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因為一件事兒干不好卻揚名歷史,並且還被行業內人稱為祖師爺

他因為一件事兒干不好卻揚名歷史,並且還被行業內人稱為祖師爺

荊軻刺秦王,雖然失敗了,但是這個故事流傳至今,肯定有它獨特的意義和特色在裡面。為什麼這個故事能流傳至今,為什麼人們單單記住了荊軻呢?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

荊軻,姜姓,慶氏。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據說荊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荊軻愛好讀書和擊劍,為人慷慨並且重義氣。後來遊歷到燕國,大隱隱於市,之後給燕太子丹做了刺客。

荊軻做了刺客,最主要的是刺殺誰呢?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秦王啊!為什麼刺秦王呢?因為戰國時期,秦王嬴政以統一天下為大業,征討各國。當時燕國為嬴政的心頭大患,為幫助秦王早日完成統一霸業,趙姬給秦王獻策說自己要到燕國去,先假意策動燕國來刺殺嬴政,如此一來,秦國便有了出兵攻打燕國的合理理由,爭取讓燕國不戰而降。所以趙姬假意投靠燕國,與燕太子丹一起謀劃刺殺嬴政的行動。為什麼太子丹同意刺殺秦王呢,因為他恨透了秦國,他在秦國當質子時的所見所聞影響著他的決策。但他既不招兵買馬,也不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可見他是多麼的幼稚啊!選誰當刺客呢,最後他們選定執行任務的人是一名劍客荊軻,為此遊歷至燕的荊軻重出江湖了。但隨著趙姬與荊軻的不斷接觸,趙姬十分傾慕荊軻的為人,認為他是一個值得相交的人,不希望他再去送死了。所以後來趙姬拒絕再去讓荊軻去刺秦王。太子丹很生氣,將趙姬關押了起來。於是,荊軻找到太子丹,提出只要放了趙姬,他就答應去刺秦王,可見荊軻是多麼的重義氣,多麼的有俠肝義膽。與此同時,嬴政也在積極的對他國進行侵略,甚至揮兵攻打趙國,暴行累累,這更加激發了荊軻刺秦王的決心。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著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出發前,許多知道內情的人在易水邊穿著白衣白帽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他唱完歌,頭也不回的走了,並且永遠的走了。荊軻來到秦國後,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沒有刺中秦王,反而讓秦王砍斷了荊軻的左腿,隨後又受了八處劍傷,最後被秦國的侍衛殺死了。最後荊軻刺秦王以失敗告終了。雖然失敗了,但卻讓後人銘記一輩子。那是因為他的詩歌造就了他的永垂不朽,體現了他生命的意義。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時期的—個悲壯的歷史故事,這個事件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於犧牲的精神,塑造了他俠義英雄的形象。荊軻是一個典範,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位歷史人物」春秋戰國時期最強武將,下場卻是如此之慘
晉楚弭兵會盟對春秋歷史造成的影響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