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從南京揮師北伐推翻元朝,五百年後洪秀全為何沒能重演歷史

朱元璋從南京揮師北伐推翻元朝,五百年後洪秀全為何沒能重演歷史

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宣布改南京(清朝稱江寧)為天京,定都於此。

太平天國正式建立起穩定的政權,與滿清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遙想十年前,洪秀全第四次考秀才落榜,憤憤不平,立志要當皇帝,要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

當時沒人理會他的狂語,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至少敢於嘗試,敢於為了這個遠在天邊的目標而努力行動。

十年間,洪秀全從傳教到起義,之後帶著隊伍一路輾轉拼殺,歷經重重艱難險阻。

雖然很多時候很多地方,他做得並不算好,但他還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與歷朝歷代那些剛一冒頭就被拍死的草根造反者相比,他很幸運。

成者為王敗者寇,39歲的洪秀全,總算成功了。

不,確切地說,他只成功了一半,北邊的咸豐帝,此時還穩穩坐在皇位上呢。

有道是一國不容二主,一個是北京城裡的滿清王朝咸豐帝,一個是南京城裡的太平天國洪天王,兩人當然不會和平共處,都想致對方於死地。

太平天國剛定都南京,清軍就來了個南北合圍:

從廣西一路尾隨而來的跟屁蟲向榮,帶著約17000名綠營兵,在南京郊外的孝陵衛一帶駐紮,此為江南大營;

欽差大臣琦善,率兩萬餘名八旗兵駐紮在揚州附近,此為江北大營。

不知道咸豐帝是怎麼想的,他難道指望這不到四萬人的清軍,合圍剿滅十幾萬生猛的太平軍?

參照清軍之前的表現,這無疑是白日做夢。

這種軍事部署,顯然給了太平天國巨大的機會:

如果太平軍集中優勢兵力,一口吃掉這四萬清軍(至少可以擊潰),然後順勢佔領富饒的江浙一帶,發榜安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等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後,再派大軍北伐,天下可得也!

然而,洪秀全這邊採取的對策,也相當令人費解。

首先,兵力明顯佔優勢的太平軍,竟然坐視四萬清軍在南京城外安營紮寨,雙方都立足防禦,似乎成了和睦相處的鄰居。

鼻子底下就是敵軍大營,洪秀全還真沉得住氣。

面對富得流油且防守空虛的江浙一帶,特別是號稱人間天堂的蘇州、杭州,還有當時已初顯繁華的東方大港上海,太平軍竟然表現得非常節制。

他們只是稍稍向南京外圍擴張了一點點,分兵佔領江南的鎮江和江北的揚州,達到拱衛都城的目的後,就停下進攻,止步不前了。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

近在眼前的肥肉放著不吃,卻先要去啃千里之外的硬骨頭。

1853年5月13日,太平天國令林鳳翔、李開芳為主將,統率兩萬多名太平軍精銳,出師北伐,目標直指滿清王朝的都城——北京。

太平軍此次北伐的策略相當明確:

派出精銳彪悍的先鋒部隊,迅猛突擊,盡量不與各地防禦的清軍過多糾纏,不要後方,長驅直入,直搗黃龍。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該記得,大約五百年前,準確來說是在1367年,也是在南京這座城市,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春揮師北伐,劍指元大都(今北京)。

同樣是新興的區域性漢人政權,同樣是出兵討伐腐朽衰落的全國性少數民族政權,同樣是由南向北進行統一戰爭(這在中國歷史上很少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只不過,這一次歷史能夠重演嗎?

話說太平軍這兩萬多精銳的北伐部隊,一路快速掠過安徽,挺進河南,攻佔豫東重鎮歸德府(今商丘市),準備在此北渡黃河,取道山東北伐京城。

清廷趕忙在黃河北岸嚴密布防,並且拖走了附近的全部船隻。

見此不利情形,太平軍並未選擇強渡,轉而向西一路殺去,最終在防守薄弱的鞏縣順利渡過黃河天險,趁勢進逼豫北重鎮懷慶府(今沁陽市)。

此地已距離直隸(今河北)不遠了,咸豐帝急忙調集六萬多名清軍馳援懷慶,太平軍多次攻城受阻。

本著不與設防清軍過多糾纏的戰略方針,太平軍再次表演了虛虛實實、聲東擊西、靈活多變的招數:

他們先是出於意料地從濟源殺入山西,一路連克絳縣、平陽、洪洞、潞城等地,然後突然又折回河南。

不等清軍回過神來,他們旋即從河南攻入直隸,一路北上,連克任縣、趙州、藁城、深州、獻縣、滄州。

10月29日,太平軍前鋒兵臨天津城下。

精彩,太精彩了!

僅僅半年時間,僅有兩萬多兵力的太平軍北伐部隊,千里大躍進,一路牽著敵人鼻子走。

清軍全力圍追堵截,卻被對手飄忽不定的進軍路線給折騰得頭暈腦脹,狼狽不堪。

兵法之妙,被林鳳翔、李開芳演繹得如此精彩,完全可以當做一個千里突擊的經典軍事案例。

北京緊挨著天津,聽說太平軍即將殺到,京城上下,從咸豐帝到王公大臣一片惶恐。

平民百姓也是人心浮動,一些富商甚至開始逃離了。

入關二百多年來,滿清王朝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嚴峻的局面。

難道,真的是氣數已盡,天下即將改朝換代?

然而,太平軍卻最終功虧一簣了。

敗局其實從北伐一開始就已埋下。

殺到天津城下的太平軍,遇到了北伐以來的最大險境:

命懸一線的清廷,拚命調集十萬多清軍阻截圍攻太平軍,雙方兵力對比嚴重失衡;

雪上加霜的是,此時冬季來臨,太平軍將士多為南方人,非常不適應北方的嚴寒天氣;

同時由於孤軍深入,糧食後勤的供應也出現嚴重困難……

十萬清軍圍攻,饑寒交迫,太平軍力戰三月之久,最終不得不後撤到直隸阜城固守待援。

這一撤,太平軍就再也沒有打回來。

宏偉壯麗的北京城樓,成了遙不可及的夢中剪影。

雖然,曾經離得那麼近,似乎觸手可及……

後撤待援固然很遺憾,但很快,連這種遺憾都變得奢侈,因為等待他們的,將是更為殘酷的結局。

這邊的太平軍北伐將士,在翹首以待援兵的到來,那邊天京先後派出的兩批援軍,卻一點都不給力。

他們在北援途中,先後受挫南撤,壓根就沒有和北伐部隊會合。

一直見不到援軍影子的北伐將士們,就此陷入了重重包圍、外無援兵、內缺給養的絕境。

即使面臨這樣的絕境,他們還是和十倍之敵整整相持了近一年之久。

1855年6月,歷時兩年多,轉戰五千餘里的太平軍北伐部隊,迎來了悲壯的結局:全軍覆沒。

林鳳翔、李開芳先後被俘,被押至北京凌遲處死。

為什麼當年朱元璋能夠北伐成功,而五百年後洪秀全的北伐,卻慘遭失敗呢?

僅僅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命中注定的運數?

當然,這裡面應該有很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

僅從軍事戰略因素來看,洪秀全(包括楊秀清)的水平,比朱元璋遜色多了。

首先是選擇北伐的時機不對。

太平天國剛打下南京,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就扎在眼皮底下,富饒的江浙一帶還未奪取,根本沒有多少戰略腹地,財源兵源都不足,新創的政權還很虛弱。

這個時候,立足都城向周邊富饒地區拓展腹地,才是最佳選擇。

等到政權鞏固了,才有足夠的力量去滅掉對手。

相比之下,朱元璋當年開始北伐時,已經滅掉了附近陳友諒和張士誠這兩個強大的對手,穩穩佔據了江浙、皖贛和湖廣一帶,兵精糧足,強將如雲,北伐滅元已是勢在必得。

另外,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也太過輕敵。

雖說此前清軍表現得不堪一擊,但僅僅派遣兩萬多軍隊,就想千里奔襲打下北京城,也太不把對手當回事了。

前面提到,各地清軍駐防分散,是造成太平軍一路狂飆突進的重要原因。

但京城卻有十萬八旗精銳駐守,京畿附近還有重兵囤積,這可是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

滿清王朝再怎麼昏庸,對自己都城的防衛,還是非常重視的。

所以說,太平軍北伐的奔襲戰略,貌似精彩,前期也確實實現了長驅直入、兵臨城下的作戰效果,但這也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

行百里者半九十。別看太平軍僅僅半年就殺到天津城下,京師震動,關鍵的硬仗還在後頭。

事實上,在清廷調集十幾萬重兵阻截圍攻後,太平軍連看一眼北京城樓的機會都沒有了。

孤軍深入,不要後方,這種打法不是說不可取,但關鍵還要靠後續援兵的接應。

而太平天國對北伐軍的接應卻相當不給力。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當年,徐達、常遇春的北伐戰略就要穩妥得多。

兩位名將率領大軍先攻佔山東,然後接著攻佔河南,步步為營,等奪取這兩塊戰略要地後,才開始大舉殺向元大都。

丟失了山東河南,元朝就大勢已去了,覆滅是遲早的事。

五百年前,朱元璋揮師北伐,一舉推翻了元朝,開創了一個偉大輝煌的朝代——大明王朝。

五百年後,洪秀全揮師北伐,卻最終全軍覆沒。

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就此喘過一口氣來,穩住了統治權威。

形勢開始此消彼長,各地官府和民眾,對清廷的信心又開始恢復,反之對太平天國的信心卻開始削弱。

對於新興的太平天國來說,這種無形的損失,比戰場上的失敗更為致命。

說實話,我並不是狹隘的大漢族主義者,也不是洪秀全的粉絲,他最終是否取得天下,我並不在意。

但我仍然對太平天國的這次北伐失敗,感到非常痛惜。

不是為洪秀全而惜,而是為咱們中國而惜。

說近一點,太平天國沒有一舉推翻滿清王朝,導致雙方處於長達十餘年的戰爭對峙局面。

戰爭拖得越長,廣大的老百姓就越遭殃。

同時,國家連年內戰,也讓外敵乘虛而入。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鯨吞東北大片領土,就是這次大規模內戰帶來的惡果。

說遠一點,一般情況下,一個腐朽的舊王朝被推翻,一個新興的大一統王朝建立起來,前期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太賓士世:

朝廷勵精圖治,政治開明,整頓吏治,發展生產,軍事強大,國力強盛。

設想一下,要是在1850年代,洪秀全也能像當年朱元璋那樣,開創一個強盛的大一統中央王朝,中國接下來的命運就不會那麼悲慘。

因為,新興的大一統中央政權,通常比保守落後的舊政權更願意、也更善於革新自強,吸收外來先進文明進行變革的效果也會好得多,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明證。

古老而陳舊的中華帝國,錯過了一次政權大洗牌的機會,也錯過了一次維新自強的潛在機遇。

太平天國的北伐失敗了,但洪秀全仍有不小的機會滅掉清廷,統一全國。

問題是,對於這樣的機會,他卻一點都不珍惜。

因為,洪秀全此時的最大敵人,早已不再是清廷,而是他自己。

備註:本文節選自風華長歌原創的《說晚清 道民國》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如果具備這件事,早已推翻清朝做皇帝了
太平天國楊秀清「逼封萬歲」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