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和禁忌你必須知道!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和禁忌你必須知道!

農曆二月初二,相傳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這天起,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菜節」、「青龍節」之稱。我國北方廣泛流傳「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生動地詮釋了這個節日的基本內涵。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

關於二月二,有這麼一則故事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惹惱了玉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準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面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玉帝一看,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說起二月二,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理髮,可是除了理髮,各地習俗多了去了,你又知道哪些呢?

農耕: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也是農村的農事節。人們選擇在「春龍節」這個祥瑞的日子,拉開一年農事活動的序幕,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庄稼院,盼豐收」,「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這些民諺都形象地描繪了人勤春早、生機勃勃的農耕畫卷。

打囤:二月二,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

撒灰圍囤是我國民間二月二的一個傳統習俗。早起,家裡主事的人帶著家人在院里撒灰圍囤,囤的中心埋上五穀雜糧,預示來年五穀豐登,是農家對新的一年能有個五穀豐登的企盼與祈禱。

引龍:二月都城春動野,引龍灰向銀床畫

引龍,又稱「引錢龍」「引龍填倉」,從前流行比較普遍,現在多已被打灰囤之類代替。元代歐陽玄功的《漁家傲》詞中有「二月都城春動野,引龍灰向銀床畫」之句,後一般人們是把灰從大門外蜿蜒撒入廚房,然後圍水缸一周,謂之龍,也有用糠撒到井,再用灰由井撒入室的。引龍的目的,一說是增加財富,故謂引錢龍;一說是龍抬頭後,各種害蟲就不敢出來。

驅蟲: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春天來了,蟄伏一冬的害蟲開始活動,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口中念念有詞「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牆壁、門戶、床炕等象徵手段,驅除蛇蠍、蚰蜒、老鼠等害蟲。

理髮: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民間認為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在這一天「剃龍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也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孩子理髮,叫「剃喜頭」,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回娘家: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所以到了二月二,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我國民間有「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的民謠,表現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態。

二月二,吃龍食

提到「二月二」,人們在飲食上通常講究與「龍」掛鉤。北方地區這一天,麵條稱為「龍鬚」,餃子稱為「龍耳」、餛飩稱為「龍牙」,湯圓則稱為「龍眼」。清末的《燕京歲時記》也提到了龍抬頭:「二月二……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

二月二, 吃豬頭,抬龍頭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

《仇池筆記》有一個故事:

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飢餓,於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並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葯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緻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雲的吉祥標誌。

二月二,雨水流,攤的煎餅搭牆頭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里,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看完了這麼多的習俗,我們再來看看有哪些禁忌

忌擔水:認為這天晚上龍要出來活動,禁止到河邊或井邊擔水,擔心因此驚擾龍的行動招來旱災。

忌洗衣: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

忌蓋房打夯:以防傷「龍頭」。

忌磨面、碾米、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等等。

「二月二」作為我國重要的民間節日,其古老各異的民俗習慣在這些諺語中得以被記載下來。而像剃頭、吃春餅、吃豬頭肉等習俗流傳至今,寄託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不變的嚮往和希冀。

天津聖安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祝各位朋友:節日快樂!

黑色幽默的小漫畫助你對抗抑鬱
久坐電腦前,上班族小心「電腦躁狂症」

TAG:天津聖安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