘭州或者蘭州上下游

黃河的幾個渡口過了黃河

就算到了「河西」

然而要進入「河西走廊」

還須穿越祁連山

或走廊北部的荒山戈壁呢

甘肅山丹縣,焉支山與龍首山間的走廊盆地里,長城、高速公路穿行。

河西走廊

系呈東南-西北走向的

狹長山前沖積平原

長約一千公里

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

它的東南面是綿延的祁連山脈

西北面自東向西

依次由龍首山

合黎山

馬鬃山脈(甘肅北山)夾峙

而形成走廊狀

故名

甘肅民樂縣,焉支山與祁連山間的農田——歷史上是大馬營草灘的一部分。

秦漢之前

河西走廊一帶的原住民為

西戎、月氏、匈奴等

公元前121年

漢武帝劉徹起用年輕

已經在與匈奴的戰爭中

屢建戰功的霍去病

再次與匈奴開戰

在漢軍一系列軍事行動的打擊下

匈奴放棄河西走廊遠遁

河西走廊,大馬營草灘上,山丹馬場的馬群。

漢朝為長久計

開始在這裡設置郡縣

從此

河西走廊成為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通道

並進而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環節

始建於隋代的張掖木塔——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系漢代所設河西四郡之一。

穿越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

在承載著物質貿易的同時

還塘驛頻傳

又是昔日中華帝國「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山丹縣,焉支山下的走廊里,長城、古城遺迹遍布。

為了保障帝國安全

漢代在這裡修築了史稱「令居塞」的漢長城

明朝修築有邊牆(明長城)

至今還可以見到它們的遺迹

山丹縣,G30連霍高速公路穿過明長城。

時至今日

中國最重要的鐵路

國家高速公路

數條石油、天然氣管道、通訊光纜

超高壓輸電線路等等

都選擇了從河西走廊經過

祁連山之烏鞘嶺

被稱做「走廊南山」的祁連山

無疑是河西走廊里諸多綠洲的生命之源

源於祁連山的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

等三大走廊內陸河

是河西走廊不至淪為沙漠戈壁的

重要地理成因

酒泉市金塔縣,黑河中下游流經的綠洲與沙漠。

而人文地理意義上的祁連山

更與河西走廊密不可分

「亡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女兒無顏色」

這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歌謠

祁連山裡,皇城草原的裕固族牧民。

然而以匈奴為代表的游牧民族們

在失去河西走廊及走廊周邊的牧場之後

也絕非僅僅留下一首哀歌而已

敦煌,漢玉門關。

兩千多年來

他們也還一直同這條走廊

及走廊里的農業文明發生著交融、互動

長城邊的古道隘口既有茶馬互市

也時而操戈相向

嘉峪關

河西走廊西端

明代於此

築城設關

守河西走廊

關外之蒙古部落

則以羈縻衛所自治

是為

關西七衛

本內容節選自將出版的《河西走廊》2018版

西部大地探訪系列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河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新河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