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為什麼杜魯門會下令向日本投下那兩顆原子彈?

歷史上為什麼杜魯門會下令向日本投下那兩顆原子彈?

1945年5月8日,德軍投降,歐洲戰場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爭仍在繼續。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爾多沙漠核試驗場,成功實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

早在1945年6月,原子彈研製成功前夕,就有科學家聯名建議當時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只在日本無人的地方做一次演示,給日本以警告,若不給日本警告就使用原子彈,是不可取的……」

到了7月,核物理學家西拉德聯絡芝加哥地區63名科學家,再次聯名向杜魯門請願。信中說,「作為總統,不要因同意對日本城市使用原子彈,而開創原子能應用於大規模毀滅人類的先例」。

與此同時,愛因斯坦也表明了對核轟炸日本城市的反對態度。

當時美國科學界的主流聲音是:盡量避免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如果不得不使用,先在日本無人居住處進行核警告。

相比科學界的反對態度,杜魯門及美國軍政界的觀點呈現出極大的分歧。分歧的根本原因在於,1945年7月日本失敗已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否還有意義?

歐洲聯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與美國總參謀長、海軍上將萊西等人認為,核轟炸投降在即的日本毫無必要;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持中立態度;有與日軍作戰經歷的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則極力主張對日使用原子彈。

不過,雖然看起來敗局已定,但日本的態度也比較強硬。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了督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不過日本政府仍拒絕投降,堅決戰爭到底。

美國是否使用原子彈的最終決定權

在總統杜魯門手上。

杜魯門的基本意見是:首先,「需要作出決定的,不是我們是否應該使用原子彈,而是何時使用這類武器」;其次,「在戰爭結束前儘快在日本投下這枚核彈,以顯示美國的威力,方便日後與蘇聯人打交道」,最後,投放原子彈,是結束二戰的最迅速方式。

當議題進入在日本哪座城市投放原子彈後,美國軍界再次出現意見分歧。起初,臨時委員會上報的城市是京都、廣島和新瀉,在陸軍部長史汀生的強烈反對下,文化名城京都被排除出轟炸名單,

最終確定轟炸的城市是廣島和小倉。

被炸後的廣島

1945年8月6日清晨,美軍轟炸機從吉里安島起飛,8點15分,在日本廣島投下人類歷史上首枚用於實戰的原子彈。

當天,廣島約有4.5萬人死亡,此後的四個月里,約有1.9萬人死亡,死於轟炸和核輻射的廣島平民,累計約9到14萬。

不過,廣島的原子彈沒有讓日軍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他們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托在蘇聯人身上,希望蘇聯出面調停。

1945年8月9日清晨,美軍轟炸機再次起飛。抵達小倉上空時,發現能見度太低,於是駕駛員決定飛向備選城市——長崎。

上午11點左右,長崎被轟炸,當場死亡人數約2.2萬,此後四個月內死亡人數約估1.7萬。

原子彈的威力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小男孩」和「胖子」的投擲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瞬間成為火海,兩顆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迫使日本裕仁天皇在一周後就宣布投降,儘管日本軍方高層仍有一些主戰派拒絕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正式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如果你是1945年的杜魯門,你有以下幾種選擇:

1.不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戰爭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結束;

2.向日本荒島投擲原子彈以示警告;

3.向日本廣島、小倉(或長崎)投擲原子彈。

你的選擇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范兒 的精彩文章:

扮妖精最美的五位女星:陳紫函第四,李一桐第二,第一美如精靈!
香港四大美女顏值排行:邱淑貞墊底,關之琳第二,第一看了流鼻血

TAG:愛歷史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