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童年記憶——夢中的「年味」

童年記憶——夢中的「年味」

靜靜的伊遜河邊,綿綿的七老圖山下,全國戰鬥英雄董存瑞的長眠之所,遼金元清民族文化薈萃之地,是一座寧靜而不為人知的小城——隆化。

隆化是著名的滿族文化之鄉,飲食、節日、地名、禁忌,處處可以看到滿族文化的元素。小時候,每逢春節即將來到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年糕、攤煎餅、烙小鍋餑餑、炸丸子、炸豆泡,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就要開始準備。饞嘴的孩子們則是最高興的,平時吃不到或者不捨得吃的,過年的時候終於可以吃個痛快。

隆化過年小吃-大黃米年糕

隆化過年小吃-小米煎餅

隆化過年小吃-烙小鍋餑餑

隆化過年小吃-干炸丸子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隆化的新年是從臘月二十九、三十就要開始的,最歡喜的要數孩子,這兩天早早的就要起來,換上早就準備好的新衣服,跟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屁股後面,貼對聯、貼門神、貼喜字、掛燈籠、放鞭炮。除夕,就是要除舊布新,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要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地坐在一起,吃著各種炒貨、看著春節晚會、包著餃子,熬到凌晨12點之後,看著煙花漫天飛舞,聽著爆竹清脆的響聲,在孩子的嬉鬧聲中慢慢落幕。

隆化過年-買春聯

隆化過年-放煙花

隆化過年-掛燈籠

那時候,還有很多祖孫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小孩子要跟在父母的後面,向爺爺奶奶恭恭敬敬地磕頭,而爺爺奶奶則將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零花錢早早地包在紅紙包里,傳遞著自己對子孫殷切的期望。那時候,拜年的紅包還不叫紅包,叫「壓歲錢」,少的只有1毛、2毛,1塊、2塊便是「巨款」,但是孩子心中溢出的歡喜卻將寒冬染成了春天。

隆化過年-壓歲錢

那時候,人們還住在衚衕里,街坊鄰里在衚衕里串來串去,一群小屁孩在衚衕里鑽來鑽去,跟在大人的屁股後面,有模有樣地作揖、行禮。那時候,人和人之間是樸素的無隔閡的交流與融合,大家都不富裕卻你幫我一把我扶你一下,相濡以沫於困苦中。所謂的「年」味,不僅是生活的富足和如意,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間濃的化不開的真情。

隆化過年-拜年

初一到十五,家家喜洋洋,雖有煩心事,不誤過大年。過年大如「天」,「年」要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二踢腳、鑽天猴、敲大鑼、打大鼓、唱大戲,最熱鬧的日子是「花會」,「高蹺」、「背哥」、「八大怪」、「舞龍」、「舞獅」、「秧歌」,在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舞得最狂是十五,舞破十六始下來。

隆化花會-高蹺

隆化花會-背哥兒

隆化花會-八大怪

隆化花會-舞龍

隆化花會-舞獅

今天我們生活越來越富足,過年的物資越來越豐富,孩子紅包的數額越來越巨大,但卻總感覺失去了夢中的「年」味。那麼,「年」味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我覺得它就是一種單純的感動,一種對生活容易達到的滿足感,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感恩,一種人與人之間超越思維障礙與阻隔的交流。當人有了太多的慾望與不單純,當人有了太多的埋怨與不知足,當人把物質上的極大豐富等同於幸福。雖然我們更加富裕,卻無法獲得同比例增長的幸福感。

靜靜的隆化,安寧的小城,在歲月中一點一點的變化,和祖國的變化同步著,每一年每一歲隆化都變得更加繁榮,祖國也變得更加強大。東山腳下建起了一座座的高樓,苔山上架起了電視塔、修起了公園,自北向南流淌的伊遜河水流更加平緩,兩岸是蔭蔭垂柳和乾淨整潔的廣場,一個個居民小區拔地而起,滿街的人流、車流熙熙攘攘,只要我們心懷感動,每一天都是新年,只要我們目光向前,明天就是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隆化印象 的精彩文章:

TAG:隆化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