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也談慢娃社交

也談慢娃社交

家有慢娃,本苦不堪言,顧問一句:「老天爺認為你有能力拯救這個靈魂才找到你的,老天爺在看著你呢--------你這麼辛苦,一定會有收穫!」現在回頭看,這碗雞湯支撐我走過最艱難的時光。一邊喝湯,一邊還得全身心地投入,快樂帶娃,終有收穫。娃開始有社交了,樂得我老淚連連,遂有將社交歷程分享給大家的想法,看客只許笑,笑才有動力。

我家慢娃太低能,歷經一年多的共同調控(alp),逐漸眼睛裡有人,會與我進行輪流、同時之類的共同調控活動,能力漸長。什麼叫「眼裡有人」呢,除了生活化地練習眼神外,娃開始關注人了,比如愛穿媽媽的高跟鞋,愛穿爸爸的大拖鞋。媽媽故意穿高跟鞋走貓步隔個三五天人家自己也會套上高跟鞋來兩步,媽媽畫了一隻小老虎人家不聲不響也來兩隻,再比如媽媽畫個太陽公公人家一臉不屑,結果幼兒園畫的畫里竟然是媽媽的那個太陽--------,如此這樣,社交基礎也就打下了。

我家娃四歲半才開始發音,是發音啊,各位親,不是說話。一年多共同調控之後理解力精進可發音還是沒啥變化,顧問下達指示練習孩子的吹、吸、咬的能力。那多枯燥啊,哪個只有二、三歲能力的娃能跟著你天天地吹啊吸呀的,想轍子吧。

一天老媽我自己對著鏡子金魚一樣地凸眼鼓腮幫子,突發奇想一個遊戲,就是兩人都鼓起來,我右臉對著娃右臉互相一碰,然後配以「不------」一樣放屁的怪聲音,這不就是一個遊戲嗎?回頭抓娃來試試,娃那個樂啊,美得啊。表怪娃啊,他能力確實差點,還停留在喜歡感官遊戲的階段,什麼撓痒痒啊,吹肚皮啊,吹脖子啊,都能美得冒泡。於是追著我反覆玩來玩去不肯撒手。我每天遊戲加一點變化,比如第一天就是鼓腮幫子碰一下,目標就是口腔鍛煉;第二天我開始搖頭晃腦,目標變成口腔加眼神;第三天開始腮幫子里的氣左右動,目標變成口腔、眼神和意圖猜測;第四天老媽我就開始撒腿跑了,娃,你的跟隨也練起來吧!第五天,娃得說出來「鼓泡」媽媽才鼓腮幫子呢;第六天老媽給你玩個花樣,除了鼓腮媽媽還會吸腮呢,名字叫「嘟嘴」,想要哪個?說話啊娃!語言也走起你!第七天?家裡哪能放得下你啊,戶外空地上玩起去!

哈哈,就這麼一天天地變,娃越來越愛玩,也越來越喜歡跟我玩。一不小心,娃在幼兒園也跟老師鼓起了腮幫子。老師不明白啊,人家死活拽著老師的胳膊讓老師蹲下來,用腮幫子去碰老師,聰明的老師一下子就領悟過來了,跟娃在班裡玩了起來。其他小朋友多聰明啊,一下子圍了上來,那幾天幼兒園裡接都接不出來,接娃的時候原來告狀的都跑過來跟我鼓腮幫子,這不就是社交的開始嗎?

再好的遊戲也玩不了多久,尤其是人家快娃,兩天就沒有興趣了,咱的娃還沒完沒了。當老媽的就開始觀察啊,快娃到底是怎麼玩的。晚上小區中間玩耍的娃娃有不少都不空手,拿把玩具槍啊,騎個滑板車啊。咱家裡有小汽車啊,於是放學後再帶娃出來,給娃手裡塞上兩個小汽車,娃玩著一個另一個不知道該放哪裡,一會兒就有快娃湊過來,人家直接張口「換著玩?」咱娃目瞪口呆中人家拿走小汽車放下小手槍走了。哈哈,這不就是機會嗎,教娃回應,教娃啥時候換回來,教娃別爭搶要一來一往--------我還正遐想(是瞎想!)呢,娃沒了!跟著人家走了!人家找個坡開汽車他與學著找個坡去開,人家玩撞車他也玩,儘管持續的時候不夠久,儘管也總是露餡兒-----可是咱不怕呀,咱有個強大的媽媽呀,換個地兒繼續找快娃玩去!哈哈,持續近一個月,人家自己會去找人換玩具玩了,甚至找人家媽媽要,問題行為看似自己能控制一些了,而且看見娃多就願意扎堆。這不就是進步嗎?

還是想再多羅嗦一點,遊戲的開始很簡單,對咱慢娃來說,「一切皆遊戲」,當你觀察到娃哈哈大笑時,加入進去,重複這個活動,然後再慢慢地加入你的目標,娃喜歡跟你玩了,慢慢也就會跟小朋友玩了。

語言?壞了,我忘了顧問給的目標是練語言了,可是他發音竟然越來越好了,語言也進步不小!是什麼原因,我相信你看明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娃向前沖 的精彩文章:

TAG:慢娃向前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