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不是劣質的ppt,是意味深長的後現代藝術海報

那不是劣質的ppt,是意味深長的後現代藝術海報

藝術君前兩天發了下面這張圖:

如果你不控制你的心靈,別人會。

它來自一位後現代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1945年出生)。這位女士曾在康泰納仕出版集團擔任平面設計師,該集團是全世界最高端的時尚雜誌出版商,旗下有《Vogue》、《GQ》、《New Yorker》、《Vanity Fair》等眾多雜誌。

十年前,有人這麼說時尚雜誌編輯:每月掙著5000塊,給掙3000的人介紹著每月掙1萬的人的生活。(到了2018年,考慮到跑得比飛毛腿還快的CPI,請自行替換這句話裡面的三個數字。)芭芭拉·克魯格一定深切領會了這句話背後的含義:諸如《Vogue》這樣的時尚雜誌,是消費主義的聖殿,只要你瀏覽一下這個聖殿里的偶像,現實就從壓迫變成了動力,推著你傾其一生,進入這個聖殿,與你的偶像為伍,或者更美好的是——自己變成偶像,儘管幾乎毫無可能,而且這樣的聖殿實際上是對現實的逃避。這讓克魯格難以釋懷。

她開始選取雜誌廣告中的圖片,將其變為黑白兩色,然後在上面放置文字標語。比如:

我買故我在。還記得笛卡爾的那句話嗎?「I think, therefore I am.」

比如:

睜開眼!這件華服不會讓你更有錢或是更漂亮。

金錢可以為你買來愛情。

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狀態,芭芭拉·克魯格尤為關注。因為媒體中的女性經常是一個從男性視角、男權視角觀看的物化符號。因此就有了下面這些作品:

我們不是我們看上去這樣。

你的身體就是戰場。

「她以為她是誰?」是時候了,女性不要再表現出禮貌式的怒氣。

我們收到命令,讓我們不要動。

我不會成為你想要我成為的人。

誰是她們之中最漂亮的那一個?

這都是我的事。我是在說你。我是在說我。(解釋一下:I mean you. 是女性對男性說:「你總是覺得一切都是你的。」I mean me. 是女性在說:「我要說,這都是我的事,與你無關。」)

分析這些「海報」中文字,裡面常常出現人稱代詞:我、我們、你。克魯格把代詞和廣告中常用的祈使句放在一起,引發觀眾思考圖像和文字放在一起的意義,思考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負面作用。

同時,她一直在思考身份的意義,思考「你」和「我」:

「你怎麼能不是我呢?」

我們比你們更好。更聰明,更有力,更漂亮,更乾淨。我們是好人,你們是壞人。上帝站在我們一邊。我們的粑粑不臭,而且我們發明了一切。

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

下面這幾張,是在質疑大眾。

大字:不夠丑。小字:不夠無用。不夠性感。不夠蠢。不夠沉默。(圖中人物為艾琳諾·羅斯福,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在美國社會進步和改良方面貢獻良多。)

大字:不夠殘忍。小字:不夠真實。不夠男人。不夠漂亮。不夠可悲。(圖中人物為安迪·沃霍。)

大字:不夠憤怒。小字:死得不夠。不夠愚蠢。不夠白。不夠麻木。(圖中人物為黑人人權社會活動家馬爾科姆X。)

大字:不夠愚蠢。小字:不夠草包。不夠瘦。不夠好。不夠諷刺。(圖中人物為IQ高達168的瑪麗蓮·夢露,超過愛因斯坦、蓋茨和霍金。)

她還關注重要的社會議題。比如全球變暖:

從來不是我們的錯。

比如反皮草:

穿你們的皮。

比如美國大選:

不要小看這些海報,實際上裡面暗含著不少藝術史的背景。字體的紅色,來自蘇聯構成主義設計師、藝術家亞歷山大·羅欽科(1896-1951):

使用廣告的圖像是波普藝術的主要特點,特別是安迪·沃霍的金寶湯罐頭。

克魯格使用的字體尤其印象深刻。這種字體在微軟的Word裡面都可以找到,叫Futura,發明於1927年,遵循了包豪斯建築學派嚴格的現代主義原則。

使用該字體,克魯格可能還有一個理由:包豪認為大眾傳媒不應該被用作商業盈利和個人私利的手段,雖然該字體被大眾汽車、惠普公司和殼牌石油使用。

幾十年過去了,芭芭拉·克魯格始終面對權力、身份、性別這些辭彙的文化建構意義,讓人們思考、質疑、行動。從這個角度來說,她的這些海報,真正發揮了海報應有的作用。

※ ※ ※

以上中文文字內容,版權歸鄭柯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件藝術品 的精彩文章:

譯文:美國仍舊代表未來——一封情書,給我的新國家

TAG:一天一件藝術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