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碗光陰》7集:白如瓊脂滋味濃 外滑里嫩透著鮮——豆腐

《一碗光陰》7集:白如瓊脂滋味濃 外滑里嫩透著鮮——豆腐

吳文雄解說

GIF

01

誰都有幾樣可口的東西。年輕時可口就行,年紀大了還要可胃可腸可養生。常吃不膩,常不吃想吃。我的幾樣裡頭,有一樣是豆腐。

豆腐太家常了,又便宜,天天吃頓頓吃也不犯難。

叫人想念的東西,往往和故鄉和童年有關。我的豆腐卻關係不大,這東西十方圓通,老少無欺。

02

豆腐又「不厭精」、「不厭細」。素席上要的是豆製品,豆腐當仁不讓,可冷盤,可熱炒,可做湯頭壓軸。我曾在普陀島上普陀寺中,吃過知客僧做東的一桌素菜。那仿製的雞鴨魚肉真是工藝品不消細說,一碗帶湯勾芡的豆腐羹,味道竟如「西施舌」。

「西施舌」是東海灘涂上產量極少的貝殼動物。十分鮮嫩,口感異常細膩。把名目起得那麼艷麗,那要加些想像。把豆腐做到這個地步,東道主若不是和尚,我就要主張起名「素西施舌」了。

GIF

廚師做豆腐,總以為豆腐太「白」無味,重油,重味精。去年冬天上武夷山,住銀河飯店,恰好遇著旅遊淡年,冬天又是淡季。樓中竟只有我們一幫五六個客人。主人殷勤接待,叫點菜,說上山需吃野味,麂、蛇、甲魚、狗肉都是弄得到的,我點了個豆腐。

端上來一中盤,盤底汪著醬油,醬油上面汪著麻油。中間是方塊豆腐,汪汪一層碎蒜葉子。放到嘴裡品品,有沙沙細聲,那是味精多得化不開。

03

鄉鎮小酒店裡,坐在櫃檯外邊小方桌上,若沒有盤子要一個飯碗也好,把一塊豆腐拌上小蔥,若不是小蔥時節,放半匙辣椒糊,或是鹽腌韭菜花,或撒上榨菜碎末,就是兩個指頭撮點細鹽上去也可以了。吃豆腐吃的是「白」味,加咸加辣把「白」味提起來。

我老家善男信女逢齋吃素,或白事做素席,絕不會普陀寺那麼講究。卻有一樣一看就會的做法,能叫人吃葷時節也想起來。那是把豆腐切片,放在煎鍋里用少許油,稍稍撒點細鹽,煎成兩面黃。吃時,蘸「醬油醋」吃。

GIF

「醬油醋」,北方通稱「調料」,西南叫「蘸碟」、「蘸水」。這蘸著吃,是個好吃法,可以滿足各種口味,酸、甜、麻、辣、咸還有蔥、姜、蒜、香菜,各種醬和豆腐都可和平共處,相反相成。連臭也會美起來,把臭豆腐的臭鹵,加些白糖、醋、香油,蘸鮮魚、鮮肉、白乾、熏干,試試吧,別具一格。徽菜中有代表作「臭桂魚」可作旁證。

蘸著吃是吃法中最簡單,又最是「多層次」。這吃法可以吃到原物的味,又可以吃到「多元多味」。食譜上應當單立一章。

夾上豬頭肉片更好,豬頭肉中拱嘴部位尤佳,那部位「全天候」拱動,不但拱著吃食,還拱土拱槽拱圈,拱得部位不肥不瘦也不是肉皮,彷彿三者調和勻凈。

不能不想吃豆腐!

麻婆豆腐食譜

主料:

嫩豆腐1塊、豬肉200g

輔料:

豆豉少許、蒜苗、薑末、蒜末、料酒、醬油、郫縣辣豆瓣醬少許、澱粉水

做法:

1、蒜苗切小段,姜、蒜切成細末,豬肉剁餡,豆腐切成小塊過水漏勺瀝水備用。

2、炒鍋上火加少許油,下肉肉,炒至肉變色。

3、加入姜蒜末炒香,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4、加入豆豉、高湯,豆腐下鍋,加入一點料酒、醬油增色,小火煮5分鐘左右,勾芡。5、最後開大火,等油浮上來就可以了,出鍋裝盤後撒上蒜苗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文雄頻道 的精彩文章:

《一碗光陰》2集:大口肉大碗湯 歸來飽飯黃昏後——水盆羊肉

TAG:吳文雄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