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24:拍最不商業的電影,卻賺到巨大的商業價值

A24:拍最不商業的電影,卻賺到巨大的商業價值

來源丨八角文娛

作者丨浮光掠影

藝術電影賺錢是個世界性難題,尤其對於我們這樣有待完善的電影市場,拍藝術電影基本就等於做公益。

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稱為作者電影集中突圍的一年,劉健《大世界》的柏林閃耀;周子陽《老獸》的金馬之夜;董越《暴雪將至》的東京爆紅以及文晏《嘉年華》的社會熱議,但無一例外,四部電影在票房進賬上都折戟沉沙。

藝術電影真得難盈利,難於上青天嗎?

但與之相對,我們驚喜發現,郭柯導演的《二十二》,張揚導演的《岡仁波齊》,趙漢唐導演的《七十七天》,路陽導演的《綉春刀2》都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那麼,什麼樣的藝術電影才能賺錢,怎麼讓一部藝術電影賺更多的錢?

成立僅6年,在美國本土,市場份額已趕超行業巨頭「福克斯探照燈」的獨立電影公司A24也許能告訴我們最好答案!

特立獨行的選片策

A24成立之初,創始人就沒想有朝一日能拍部《變形金剛》或《星球大戰》,這些擁有豐富經驗和資源的行業翹楚在入行不久就敏銳意識到,電影市場需要藝術電影,但相比商業電影的普羅大眾,前者更講究人以群分。

因此,對於一家獨立電影公司,精準的選片定位是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

而A24的選片策略向來神出鬼沒,卻多有出神入化之功效。

聚焦非裔美國男性同志成長蛻變的《月光男孩》;講述一群青少年扒手偷盜貝弗利山莊明星財物的《珠光寶氣》;記錄兩個意欲輕生的男士最終相互扶持獲得重生的《青木原樹海》;展現一名被禁7年的女孩重見天日後向死而生的《房間》……

永遠青睞獨具一格的電影作品,在聽聞故事立意時就要讓人眼前一亮,是A24一以貫之的選片標準。

而這也成為這一年輕新貴在短時間內創造巨大消費認同的最重要原因。

獨具匠心的影片宣發和包裝

許多影迷一直存有一種困惑,《心迷宮》、《鋼的琴》、《老獸》之類電影,只知其質量上乘,只聞其票房敗北,但從未見其在宣發環節掀起些許漣漪,而這也是眾多藝術電影之所以遭遇影院一日游的癥結所在。

而A24卻截然不同。

它將千禧一代作為自己的目標受眾,從來不會將時間浪費在燈箱廣告之類大眾媒體上,而是以極富創意的營銷理念在社交媒體上大展拳腳。

以2015年的現象級影片《機械姬》為例,A24在國外社交神器Tinder上為艾麗西亞所扮演的智能機器人艾娃設立了一個賬號,在憐香惜玉的宅男群體與尋覓真愛的拉拉一族中引發轟動,隨即票房收入也水漲船高。

2016年,A24如法炮製,將精心製作的《月光男孩》預告片在社交網路上廣泛傳播,成功製造出可觀話題量。

而《月光男孩》為何會選在10月21日上映,也是劍指奧斯卡。

但與國內同類型影片先到海外拿獎再回本土上映的路線不同,A24習慣將參選前夕、頒獎期間、得獎之後三個節點一網打盡。

當年奧斯卡提名出爐後,《月光男孩》這一陌生面孔擠在《愛樂之城》、《血戰鋼鋸嶺》、《降臨》等熱門影片之中,吸引了眾多觀眾前去影院一探究竟。

直至次年2月,名不見經傳的《月光男孩》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時,院線放映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直持續到5月初才宣告結束。

在歷經3個月奧斯卡紅利期的持續饋贈後,《月光男孩》最終票房突破6500萬,考慮到拍攝成本只有150萬,投資回報率高達驚人的4300%,而《月光男孩》又是由A24全資投入製作,因此僅這一部電影就讓其賺得盆滿缽溢。

所以,對於一部藝術電影,一定要有一個口碑發酵的過程,《月光男孩》一開始也只有4家影院願意放映該片,之後伴隨聲望日隆,場次不斷遞增,直到最後成為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

而且,切記不要一味抱怨排片量少,藝術電影本就沒有商業電影鋒芒畢露,如果再「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會陷入「愈窮愈不宣傳,愈不宣傳愈窮」的惡性循環。

與此同時,和其他發行公司不同,A24會在劇本開發階段就買下一部電影的發行權,並在隨後的拍攝過程中與導演保持密切配合。

這就使得在宣發環節,無論海報的製作,還是預告片的剪輯抑或物料的發放,A24都能與作者的電影風格一脈相承,繼而吸引特定粉絲前往影院欣賞觀摩。

不是明星不要緊,

可以在A24的電影中成為明星

在如今越發重視明星效應的電影市場,A24不願隨波逐流,它始終堅信,是不是明星不是問題關鍵,即便不是明星,也可以在我們製作或發行的這部電影里成為明星。

2015年,它幫助新人導演特里完成了導演處女作《克利夏》,影片入圍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並獲得了4個極具分量的新人導演獎,去年特里又與A24合作了《黑夜造訪》,後者給予特里極大的自由讓他全情投入電影創作,並竭盡所能提高特里的知名度,在藝術之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而當新人完成了向明星的轉變後,又會給予A24巨大反哺。由此,一家新興公司進入創作的良性循環。

樹立粉絲對品牌的圖騰崇拜

A24的確是一股影壇清流,它或許無法撼動好萊塢根深蒂固的大製片廠制,但它卻挖掘出了那些極易被忽視的邊緣化故事並讓其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不亞於對大眾進行更高級的市場教育。

而A24也早已捕捉到電影與電視劇界限日益模糊的大勢所趨,它於3年前就成立了電視劇部門,與USA電視網合作開發新劇。

A24的終極理想是製作優質內容,至於以何種形式或介質呈現,真得無足輕重。

而伴隨它源源不斷地為年輕一代提供耳目一新的影視作品,A24也逐漸變成一個文化符號,如何成為一家像蘋果那樣讓粉絲頂禮膜拜的偉大公司,如何讓A24擁有如LV一般的品質認同,是它自創立伊始就確立的品牌信念。

A24拍最不商業的電影卻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事實證明,小成本佳片也有春天,但這需要有熱愛電影的心,需要有挑選好故事的獨特眼光,需要有強大的製作和發行能力,需要有經營企業開放包容的姿態,需要有瞄準全球市場的戰略格局,而後,用一部部經典作品培養起自己的核心受眾群,伴隨影迷數量的不斷壯大,最終形成閉合產業鏈,在換回真金白銀的同時,也重塑業界生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娛價值官 的精彩文章:

「青蛙」「戀與」曇花一現,為何剛剛火起來的手游,都難逃「一波流」的命運?

TAG:文娛價值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