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叔侄來捕魚,相處如兄弟,不愛大魚愛小魚

叔侄來捕魚,相處如兄弟,不愛大魚愛小魚

初春時節,柳樹露出了新芽,農村空氣清新,河面上,捕魚的小船在霧中若隱若現,美輪美奐。

在船上忙碌的是叔侄倆,都是農民,都已60多歲,空閑時來村莊附近的周山河捕魚。叔叔叫王寶禮, 侄子叫王干鵬,反而比叔叔大2歲。

「叔侄差不多大,他撐船,我撒網,我們相處如兄弟,這讓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像。」王干鵬說,他們那時候在農村,兄弟姊妹多,多的七八個正常,而現在受計劃生育影響,一般人家只生養一二個孩子,叔侄的年齡不可能差不多大。

叔侄倆家住蘇中地區農村叫朱穆的村莊,倆人都喜歡捕魚摸蝦。王寶禮說,現在農村加強生態建設,河裡的魚蝦還真不少。叔侄倆不會打麻將,有空就來捕魚,還賺點零花錢。收人多的時候,一天一人分到二三百,少的時候也有幾十元。

叔侄倆,正常上午捕魚,下午在路邊銷售。據了解,捕獲的魚類有鰱魚、 鯉魚、 鯽魚、 鱅魚等大魚,還有麥穗魚、鰟鮍等小雜魚。倆人不愛大魚卻愛小魚,為什麼呀?

「鰱魚、 鯉魚是常捕撈的大魚,但不值錢,只三五元一斤,而像麥穗魚這些小魚,價格貴,一斤15元,供不應求。」 王干鵬說,麥穗魚,又叫「混姑郎」、「肉柱魚」、「柳條魚」,麥穗魚燒鹹菜,這道美食是名菜,當地農村人個個喜愛,難怪不夠賣。 關注「俊圖」,分享精彩故事!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俊圖 的精彩文章:

土菜皺巴巴,10斤曬一斤賣25,燒肉最美味啥菜
民間「唱鳳凰」,一天走百餘家,收入萬餘元

TAG: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