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南作家散文】楊宇/雁來紅

【西南作家散文】楊宇/雁來紅

窗風的話

 大自然音樂系列 輕風細雨

王俊雄 

00:00/05:34

雁 來 紅

白酒醪糟

巨 變

寫給碑山之

「老楊,退休了么?」常有人這樣問我。

我說:「都退了好幾年呢!」

「是么?看你精神抖抖天天忙忙碌碌,以為你還在上班呢!」

「你身體咋這樣好啊,一點未見老?」

……

每逢聽別人這樣說,我都莞爾一笑,心情極為舒暢。

職場之人大都有後顧之憂,不知道退下來後的日子怎樣過?當初,到了退休年齡那道坎我也曾經怵然,想讓單位老總返聘我,老總說雖然我也想留你但規章制度不能破啊?我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崗位。

我退休後待遇還可以,醫保條件也不錯,但開始那陣子總感覺到心裡空蕩蕩的落寞得很。後來我想,我不能無所事事地閑著,要有所為,至少要像明代高僧蓮池大師說的那樣,「要聽流水要看山」。

我有了想法也就換了個活法,很快邁過了那道坎,彈指之間過了6年。

我每天爬山、攝影、寫作、畫畫,有條不紊,「一個也不能少」。

我居住的小區後面有一條4公里多的水泥路,沿路花樹簇擁,鶯飛雀躍。一般來說除了風阻雨隔,我一天走兩趟:早上5點多鐘上山走一個半鍾,下午寫書或者畫畫,到了3點鐘再上山,走一個小時回來沖了涼接著寫書、畫畫,晚上則邊看電視邊看書,9點鐘準時就寢。

我退休之前就開始「爬山」,到現在已經堅持13年。「爬山」給我的好處是身體矯健,心態年輕。我現在「六六大順」,背不駝頭不白眼不花腰不疼,看書讀報不戴老花鏡,到西藏沒有高原反應,上黃龍寶頂山不坐竹轎不帶氧氣瓶,在敦煌鳴沙崗可以一氣衝上陷腳的沙漠山頂。

對我來說,「爬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個人在空氣新鮮環境幽靜的山路行走時,腦海天馬行空,想這想那。可以說,我所寫的書中的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故事情節的發展鋪墊,章節的起轉承合,都是在「爬山」的路上構思,從花樹叢中扒拉出來的。

人有時候做某件事,沒做之前也許畏難,一旦做起來並習慣成自然,也就漸入佳境,從中看到成就並感到其樂無窮。

先拿寫作一事來說吧!我喜歡文學,從青少年時代起一心浸淫於文學名著之中,但對寫作卻十分敬畏,總認為未必能拿得起放得下,有時候試著在稿紙上寫了,卻是寫了幾段之後就把稿紙撕了。好在我堅持下來,同時得到了《湛江日報》的熱情扶持,不久成了一名特約通訊員,新聞報道稿子得了不少獎項。我退休後有了時間重新筆耕,全情投入,不僅白天寫,有時半夜裡想到了故事情節的切入點,或是夢到了什麼覺得有意思,便起床開燈寫一會才又接著睡。我就這樣「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有了「有心栽花花也發」的收穫。

毫不誇張地說,我寫作中的春華秋實,遠不止於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總共200多萬字的幾部書稿,而是晚年生活的豐盈和心中的陽光燦爛。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說「用語言去把人們的心靈照亮」,我寫的書雖是小說卻也是歷史,從清未民初一直寫到改革開放;我書中描摹的既是百年滄海桑田,也是亂世之後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我不知道我的書能照亮多少心靈,但我感到在寫作的過程中,自已的心靈已先被照亮!

真的,因寫作的需要,我先後採訪一些古老村莊和年事已高之人,從中深切感受到時代的風起雲飛,社會的日新月異,家鄉人的豐衣足食和對新社會的擁戴。就拿徐聞縣南山鄉竹山村來說,解放前由於匪亂四起、軍閥混戰、國民黨黑暗統治而民不聊生,村裡人衣不遮體食不裹腹,住的是茅草和蔗葉蓋的破舊土牆屋,他們或是給地主打工,或是拾豬糞賣些小錢,或是去別人收了蕃薯後的地里翻遺下的小蕃薯,或是背著小竹簍到回港的漁船上撿些小魚蝦,如此這般應付日子。解放後,竹山人分到了土地,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康庄大道,改革開放後更是舒心順意:過去的茅草、蔗葉屋已經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石牆瓦屋和一幢幢兩層以上的小洋樓,全村500多戶人家,鱗次櫛比建起的樓房就有300多幢,還修起了總長6公里多的水泥硬底村公路,環境衛生也得到極大的改善,竹山村成了古絲綢之路始發港二橋村相鄰的美麗富饒的新農村。南山鄉政府的幹部介紹說,現今的竹山人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勤奮勞作,他們中大多數人從事北調瓜菜種植和南菜北運的流通,也有出村經商的,村裡人每戶年收入都在14、5萬元以上,曾經因兄弟多、承包地少而生活比較困難的楊趙文,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已經擁有過億元的資產了。

我寫書的「業餘」,不時畫畫和攝影。我4點多鐘背著相機上山拍日出;我一連幾天在荷塘間流連忘返地拍荷花的千姿百態;在紅樹林堤岸邊,我如孩童一般著迷地觀賞彈跳魚和招潮蟹潮起潮落間的悠閑和匆忙;有時候,我將拍回來的照片畫成畫——我的攝影和繪畫作品滿眼青山綠水、鮮花盛開,親朋好友看了都說拍得美畫得好。

我心中藏有一個願望:我要在晚年通過我的書、攝影和畫作,把對人生美好、光明、幸福的感悟與更多的人分享,分給我的家人和後代,分給我的每一位鄉親,分給我認識和不認識的每一個人。

有一種秋季開花的雁來紅,深秋經霜之後葉子由綠轉為猩紅,顯得愈加鮮艷和青春年少,故又名「老少年」。我由此聯想到,我身處改革開放春濃夢美的新時代,老有所養,老有所為,我就是一棵「雁來紅」!

作者簡介:楊 宇,男,廣東省徐聞縣人,現定居珠海市。著有《夢美家園——他和她的故事》、《風起去飛》、《風花雲月》、《風正雲帆》、《蘭香》5部長篇小說及在各種報刊及網路平台發表散文、詩歌、隨筆等共3百多萬字,獲多個獎項並獲「中國旅遊散文創作金牌作家」、「李清照故居之旅德藝雙馨優秀作家」稱號,現為中國西南當代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西南當代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註冊會員,珠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南作家 的精彩文章:

梁王東/老樊的煩惱
李毅梅/與春相約

TAG:西南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