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人生贏家,是沒有進過急診室的人

真正的人生贏家,是沒有進過急診室的人

對於需要「文火慢燉」的紀錄片,作為一個性子急躁,平生最恨等待的白羊座來說,每看完一部都會從心底給節目組作揖:耐心是個好東西,雖然我沒有,但感謝你們有。這種耗時漫長,素材海量,故事不可控的節目,我一般的操作方式是等全部更新完畢再擼,因為追普通電視劇這種低難度的事,白羊都做不來,更何況,追時間軸那麼長的紀錄片,不約不約,真心不約。

凡事都有例外,3月12日晚,癱坐在沙發上換台到東方衛視時,我瞟到了一個大帥哥穿著急救制服,眼圈泛紅,聲音哽咽的畫面,惻隱之情夥同八卦之心瞬間阻止了老阿姨的繼續換台的手指,然後,我就掉落到全國首檔大型院前醫療急救紀實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的第一集里——

在時長一小時的節目里,一共講述了三組120一線急救醫生在接到調度中心的任務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急救現場並在最短的時間判斷病情並對患者進行救治。

急救醫生吳昕和同組的急救員張星、司機陸堅宗,被稱作「默契兄弟連」。

片子的一開始「兄弟連」就接到了急性心梗轉院的任務。病人老徐在前一家醫院已經電擊除顫8次,出現了大面積心肌梗死。轉院途中,意外發生了。好在吳昕在看病人病史的同時,餘光一直盯著監護器。不到半秒的反應速度,他就拿起電擊儀除顫。配合急救員張星的廣播「清障」和司機阿宗一路狂飆,5公里3分40秒!到達目的地醫院。老徐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地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手術。

急救組的三位急救人員,在休息時間去看望了已經轉危為安的老徐。老徐很感謝三個小夥子:「120上這麼帥的帥哥,這麼有責任心!」

吳昕,看上去只有二十幾歲的他,其實從2003年就已經加入了院前急救的工作,更加牛掰的是,他是上海心肺復甦成功率最高的急救醫生!前文提到的那個眼圈泛紅的大帥哥,就是他了。講真,吳昕這顏值完全可以去拍一部醫生職業劇了。官方八卦消息還顯示,這個1981年出生的帥小伙,因為一直奔波在急救現場,至今還沒有女朋友。

張星,急救員,體力好,各種抬抱病人,「神配合」吳昕的工作。

這個已經為人父的寶爸內心柔軟細膩,看他在擼貓秀狗時的溫柔勁就知道是個不折不扣的暖男了。

司機阿宗自稱老司機,總能在堵車堵到「如心梗」的上海街頭,用最快的速度把病人送往醫院。他就是傳說中在車技上和死神拼速度的人了。

按照常理,急救人員面對生離死別應該見怪不怪了,畢竟這三人都算是院前急救行業里的老人了,從業經驗最短的也有六年時間。但是,在三人通力合作將近半小時,胸外按壓除顫已經做到了極致還是沒能把一位重症肌無力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時,三人還是會感到沮喪和難過。

作為醫生,吳昕只能找些別的事來掩飾自己的悲傷。

即使搶救結束,回到急救車上,他依舊難以掩飾內疚感,明明自己已經儘力了,卻還是沒能挽回生命的無力感,讓他倍感失落。

在搶救呼吸暫停的病人時,急救醫生大概是最能代表「盡人事」的一群人了,為了確保每分鐘不低於100次按壓,急救員張星和司機阿宗,輪流不停歇30分鐘搶救,輪流心肺復甦15次,除顫10次,大汗淋漓,不離不棄。可即便這兩個體型微胖的小夥子精疲力盡,都無力回天,兩個人的無力感和內疚,寫在臉上。

醫生的職業使他們被寄予治癒病痛的期望,卻也在很多時候不得不成為職業擺渡人,將病痛之軀擺渡到另一個我們並不熟知的世界裡……

在這部紀錄片中,除了帥氣的「兄弟連」之外,還有兩組急救隊員。

從事急救工作的老大哥——姚明。上海急救界的姚明,憑藉著一腔熱情和從一而終的信念,在急救崗位上堅守了28年。他用豐富的救護經驗挽救很多危重病人,從死神手裡搶奪了分秒,給患者的後續治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也遇到過一些「奇葩患者」,比如一天要送3次醫院的病人,是的,有個病人被姚明送去醫院後,又自己跑回家,然後,再撥打120……最後警察叔叔出動,才把病人勸回了家。

姚明組的急救駕駛員是這個帶著細邊眼鏡的肖月龍,他的父親年輕時也是一位急救駕駛員,母親是一名護士,這個出身於醫護之家的大男生已經工作7年了。

這個長得像「胖虎」笑起來喜氣滿滿的男生叫朱迪,是急救員。片子中,他不僅救人,還救貓:下班回家的路上,他和肖月龍發現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有一隻流浪貓,於是兩人停下車,趴在地上合力救起了這隻在路中央隨時會被車流壓癟的小貓。

生命的可貴,他們比常人更懂。

另一組急救組的醫生邰素燕是位女生,但這並沒有阻止她的工作能力,和隊友從上海弄堂的老舊公房裡把一位阿婆從70度的樓梯上抬下來也是一馬當先,毫無怨言。

作為女性救護員,她還深得患者的信任,像這位阿婆,在急救車上也一直握著皓素燕的手,到了醫院也不肯鬆開,皓素燕和聲細語安慰著阿婆,不要害怕。這份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彌足珍貴。

除了刻畫急救醫生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用最專業的方法處理病情,將病人第一時間安全送抵醫院接受進一步救治之外,第一集里還講述了兩個大相徑庭的故事:都是養老院里長期卧床的老人出現了普通發熱,一個就近選擇了二甲醫院醫治,而另一個卻要求急救組在上海晚高峰時期跨四個區將病人送往16公里外三甲醫院,雖然急救員張星再三跟家屬解釋病人情況只是普通發熱,附近的二甲醫院就能救治,無需浪費社會資源送往三甲醫院,但家屬執意堅持,急救人員也無權拒絕。最後「兄弟連」只得花費兩個多小時穿過擁擠的晚高峰才到達家屬指定的醫院,而真正需要急救車的病人很可能因此耽誤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不僅如此,第一集里還真實記錄了有不少人缺乏合理使用急救120的意識,有因寂寞反覆撥打120的獨居老人,有脖子扭傷執意要求120送醫的19歲女孩,也有撥打120後自行就醫卻不告知讓救護車白跑一趟的當事人,種種濫用社會稀缺資源的現象讓人又好氣又無奈。《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真實記錄了這些現象的同時,呼籲大家「不要把120當計程車」,在撥打電話之前,也為其他危急病人留出寶貴的救護資源。因為120急救為你服務,但不是只為你服務。

看完《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第一集後,我意猶未盡,雖然度娘告訴我這部紀錄片有72個故事會在節目里娓娓道來,但心急如焚的我已經等不及第二集,當晚就去翻找了同類型的紀錄片。

恰如《生命緣》節目製片人邵晶所說:「這裡的生命,就像心電圖上的曲線一樣纖細脆弱。這裡的人們沒有遮蔽好的情緒,所有故事的主人公都會非常真實。」

真實,是紀錄片的本命,也是我痴迷的根本。

像土撥鼠掘地三尺尋找寶藏一樣,我發現了一系列聚焦衛生醫療題材的紀錄片,反響都不錯,如《生門》、《急診室故事》、《人間世》、《生命緣》等。於是,我擼起袖子,把這些紀錄片飛速下載完畢,在即將到來的漫長雨季里,就讓我隨著醫護人員穿梭在鏡頭下的醫院裡,以上帝的視角看看現代社會裡生死戰場的最前沿是怎樣的爭分奪秒,看看作為一個人,活得最拚命的時刻是如何的動人心弦……

豬豬堂客親歷的急診故事

家裡有隻正在讀幼兒園自稱「佩奇」的小蘿莉。所謂 「有其母必有其女」,豬豬堂客的娃肯定是「小豬崽」,沒毛病,妥妥滴。

養育佩奇小姑娘的前三年,什麼都好,能吃能睡能玩,小感冒熬幾天就能自愈,但一次突發的兒科急診經歷讓豬豬堂客記憶猶新。

大約是佩奇小姑娘兩歲多的時候,早晨8點來鍾打完疫苗, 10點多就開始發熱了,白天還能靠物理降溫,但到了晚上,佩奇小姑娘突然高熱40度,精神也有些萎靡,老是要睡覺。全家兵荒馬亂,餵了退燒藥就直奔醫院急診室。

我們去的是離家最近的三甲醫院,也是傳說中「北協和,南湘雅」的湘雅附一醫院。晚上八點多了,附一依舊人滿為患,圍著醫院轉了兩個圈都沒找到停車位,我和豬爸只好分頭行動,豬爸繼續找車位,我和外婆帶著佩奇小姑娘先去急診室。

急診挂號窗口排著長隊,窗口玻璃上貼著提示:掛急診號需先到診療台預診。我先安排抱著佩奇小姑娘的外婆站在背風的角落裡,為什麼不找地方坐著?呵呵,急診室里每個病患陪護的家屬不止一個,哪還有落座的地方?!馬不停蹄跑到診療台,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一群人圍在診療台前,我依稀透過人縫看見兩個醫護人員在最裡層。靠我的體格想要巴拉開這群和我一樣焦急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心急如焚的我靈光乍現繞道分診台後面,扯住了一個小護士的衣袖,懇切地告訴她孩子發熱40度了,人狀態不好巴拉巴拉,可能看見我眼圈都急紅了,小護士二話沒說幫我登記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齡,給了我一張小條,讓我趕緊去急診窗口挂號。

就在我飛速奔回急診窗口的短短十幾秒里,我瞥見了醫院墨綠色的帆布門帘被打開,一個滿身是血漬的男人被急救擔架抬進門的瞬間:他的身體上,蹲著一個急救醫生,在給他做胸外按壓。

這個場景就像電視劇里一樣,當我現在寫出這個故事時,依然能夠清晰地感知到當時的恐慌和震驚,即使當年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旁觀者,一個與之毫無血緣關係的目擊者,但對於無法預知的生和死還是擊中了我,即使只有十幾秒,也足以令我在平靜之後不斷地感慨「健康平安地活著真好。」

掛到了兒科急診號,正好匯合了豬爸,我們四個人趕到了兒科急診室,全是人人人……把挂號單和病曆本給護士,被安排先量體溫。等了大半個小時,好不容易叫到我們的號,能進醫生辦公室了,雖然裡面還有三個娃在候診。

輪到我們前面一個號的時候,辦公室門被一對年輕父母沖開了,母親抱著一個目測只有三個多月的孩子,要求醫生先看,口氣非常著急,年輕的媽媽都帶著哭腔了。排在我前面的寶媽不樂意了,口氣不好開懟:「來看急診的孩子誰不急咯?我崽等了個把鐘頭了咧,你一來就要插隊,冒名堂噻!」

醫生看了年輕父母一眼,讓他們去排隊,但就在這個時候,站在我旁邊的年輕媽媽一下就哭了,幾乎是以喊叫的音量求醫生:「我崽崽又抽了,她有高溫驚厥史!」醫生趕緊起身往桌子這邊走,我們也急忙側身讓年輕媽媽抱著孩子過去,醫生把小寶寶放在檢查台上,這時我們才看清小寶寶眼睛反白,嘴唇顏色呈藍紫色,小手小腳在抽動,身體綳直著。十幾秒後,小寶寶才放鬆下來,醫生走回辦公桌,嘆了一口氣才開始詢問這對年輕父母小孩的情況。

排在我前面的家長這時也沒有咄咄逼人了,默默地讓小寶寶先行就醫,剛才生氣的寶媽還遞給正哭得發抖的年輕媽媽一張紙巾。

在醫生和年輕父母的對話里,我們知道這個看上去很小隻的寶寶其實已經快半歲了,但體質不好,容易感冒,一發熱就高溫驚厥,抽搐時間也越來越長,剛才在送醫途中就已經抽搐過一次了,所以父母才會這麼著急衝進辦公室要求插隊先治。

因為佩奇小姑娘要去小便,我們沒能得知醫生是怎麼對這個小寶寶的進行後續治療的,但年輕父母當時的心疼和焦急,我想每一位為人父母的人能感同身受吧。

輪到我們時,因為焦急不安,在向醫生介紹佩奇小姑娘的病情時,一向語速飛快的我變得結結巴巴,甚至描述不清孩子幾點發熱,白天有無小便這種常規問題。很感謝當晚急診室醫生,感謝她在那個夜晚,在我啰里啰嗦,前言不搭後語的時候安慰道「你慢慢說,不要著急,放心不會有事。」這句話對於一個深夜帶著孩子趕到急診室,已經急得六神無主,等得心力憔悴的媽媽來說,無異於一針強心劑,讓我的理智和邏輯能迅速歸位,也有力量帶著佩奇小姑娘去做後續檢查。

佩奇小姑娘這次的急診有驚無險,血象檢查基本正常,醫生診斷為疫苗的副作用導致高熱,如果第二天還繼續高熱不退再隨診。實際上,佩奇小姑娘當晚回家後就退燒了,而且再也沒有復燒。

有人說,醫學是一種回應他人痛苦的努力。只有當醫生在某種程度上了解患者的經歷,醫療照護才能在謙卑、信任和尊重中進行。而我更想說的是,家屬和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才是確保患者得到順利救治的關鍵一環,尊重與被尊重的課題實在太大太沉重,平凡如豬豬堂客無力展開細究。但我依然想衷心祝願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所有人,擁有一個沒進過急診室的人生。

因為,生命有時,聚散無期,唯有愛和生命不可辜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豬堂客 的精彩文章:

47歲的金南珠告訴你什麼樣的女人才配叫大女主

TAG:豬豬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