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病癒後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調理!

病癒後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調理!

中醫認為,「食為葯之主」,意思就是食物能對藥物起到輔助的作用,特別是寶寶在生病之後,利用飲食進行調理不僅可以起到養護臟腑,還能化解藥物的毒素,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病癒後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調理!

1、根據寶寶所患疾病的性質進行飲食調理

飲食調理首先要弄清寶寶所患疾病的性質:如果寶寶患寒證,則應吃一些糯米、小米、生薑、韭菜、辣椒等溫熱屬性的食物,以祛除體內的寒氣,從而達到健脾通陽的功效。如果寶寶患的是熱症,那麼飲食方面就要以清涼敗火、清熱祛火為主;家長可選擇荷葉、冬瓜、山藥、綠豆等寒涼性的食物。此外,如果寶寶同時伴有氣滯血瘀等情況,家長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添加活血、行氣的食物,如韭菜、油菜、黑豆、蘿蔔、山楂等,而不能吃易導致脹氣的食物。

病癒後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調理!

2、不可強迫寶寶多食

飲食調理多以「適量而行」,「清淡忌油」為主,因為寶寶在患病之後通常胃氣初復、脾氣尚弱,需要時間進行調理恢復,如果家長抱著「多吃就能快恢復」的想法,一味強迫寶寶進食,則會導致食物積滯於體內停而不化,造成「中滿不消而脾胃大傷矣」。因此,寶寶在疾病初愈之際應當控制飲食,可吃一些流食,清淡的粥羹、湯品等。當寶寶身體漸漸恢復後,再適量增加一些半固體食物。

3、寶寶病後少吃生冷蔬果

寶寶生病大多是胃腸問題,嬌嫩的腸胃不僅對油膩的食物產生「反感」,就連清淡爽口的蔬菜和水果也不合自己的「脾胃」。這是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胃腸很難對其進行消化,再加上蔬菜水果皆為生冷之物,食入後易產生刺激作用。家長可以將蔬果熬粥或者煲湯,以湯粥滋養寶寶的胃腸,既有營養又利於消化。

4、孩子宜暖食,忌冷食

吃冷食會損傷脾胃陽氣,造成「陰盛陽衰」,不僅會損害脾胃運化,還會導致氣滯血瘀,造成孩子生長發育緩慢、面黃肌瘦、腹痛畏寒、腹瀉、吐清水等癥狀。給寶寶餵食冷食,不僅使腸胃功能受到損害,還會造成不適或病情反覆發作,使原本單純的腸胃不適轉變為慢性病,會引起感冒、咳嗽、哮喘等,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病癒後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調理!

即使平時,家長盡量避免餵食過涼的食物給孩子;即使是常溫的食物,也最好在蒸鍋、微波爐中加熱後再給寶寶食用。當然,吃熱食並一定要「趁熱吃」,因為吃過熱的食物會傷害寶寶的食管、腸胃和身體機能,引發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產生刺激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婆婆太勤快,媳婦卻說壓力山大
大山裡的冰花男孩,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之路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