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座被誤解成魏碑的墓志銘,隋朝第一楷書

一座被誤解成魏碑的墓志銘,隋朝第一楷書

本文為簡之文化綜合發布

主要來源:簡之文化

轉載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隋,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同秦朝一樣,在歷史的舞台上是如此短暫;雖短暫卻是輝煌燦爛,影響後世千古。

就言書法史詩,秦時,統一文字——小篆;南北朝時,文化大匯合,百家爭鳴,墓志銘得到空前發展;至隋時,上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隋碑之中,以《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為絕,《董美人墓誌》更是被後世稱為隋志小楷中第一,清雅出塵,可祛除俗氣。

《美人董氏墓誌》被後世學者納入魏碑行列,其中緣由之一是,此碑刻於開皇十七,也就是距南北朝分割線僅十七年,時間上太短。而有趣並矛盾的是,這十七年就時代論,已是隋朝了,所以說《美人董氏墓誌》是被誤解的「魏碑」,一點不為過;和此碑同等被殊待的還有《蘇孝慈墓誌》,它們雖都是被刻於隋朝,但就書法一脈的角度,它們就是「魏碑」。我們要知道的是,魏碑和其他書體一樣,雖都是以時間為主線定義劃分,但從另一層面上講,又是以書法特點定義劃分的。

《美人董氏墓誌》書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齊縝密,結字恭正嚴謹,在唐楷諸多書體中都此碑的身影,筆法規律精勁,含蓄淳雅。

筆者平日臨習魏碑之中,最喜的是《董美人墓誌》,喜它的結字恭正,最怕的也是《董美人墓誌》,怕它的結字嚴謹。為什麼呢?像臨習完《元楨墓誌》、《李璧墓誌》、《崔敬邕墓誌》或《元珽妻穆玉容墓誌》,再去接觸《董美人墓誌》,這種感覺無法言喻,就像一個平常好動調皮的小孩子,事怎麼做隨他去,突然被要求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做事還得按紀律來。

寫《董美人墓誌》的人是蜀王楊秀,隋文帝第四個兒子,二十四五歲,是對美好事物憧憬和追求最熱烈的年紀,用我們的話說,正青春;董美人是他的愛妃,病逝時才19歲,楊秀寫下這篇文章以示哀悼。蜀王把對愛妃這份愛用如此好書法完美表達出來,至純至真。

這份愛的消逝,對於楊秀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臨寫之前,若是有去了解此碑的背景,那風致就不僅局限於書法了,筆者是這樣認為的。

魏碑隨筆樣字1

魏碑隨筆樣字2

感謝閱讀!

- END -

發布 | 簡之文化

供圖 | 簡之文化

文創 | 仲和

發布 | 小尹

自古評論出人才

更何況是深諳書法媒體套路的你們

而有才氣的人,不該就這麼囹圄於方圓之間

有種書法叫簡之

簡之文化簡之微課傳承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版權說明:非原創文章源於網路素材,無從查證,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YES!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之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是有天賦凜然者,但天才也需要刻苦努力
孫過庭墨跡書法傳世作品,除了《書譜》,還有它

TAG: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