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海軍無人潛航器發展透視

俄羅斯海軍無人潛航器發展透視

蘇聯是世界上最早研製無人潛航器的國家,潛深達6000米的L-2型潛航器影響力幾乎與第一顆人造衛星相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受經費和技術等限制,無人潛航器發展緩慢,僅有個別型號服役。當前在俄羅斯強化新概念武器研發的背景下,無人潛航器的研發呈現活躍,相關設計機構同步研發多型潛航器,且體現目標性強、自主性強等特點。

一、蘇聯時期無人潛航器發展情況

1976年—1979年,蘇聯科學院遠東分院技術控制部研發了一系列無人潛航器,其中包括潛深2000米的L-1和潛深6000米的L-2樣機,為後續研發奠定了基礎。1980年—1981年,L-1和L-2無人潛航器完成海試後交付海軍。1982年—1989年,L-2系統完成了157次潛水作業,包括在比斯開灣4680米深度搜索K-8核潛艇,在馬尾藻海5000多米深度搜索K-219戰略核潛艇等。遠東分院一直持續進行無人潛航器研發,蘇聯解體致研發受阻後,研究團隊將很多技術轉售國外,因此許多國外的無人潛航器都是基於L-1和L-2而研發。

二、俄羅斯海軍在役無人潛航器

大鍵琴無人潛航器

大鍵琴-1R無人潛航器該潛航器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海洋技術項目研究所研製和生產,配有自動化控制系統可從外部控制台通過水聲通信頻道接收命令,重2.5噸,外形近似於直徑900毫米、長5.8米的厚裝甲魚雷。安裝有4部電動螺旋槳,最大航速2.9節、最大潛深6083米、續航力300千米,可在低頻和高頻模式下作業,配有數字視頻攝像機、電磁探測器、聲學分析器、溫度感測器和海水導電性感測器。

該潛航器於2007年在日本海和北極開始試驗,曾潛入千島-堪察加海溝,參與搜索鄂霍茨克海的放射源。2008年順利通過國家試驗,交付海軍,之後在韃靼海峽和彼得大帝灣完成各類任務。

馬爾林-350無人潛航器

馬爾林-350無人潛航器在2016年,俄羅斯特提斯集團向海軍交付5艘馬爾林-350型遠程控制無人潛航器,用於替換此前從英國採購的虎型潛航器。該潛航器可在350米水下搜索目標和勘察作業,航速2.5節,重50千克。

「視野」-600無人潛航器

視野-600無人潛航器視野-600屬於小型無人潛航器,由俄羅斯地中海公司研製,並於2011年9月加入黑海艦隊服役,潛深600米、重15千克,配備的機械手可持重20千克,最大航速3.5節,裝備聲納,可探測100米外的水下目標,並可傳輸彩色或黑白圖像。因其小巧、靈活,適用於複雜或狹窄水下環境。

三、俄羅斯海軍在研無人潛航器

大鍵琴-2R無人潛航器該潛航器由紅寶石中央海洋技術設計局在大鍵琴-1R的基礎上研製,其殼體直徑6.5米、重約3.7噸,每台造價約3億盧布(約合500萬美元)。於2016年開始試驗,試驗順利完成後,計劃裝載在BS-64莫斯科郊外號和K-329別爾哥羅德號潛艇上。

配合第五代核潛艇的無人潛航器目前俄羅斯孔雀石海洋機械製造設計局正在進行第五代哈士奇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設計,未來將替代第四代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第五代核潛艇除裝備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外,攜帶無人潛航器也是其顯著特點。目前設計局同步在進行無人潛航器的研發,裝載各類儀器設備的潛航器從潛艇布放後,可對周邊水下安全環境進行監測,也可發射魚雷對敵進行攻擊。

替代品無人潛航器該潛航器由紅寶石中央海洋技術設計局研製,排水量40噸、長17米、最大航速24節、續航力600海里(5節)、最大潛深600米,配有鋰離子電池。其作用一是模擬敵方核潛艇或常規潛艇,攜帶拖曳陣天線,充分效仿潛艇物理場環境,設計局總經理表示,使用無人模擬潛艇可降低訓練成本,其使用簡便,維護和升級成本低;二是模擬俄自身潛艇,因為俄邊境海域常有北約和日本潛艇巡邏,部署無人潛艇,可有效轉移對方注意力。無人潛航器的模塊化設計可改變其功能,除用於訓練目的外,還可用于海底測繪和偵查。因其尺寸較大,還可作為摧毀敵方潛艇的工具。

概念-M無人潛航器該潛航器由特提斯集團研製,最大潛深1000米、重150千克、長3米、直徑250毫米、最大航速5節,可持續作業17小時。通過聲吶通訊或使用光纖控制,配備環掃聲吶、攝像機和多波束回聲探測儀,可探測600米外的水下目標。裝備有GLONASS-GPA接收器,可自主導航。其任務除搜索探測外,還用於保護海軍基地、港口等。

可攜帶核魚雷的狀態-6無人潛航器近幾年,美國國防部多次表示,俄羅斯正在研發一型具備高速和長續航力的無人潛航器,且可攜帶核彈頭。2016年,俄羅斯一些電視台也就此進行過報道。該系統名為狀態-6,潛深1000米,攜帶核魚雷直徑1.6米、續航力可達1萬米、航速達57節。該系統支援艦艇包括B-90型薩羅夫號小核電潛艇(水下排水量3950噸),以及20180型小星星號救援拖船。預計2025年後開始裝備。

從技術參數來看,核魚雷很可能使用了核電池——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器。儘管核電池的實際使用壽命和安全性都較低,但俄羅斯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設計經驗,20世紀60年代末類似的小核電裝備就開始隨核動力衛星被送入地球軌道。此外,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曾計劃研發T-15核魚雷,擬配備高達億噸爆炸力的彈頭,爆炸力足以引發能夠摧毀沿岸城市的海嘯,蘇聯領導人認為其威力太大,故該計劃未能實施。

「朱諾」無人潛航器模型

「辟邪物」無人潛航器模型

其他型號正在同步研究國防部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正在測試「海豚」系統。其配備了通信聲吶數據機和微型水聲定位儀,用於保障潛艇通訊及探測敵方潛艇。2017年俄羅斯國際海軍展展出多款潛航器,包括紅寶石中央海洋技術設計局研製成的朱諾和辟邪物無人潛航器。前者長2.9米、直徑0.2米、重80千克、最大潛深1000米、自持力6小時;後者長1.6米、直徑0.16米、重25千克、潛深50米、最大航速5.4千米/小時、續航力15千米,主要功能是搜索,以及測試溫度、壓力和聲音傳播速度等水下環境。

四、俄羅斯無人潛航器發展特點

緊密結合國家安全需求,充分瞄準能力提升。當前俄羅斯正處於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時期,裝備及能力建設重點緊密結合國家安全威脅。在俄羅斯最新版《軍事學說》和《國家安全戰略》中,將美國及北約視為首要安全威脅,尤其是美國在俄羅斯周邊反導防禦系統的部署。因此,俄羅斯致力於發展可穿透美國反導防禦系統的戰略裝備,使「三位一體」核力量格局更為嚴密、靈活,狀態-6無人潛航器正由此而生,是總統普京口中「可使任何反導系統歸零」的武器系統之一。因其具有洲際彈道導彈的遠程能力,且不受《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的限制,通過水下隱秘部署,可抵消美國反導防禦系統的效能優勢。

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發展保持了良好的持續性,是海軍最為倚重的攻擊型作戰平台之一,本身已通過搭載多類型武器系統,多用途特點顯著。俄羅斯正在試驗中的大鍵琴-2R無人潛航器,以及正為第五代攻擊型核潛艇研發的無人潛航器,均可使母艇的探測和打擊效能更強,用途進一步拓展,以保持攻擊型核潛艇在世界同類裝備中的作戰優勢。

注重自主研發,走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俄羅斯海軍裝備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是結合本國國情,走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如首創滑躍甲板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彈射器和滑躍甲板結合的烏里揚諾夫號航母等。海軍無人潛航器的發展也是如此,從20世紀70年代蘇聯科學院研發第一代潛航器開始,俄羅斯不盲從、效仿西方同類裝備技術,紅寶石中央海洋技術設計局、特提斯集團等無人潛航器領域的主要研製機構,均在自主探索、設計各自產品,像可攜帶核魚雷的無人潛航器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雖然俄羅斯在其獨立後的近10年間,因國防工業遭遇破壞,從歐洲引進過無人潛航器成品,但2014年俄羅斯加緊實施「進口替代」計劃後,將逐步用國產裝備取代現役的進口產品。如特提斯集團研發的概念-M潛航器幾乎全部採用俄制設備和零部件,且其服役後將替代從冰島Hafmynd公司引進的Gavia系統。

關注度越來越高,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力的復甦,俄羅斯極力縮小與西方軍事技術的差距,尤其是在無人系統等新興前沿裝備方面緊步追趕。俄羅斯正在制定新版《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總統普京反覆強調,新概念武器研發及國防前沿技術儲備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可以預見,包括潛航器在內的無人系統優先順序都將提升。雖然俄羅斯海軍在役無人潛航器的種類和數量不多,但在研項目增幅較為明顯。在俄羅斯軍隊國際展、國防部創新日、國際海軍展等大型展會上,每年均能見到各設計機構的創新產品。2016年在軍隊國際展上,孔雀石海洋機械製造設計局和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聯合展出無人潛航器水下保障平台設計方案,該平台採用核動力或AIP裝置,可將潛航器送至作業位置,並為其提供電力、技術保障,以及讀取信息。

俄羅斯先期研究基金會是於2012年成立的專門組織管理國防前沿技術研發的機構,其定位清晰,堅持以鞏固國防和保障國家安全為目的,研發項目多針對於更新一代武器裝備,其中先進水下技術和智能武器就是業務領域之一。2014年5月,該基金會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技術學院等專家共同研討了「海洋生物工程設備」發展問題;2015年7月,該基金會與海洋技術問題研究所聯合啟動水下機器人的研究。綜合當前情況看,俄羅斯無人潛航器研發呈現活躍,後勁十足。

重量覆蓋各級別,趨向於模塊化設計。俄羅斯在役和在研無人潛航器按重量分類,覆蓋多級別,重2.5噸、3.7噸的大鍵琴-1R和大鍵琴-2R屬大型潛航器,重150千克的概念-M屬小型潛航器,重80千克、25千克的朱諾和辟邪物屬迷你型潛航器,重15千克的視野-600屬於微小型潛航器。此外,2017年5月,俄羅斯海軍問題專家謝爾蓋·索切瓦諾夫表示,俄制艦艇在降低排水量的同時「塞進更多武器」,強調多功能性,正在批量生產的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可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魚雷(可換裝水雷)等,武器種類多、數量多,「多功能性」名副其實。俄羅斯無人潛航器的發展,也體現該特點。如替代品無人潛艇通過模塊轉換實現多用途,既可作為潛艇替身、又可作為打擊武器使用。

(藍海星:孟光)

想了解更多國外國防戰略、科技、工業、裝備技術相關研究,請關注藍海星智庫微信公眾號:SICC_LHX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星智庫 的精彩文章:

美國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草案證實了俄羅斯在發展具備核打擊能力的無人潛航器
雷聲公司為海軍下一代遠程打擊武器做準備

TAG:藍海星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