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不是夢–對話千古奇人曹雪芹

紅樓不是夢–對話千古奇人曹雪芹

公元1764年,除夕夜。

曹雪芹在經歷了喪子之痛數月後,在一個本應萬家團圓的日子永遠地離開了。

那年,他40歲。

他最後幾年的時光極為困窘:住在北京西山的茅草房,最窮時只能靠舉家喝粥來度日。

他應該不會想到,《紅樓夢》竟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身後名。

01

曹家的祖上是漢人,祖籍河北豐潤。

滿清入關時被招降為奴,加入旗族,跟著來到了北京。

曹雪芹的曾祖母當過少年康熙的奶媽,因此雪芹的爺爺就和康熙飲一母之乳長大,交情可見一般。

後來雪芹的爺爺、伯伯、父親先後做了皇家內務府設在南京的「江寧織造」,這是專供皇家服飾採選的機構。

由於康熙時期內務府的主管是太子一黨的人,因此雍正謀權篡位後,幾欲將內務府下面所有的「頭目」全部拿掉。

曹家頓時陷入了風雨飄搖。

雪芹就在這樣大的政治背景下出生了。

那一年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

後來他三歲時,家族被抄,舉家遷回北京,住在當時的「京郊」蒜市口(現在的磁器口一帶)。

此後他上過旗族學校、做過私人幕僚(大家族裡孩子的家庭教師)、當過官辦學校的老師。

但在他整個成長過程中,家族還是不斷受到當時政局(雍正奪位、太子的兒子後來又企圖推翻乾隆)的影響,一步步地走下坡路。

最終,在他30歲那年,決心脫離旗族,離開政治漩渦的中心,舉家前往北京西山,在那裡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10年。

2

夜深,合上《紅樓夢》。

我一直在想:曹雪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經歷了什麼,才能寫出這樣的曠世奇作?

首先在他個人身上,有著很多作家所不具備的「矛盾」色彩:

1. 他是旗人,祖上卻是地道的漢人。但在八旗子弟眼裡,他只是包衣(旗人的奴才);

2. 他出生於江南望族,卻成長於北京的「郊區」;

3.他年少經歷大富大貴,成年後家族衰敗窮困不堪;

因此,他身處旗漢,橫跨南北,經歷富貧,家族幾起幾落,興衰起起伏伏。

一身抱負卻又不得施展,最後對自己的「奴才身」憤恨不已,下定決心與「權貴」分道揚鑣,寧居西山漂泊,不再過問政治。

梳理曹雪芹的人生歷程,可將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出生到20歲。

這是他性格養成、世界觀形成的年歲。

這一時期,對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由於家族被抄遷回北京,給曹家所有人都帶來了極大的心裡落差,因此曹家奶奶不時地給年幼的孫子,講述著當年曹家三代在江寧(南京)做高官,60多年裡接駕過康熙爺四次南巡的盛景。

當年曹家的興盛,與如今的「戴罪之身」,肯定讓雪芹在成長過程中思考了不少。

另外,他後來上學時碰見一位精於「工藝」的老師,向他學了不少工程類(園藝、雕刻)的知識,這為他在《紅樓夢》中大量的建築、飲食等專業化描寫打下了基礎。

要知道,相對於家國天下的四書五經,這些在當時都是很不入流的學問。

第二階段:從20歲到30歲。

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基本完成《紅樓夢》的寫作。

這一時期,對他最重要的事情:思考自身的價值以及女性的意義。

由於父親是「戴罪之身」,因此他是通不過「政審」,沒法參加科舉考試的。

這意味著他沒有機會去取得世俗意義的成功。

那他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由於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經常去翻看爺爺當年的詩稿和著作。

家逢如此巨大的變故,他也就漸漸萌生了把家族這些年的榮辱興衰寫出來的願望。

這就是《紅樓夢》最初的雛形。

要知道,當年寫小說可是被視作「不務正業」的事,甚至大多數人寫小說都不署真名。只為拿到集市上,當故事賣個好價錢,換得「南酒、燒鴨」。

另外,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圍繞在他身邊的女性居多:奶奶、媽媽、嬸母、丫鬟等。由於是「戴罪之家」,別人都不敢與其來往,可能雪芹年少時的玩伴不多。另外,他的父親由於年紀輕輕就入獄帶上枷鎖,和兒子相處的時間就更少的可憐了。

因此,女性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也就開始思考起女性的價值,以及女性受到不平更對待的根源。

這種思想在當時是有巨大進步性的。

第三階段:從30歲到40歲。

人生最後的10年,曹雪芹開始深思「命運」這個最為渾厚的主題。

自己家族的悲劇,是如何釀成的?

他的結論是:榮辱興衰,皆由他人。

榮,靠的是給康熙爺當奴才;

辱,不小心成了雍正奪位的犧牲品;

興,乾隆爺皇恩浩蕩,赦免無罪;

衰,前太子爺的兒子陰謀篡權,家族被乾隆完全查抄。

曹家沒有做錯任何事,只因為是旗主的奴才,就完全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

因此,當乾隆允許漢族旗人脫離旗族時,他就毫不猶豫地全身退出,毅然和「體制內」說再見了。

後來宮裡傳他來給皇上作畫(曹雪芹的畫藝也相當高超),也被他婉言謝絕,不再和當年的主子有任何瓜葛。

曹雪芹最終超脫了。

他看到和他家類似的「奴才」、沒有意識到命運是如何的人、想掙脫無法掙脫的人,他感悟到命運必須由自己來主宰,否則不論眼前如何興盛,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悲劇。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紅樓夢》的大悲劇結局。

他逃離京城的旋渦中心,最後10年居住在了北京西山。

在那裡,他的思想進一步放開,他生活在最底層百姓中間,感受最真實的「劉姥姥」們的生活,教他們刻章、做風箏等糊口的手藝(詳見《廢藝齋集稿》)。

他在西山的日子雖然困苦凄涼,但有一點需要明確:以曹的才學,遠不至於活得如此窘迫。

他可能只想感受一下真正的自由。

在西山,他不用再擔驚受怕想著突如其來的「聖旨」,不用再小心翼翼伺候主子看別人的臉色。

他想把「八旗」「政治」「仕途」等高高在上的詞,全部從人生的字典里抹去。

另外,西山的寺廟眾多,在那裡也使他進一步放空心靈。

雖然陋室難以避風,

雖然薄食不足果腹,

他卻再也不願回到那個曾經的「夢幻」。

03

說完了雪芹其人,我們看一下其書:《紅樓夢》。

作為一部兩百多年前的通俗小說,究竟好在哪?

為何近年來對其思想、藝術、文學價值的探索經久不衰,甚至衍生出了一門「紅學」?對於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殊榮。

在我看來,《紅樓夢》最鮮明的文學特色主要有三點:

第一,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鮮明特色。

不論是封建道德、倫理規範,還是家族興衰、市井人情,它通過細緻刻畫給予了全面展示。書中對花鳥魚蟲、琴棋書畫、規矩禮法的描述都給了一個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極佳窗口。

第二,它的文字極為優美,情節設置「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作品中大量用到了「詩詞歌賦」,不同於一般的「詩歌言志」,《紅樓夢》里的詩,基本都暗喻著主人公的性格和其最終的命運。另外,每一個小人物的出場,在後面的情節上也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第三,它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藝術觸動。

賈府最後「忽喇喇似大廈傾」,導致的並不是一兩個主人公凄苦的命運,而是書中全體人物集體的悲慘宿命,那些大都還是十幾、二十幾歲的鮮活生命,這對我們心靈的衝擊是巨大的。

我們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幾乎是每節一個獨立故事或者獨立人物,《西遊記》降妖除魔的結構設置也是類似。

唯獨《紅樓夢》,通篇布局、層層推進,最後達到故事的最高潮。

另外,有個情況需要澄清一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曹雪芹、高鶚」合著的120回《紅樓夢》,後40回高鶚續寫的部分其實與曹雪芹原著相差極大。

曹雪芹並非沒有寫完《紅樓夢》就去世了,而是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他原本寫好的高潮和結尾的部分「失傳」了。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周汝昌先生的觀點:曹雪芹的原著《紅樓夢》一共108回,最後30回沒有傳下來的原因,是因為裡面涉及到了「抄家」、「皇族鬥爭」等在當時很敏感的題材,被官方強行銷毀。

最終在曹雪芹去世30多年後,才由官方選定的高鶚續寫,完成了目前大眾看到的120回曹、高合著的《紅樓夢》。

關於這部書,在大眾中一直有一個誤解: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描寫寶、黛、釵(寶玉、黛玉、寶釵)三角關係的愛情故事。當然不能否認的是,相比於其他三大名著,這種認識也給《紅樓夢》帶來了眾多的女性讀者。

其實,究其全篇來看,愛情只在整部書中佔比非常低的篇幅。

之所以三人的愛情故事給大家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主要還是曹雪芹文筆功力深厚,情節設置精妙,以寥寥數筆便刻畫出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角戀情」。

除了愛情故事,整部《紅樓夢》反映出來的思想是極為深刻的:

1.它對主流社會思潮的不屑和反抗

2.它對女性價值和存在意義給予的高度讚揚

3.它對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識覺醒的認同

4.它巨大的悲劇色彩,萬艷同悲,幾乎沒有一人逃離。

當然,作為一部小說,它描述手法相當高超:夢幻、玉石、真假構築了很高的美學意境,虛構的大觀園讀起來讓人覺得身臨其境。

作者刻畫的人物也是相當成功:

賈寶玉,作為「亦正亦邪」的男一號,他的種種思想、行為均與封建禮教格格不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叛者」形象。

林黛玉,作為「王封貴胄千金」的女一號,她不喜歡成為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標榜,她的「罥(juan,四聲)煙眉」、她的「葬花吟」,讓她被視為「美貌與智慧」的化身;

曹雪芹給男女主人公取的名字中都有「玉」,他巧妙地利用了「玉」這個中華文化的精神圖騰。

寶玉人生中對其影響深遠之人,均為名中有「玉」者,這幾個玉也是那樣的不為世俗所容:

林黛玉是孤傲尖酸的冰美人,他就是喜歡;

蔣玉涵是身份下賤的戲子,他偏要結交;

妙玉是遠離江湖的廟堂之人,他最是推崇。

寶玉被封建禮法所不容,他是孤獨的。

但最後這三玉,都證明了他當時選擇的意義:

林黛玉,因他外出避難,不知生死,為其「淚盡而逝」;

蔣玉涵,在賈府衰敗、寶玉落魄時,冒著巨大的風險伸出援手;

妙玉,更是在寶玉被追兵追趕時,捨身幫其逃難。

小說由「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極盛,寫到「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極衰,最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如夢似幻地回到原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毀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梁:莫效此兒形狀!」

《紅樓夢》中刻畫賈寶玉性格的兩首《西江月》

04

深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讀文學作品?

我個人的感受是:

1. 打開認識世界的鑰匙:讀到書中的故事,原來還可以有這樣的生活!

2. 感受藝術,享受藝術:通過文字、情節、高潮設置等,陶冶性靈。

3.了解世界和人性的複雜:明善惡,辨是非,做一個更好的人。

而感受文學的絕佳路徑就是閱讀名著。

有人說過,所謂名著,就是大家想看而都不去看的東西。

中國的四大名著似乎更是如此:都是大部頭,還是半文言、半白話。

尤其是紅樓夢,似乎比不上其他三部描述男性的英雄主義來的過癮。

但這部作品真的是對中華文化一次全方位的展示,胡適、魯迅、張愛玲都是它的鐵粉。

作品中的大觀園,有著最美麗的青春畫面:黛玉葬花、寶釵捕蝶、湘雲醉卧,每一個都是極為優美的經典鏡頭。

但最終,這群少男少女,在他們生命最鮮亮的年紀里,黯然消逝。

在曹雪芹編製的這個夢裡,夢中人可為虛、夢中事可為幻,夢中可以述說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

但他又醒目地展示了對美好的追求,對青春和生命的歌頌。

兩百多年來,時代幾經轉換,越來越多的人在曹雪芹編製的這個夢中沉醉,不願復醒。

希望你能放下手機,打開《紅樓夢》。

對話那個千古奇人,曹雪芹。

郭亮 2018/03/15 北京

-------------------------------------------------------

感謝捧場:請先單擊二維碼全屏後,再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三十三 的精彩文章:

TAG:郭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