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季飲食養生,重在養心,宜多吃「苦」!

夏季飲食養生,重在養心,宜多吃「苦」!

(1)夏天宜解暑:一提到夏天,人們首先想到的避暑之物冰爽的冷飲、瓜果。比如作為時令水果的西瓜,我們中醫就稱為 「天然白虎湯」,能起到很好地解暑消渴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度過炎熱的夏季,我們常配製一些清熱解暑之劑,我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下烏梅湯和三豆湯。

① 烏梅湯:烏梅湯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用烏梅和冰糖或白砂糖泡水喝,複雜點就可以加點開胃消食的陳皮、焦山楂。烏梅湯是夏季清熱解暑的良品,尤其適宜於老年人。因為夏天我們出汗比較多,心氣耗散,就會出現氣短、心慌等癥狀,服用烏梅湯能夠很好地收斂汗液,中醫有句話叫「酸甘化陰」,這個陰狹義上來說就是體內的津液。其實這也是一個小單方,對泌尿系感染、降血脂、醒酒都有很好地作用。

② 三豆湯:「三豆」是指綠豆、赤豆和黑豆,將以上各味(每味10到30克)置於鍋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卻後,即可連豆帶湯一起服用。老年人夏季飲用三豆湯有清熱解暑的神奇功效。

(2)夏天宜食苦:夏季要飲食清淡,這樣有助於脾胃陽氣的升發,少吃油膩肥甘厚味之品,肥甘厚味之品容易生成痰濕,阻礙陽氣的運行。

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苦味多入心,夏天的苦味菜養心清心最好。

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稱的苦瓜,苦中帶甘,略含清香,食之回味雋永。夏天常食涼拌苦瓜、清炒苦瓜、苦瓜炒肉片、苦瓜湯等苦瓜菜肴,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苦菜也是一味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凈,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肴,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夏季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夏天宜吃薑:但是夏天很多人的食慾不高,就是因為脾胃的陽氣得不到伸展,運化功能較差。

這時候就要多食用一些辛味之品,如蔥姜蒜等之品。能夠增進食慾,同時能夠殺死腸道的一些細菌。如我們的冷盤里都放的有蒜汁,我們北方人吃面的時候還要吃幾瓣蒜,我們炒菜的時候放一些生薑,這都能夠很好地促進食慾,同時能夠保護脾胃的陽氣。

有個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姜味辛,性溫,有開胃止嘔、化痰止咳、發汗解表。生薑是助陽佳品,夏季保養陽氣,清晨是人體陽氣生髮之時,每天早上吃幾片姜,堅持一段時間,人的免疫能力、抗寒能力和腸胃消化能力都會大大增強。所以老百姓說:「晨吃三片姜,賽過人蔘湯」。

夏季飲食寒涼之品難免會傷害脾胃陽氣,佐以生薑,就能夠很好地保護脾胃。這就相當於我們中醫講的「君臣佐使」,搭配好了就會起到養生的作用,這也是我們中華的吃文化。

我們中醫開藥的時候喜歡用一點姜棗作為藥引,如三片姜、三枚棗,起的作用就是調和營衛,保護脾胃的。還有薑糖水,不僅是受涼感冒了可以喝,而且女性寒性痛經也是經常用的,對於受涼引起的胃痛也能夠起到緩解的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飲食,有鎮吐、鎮痛、抗炎消腫、發汗作用;對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老年人常食生薑可以延緩衰老。營養學家發現,生薑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體吸收後,能夠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應用的抗氧化要—維生素E的作用還明顯,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生薑中還含有一種化學結構與阿司匹林中的水楊酸相近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能降血糖、降血壓、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此外,生薑中所含的姜酚,有很強的利膽作用,因而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經常食用生薑,對養生健體非常有好處。據說孔子特別嗜好生薑,雖然他曾經「三月不知肉味」,飲食中卻從沒斷過生薑。在那個平均壽命很短的時代,孔子能享年73歲,生薑的保健作用可謂功不可沒。此外,蘇東坡也曾在他的《東坡雜記》中提到過一位法號凈寺的方丈,年齡已經80多歲,仍然仙風道骨,鶴髮童顏,身體健康。人們問他何以如此強壯,他回答說:「不撤姜食」。所以中醫一直就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

(4)長夏宜祛濕:夏天的濕氣比較重,在中醫里有個季節叫「長夏」,人們會感覺比較悶熱,如蒸桑拿一般,同時伴隨著而來的疾病就是腹瀉。《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曰:「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足太陰為脾經,足陽明即胃經,故在此季節,很容易得脾胃消化道疾病。

長夏應該注意祛脾濕,「長夏應脾而變化」。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濕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擰乾的衣服,很沉重的感覺。由於脾臟喜燥而惡濕,一旦受損,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氣機不暢。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臨床可見腹脹、納差、腹瀉,甚至水腫等。尤其是嬰幼兒和平素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備用藿香正氣散、參苓白朮散,或者是經常腹瀉的表現為寒性腹瀉的,可以備用附子理中丸。

食療的話可以用一些健脾祛濕、清熱和中的藥物食物,如山藥、薏苡仁、赤小豆、蓮子、大棗、冬瓜、鯽魚等,自己熬粥服用。

國醫大師路志正老先生推薦的祛濕食材就是赤小豆、薏苡仁、糯米,等量熬粥食用。這個主要側重祛濕。我為大家推薦的是「白裡透紅粥」,就是用白薏苡仁、白蓮子、赤小豆、白大米、紅棗,也是等量,熬粥食用,健脾祛濕,也能夠清熱,還能夠養顏,適合長夏季節食用。當然我們也可以食用冬瓜燉排骨來增進營養。

夏天的荷葉,有醒脾祛濕的作用,可用荷葉煮粥,也可取鮮嫩碧綠的荷葉,用開水略燙一下,用來包裹雞、肉,蒸後食用,風味別緻,清香可口,有增進食慾之功。

(5)夏季防暴忌貪:夏季應該防止暴飲暴食,不要貪涼飲冷,夏天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由於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過胃進入腸道;另一方面,濕熱的氣候環境也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

因此,夏天必須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乾淨。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如《論語》中就有「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的記載;《金匱要略》中亦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

夏季的飲食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果不注意保養,不僅夏天多病,秋冬也會出現相應的疾病。故在南方流行著「六月債,還得快」的民諺。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