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王夫差圍困越王后,為何又將之放掉?

吳王夫差圍困越王后,為何又將之放掉?

對於越國來說,夫差的心中一直都是很怨恨他們的,在他繼位之後。就命令大夫伯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去練兵。後來勾踐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內心也覺得是非常惶恐的,他懂得越國如今的心思是什麼。

他知道夫差為何要讓人沒日沒夜的練兵,一切都只是因為他想要報當初的那一箭之仇而已。勾踐不禁想。既然他已經打算要這麼做了,那我為什麼不能夠先下手為強再說呢?先下手還是有一些先機可以利用的。

當時他的手底下有個叫做范蠡的人,這個人怎麼也不肯同意越國先發兵攻打吳國。他認為兵器是兇器,而戰爭是有悖於道德的,如果越國真的首先發兵的話,那麼就是和道德相衝,對他們來說是一點兒好處也沒有的。

但是越王很固執,自己決定的就怎麼也不肯改變了。夫差聽到越國要來進攻的消息,立馬調集了全國之內的那些精銳的將士們。在這場戰爭中,越國並沒有取得什麼好處。被吳國打敗以後帶領了五千左右殘兵逃到會稽被吳軍包圍。

此時的他非常的後悔,於是們范大人他們如今的處境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挽回現在的局勢。范大人說如今的辦法就是我們向吳國求和了。如果他不答應的話,那你就親自去侍奉他,把自己抵押到吳國去。

後來勾踐派了位大臣去求和這位大臣從宮殿外一直跪著向裡面走去,他高聲大喊:「亡國之臣勾踐派賤臣來這裡求和,如果您能夠答應答應的話,那麼他情願每日都侍奉在你身邊,把他的妻子獻給你。」

「如果您不答應的話他就殺掉自己的妻兒子女,再將那些奇珍異寶給燒點。最後親自來和您決一死戰。」當時吳國有個叫做子胥的人他勸誡吳王說:「現在如果不滅掉越國的話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因為勾踐是個明君,而且他的手底下還有好幾個很有才能的大臣,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放虎歸山。夫差當時是很猶豫的,但是越國之人用錢財還有美人收買了太宰,太宰對之極力勸說說越國將來不會有什麼大威脅,赦免了他還能讓他做臣子這有什麼不好呢?後來吳王沒有聽從子胥意見,撤走軍隊,放勾踐回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古代打仗動不動就幾十萬軍隊,為什麼近代清朝和民國卻是幾萬呢?
【來源讀書】: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