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士兵官服上寫兵、勇二字,雖一字不同,但兩者地位卻天上地下

大清士兵官服上寫兵、勇二字,雖一字不同,但兩者地位卻天上地下

封建時期的中國是一個講究禮的國家,大到國家制度,小到百姓生活,都有嚴格的禮制規定,這是封建中國的特色。

在為皇帝行禮的時候,手勢是有一定規範的,後來行跪拜之禮,僅僅一個跪拜之禮就有很多的講究。

到了中國封建社會頂峰的明清時期,中國在禮儀制度方面的規定更是嚴格,比如明朝時期,朱元璋竟然規定明朝民間的女子不能太過花枝招展,即便是身為妓女的女性。

朱元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帝王,他對大臣的規定不是一般的複雜,大臣穿什麼衣服,戴什麼腰帶朱元璋都親自監督制定並實施。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清朝時期官兵服裝的區別,只要是清朝主題的影視劇,我們都能夠看到兩種士兵,這兩種士兵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區別,都帶著帽子,留著辮子,穿著清朝軍服。

但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兩種士兵是有區別的,因為在他們的官服上寫著字,一個字是兵,一個字是勇,那麼這兩種士兵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熟悉清朝軍事制度的朋友都知道,在清朝有兩種士兵,這兩種士兵就是清朝建立時期設置的八旗兵,還有一種士兵就是漢人組成的漢兵。

八旗兵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說是正統清朝士兵,是其初期統治的保證,也是根正苗紅的。

而漢人士兵,是隨著時代變遷慢慢徵召的一些士兵,隨著管理的複雜,疆域的增大,滿人士兵已經不能很好的統治管理了,於是漢人士兵便出現了,綠營兵就是漢人組成的。

漢兵和八旗兵的地位非常不同,八旗兵都被安排在關鍵位置,像皇宮還有戰略重地,這種士兵官服上都會這些「兵」這個字。

只要是寫著兵字的士兵,他們不但地位高,而且他們是可以吃皇糧,享受國家各種補貼的。

這一類士兵仗著自己地位高,手中有權力,平時並不注意訓練,慢慢的這類士兵軍紀渙散,戰鬥力下降,而且腐敗問題比較嚴重。

從乾隆年間開始,八旗兵就開始墮落腐化了,讓他們打仗,總是吃敗仗,有些八旗兵甚至連農民起義軍都不如,只是一些混吃等死的傢伙。

考慮到八旗兵的這種狀況,於是清朝政府開始徵召鄉勇,這也就是軍服上寫「勇」字的清朝士兵。

這類士兵的地位是比較低的,他們只是臨時徵召上來的一些士兵,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這類士兵被徵召上來,去打仗去平叛。

因為他們屬於臨時的合同工,並不屬於編製內,這種暫時的兵勇並不會享受多好的待遇,而且有時候因為徵召的比較匆忙,訓練比較少,到了戰場上只能充當炮灰。

這類士兵雖然待遇並不是太好,但是他們在打仗的時候還是非常勇敢的,兵勇的地位直到絞殺太平軍的時候,地位才有所上升,因為這時候清政府靠自己混吃等地的八旗兵已經靠不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歷之趣史 的精彩文章:

孔明兄弟三人,三人中孔明最聰明,但其後代中最聰明者非孔明後人
歷朝歷代盜墓者雖很厲害,但墓中此物件他們不碰,即使值錢也不動

TAG:奇歷之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