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大漢軍隊打得舉國移民 但他們的榮耀終於在西方找回來了

被大漢軍隊打得舉國移民 但他們的榮耀終於在西方找回來了

原標題:被大漢軍隊打得舉國移民 但他們的榮耀終於在西方找回來了


東漢初年,在匈奴貴族中反漢的勢力重新抬頭,導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漢朝,而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常發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而當時東漢剛剛建立,國力還屬於恢復期,因此,直到漢明帝時,才發動了對北匈奴的反擊戰。公元73年至公元91年,漢軍數次對北匈奴大規模的反擊,最後終於在金微山大敗北單于,北單于只得向西逃竄。


圖來源網路


至此,東漢對北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全面勝利,而與漢為敵的北匈奴,則受到漢與南匈奴的合擊,已無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竄。與其說是西遷,還不如西逃貼切一些。在公元91年北單于戰敗後,率殘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在其立足後,仍然出沒於天山南北,實施掠奪。


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殺死了漢將索班。為了對付西域的北匈奴,東漢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魯番一帶),班勇於公元124年、126年兩次擊敗北匈奴,西域的局勢開始穩定。


圖來源網路


在班勇離職後,北匈奴勢力又重新抬頭,漢將斐岑於137年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里坤,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開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漢朝的再次反擊,已無法立足,大約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至於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就不得而知了。



圖來源網路

消滅阿蘭國:


大約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現在頓河以東的阿蘭國,這段歷史在我國《北史.西域傳》和羅馬帝國的《歷史》中,都有過記載。北匈奴殺死了阿蘭國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


大敗哥特人:


憑藉著在阿蘭國的休整和補給,北匈奴徹底恢復了元氣,掠奪、貪婪的本性讓他們對頓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單于巴蘭姆伯爾的率領下,渡過了頓河,向東哥特人發動了進攻。


東哥特人哪裡是匈奴人的對手,經過奮戰,依然慘敗,一部分東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竄,逃到了西哥特人那裡,匈奴尾隨其後,追擊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擺下軍陣,準備迎擊匈奴,而匈奴人則趁夜晚偷偷從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後抄襲西哥特人軍陣背後,西哥特人慘敗,只得向西逃竄至多瑙河。此時的匈奴,由於佔據了南俄羅斯大草原,暫時穩定了下來。


圖來源網路


攻打東西羅馬帝國: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而此時的匈奴正處於烏爾丁大單于的統治。烏爾丁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曾對東羅馬帝國色雷斯省總督說過,凡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願意,他都能征服。

公元400年,匈奴在烏爾丁大單于領導下,又開始向西大規模入侵,一舉奪得了整個多瑙河盆地,並一度攻入了義大利,這一事件的連鎖反應就是逼迫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為躲避匈奴人,只得向西羅馬腹地進軍。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西羅馬帝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烏爾丁大單于的宏圖大志還未實現就一命嗚呼了,公元408年,烏爾丁率軍騷擾東羅馬帝國,在搶得大量財物準備撤退時,遭羅馬人的襲擊,烏爾丁大單于就這樣戰死在沙場。



圖來源網路


匈奴帝國的榮耀:


烏爾丁大單于死後,匈奴帝國沉寂了一段時間,而在奧克塔爾大單于率領下,匈奴帝國又開始興盛起來,奧克塔爾死後,他的兄弟盧加繼承了王位。盧加大單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兩次蹂躪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逼迫東羅馬帝國皇帝向匈奴帝國年貢350磅黃金,此後,東羅馬帝國又被迫在邊境向匈奴帝國開放互市,來確保邊境的安寧,匈奴人的榮耀終於在西方找了回來。


434年,盧加單于去世,他的兩個侄兒阿提拉和布列達共同繼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領土。兩位單于即位不久,便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要求東羅馬皇帝交出匈奴的叛逆,還要年貢翻番,由350磅黃金上漲到700磅黃金,東羅馬皇帝受武力脅迫,只得答應。445年,布列達單于神秘的遇刺身亡,阿提拉成為匈奴帝國唯一的大單于。



圖來源網路


「上帝之鞭」阿提拉讓匈奴帝國達到巔峰


阿提拉大單于獨自掌權後,馬上就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不過戰爭的矛頭卻指向了北歐和東歐。在北歐和東歐,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倫三島,而許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戰敗,紛紛向匈奴投降。


在鞏固了東方和北方後,阿提拉大單于在447年大舉進犯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軍隊接連戰敗,匈奴的騎兵一直深入到達達尼爾海峽和希臘的溫泉關,嚴重威脅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東羅馬帝國皇帝被迫求和,雙方在448年簽定和約,東羅馬除了馬上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鎊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黃金。至此,匈奴帝國的疆域東到裏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盛極一時。



圖來源網路


被我大漢打得落荒而逃的匈奴人,卻最終在西方找到了王者的感覺。雖然不能說我大漢軍隊比西方帝國要高几個檔次,但也從側面說明了在那個年代,作為東方帝國的大漢,其軍事實力在世界範圍內還是首屈可指的。


西方和漢朝都遭受蠻族的威脅,但東西羅馬所面對的是一群步騎夾雜且根本就是部族制的蠻族。而中國面對的是一個擁有帝國管理模式的游牧民族,輕易就能動員人一半人口的軍隊,還都是騎兵,其強盛之時全國上下有弓兵30萬。


這樣一個恐怖的游牧政權,面對漢軍竟然是5個匈奴兵才能打1個漢兵,你可以想想漢兵武裝到了什麼程度。匈奴被擊敗後的百年西遷到了歐洲,早已沒有當年帶弦30萬的雄風,卻打的西羅馬幾乎亡國,這難道還看不出孰強孰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雨飄搖的感情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虎豹坦克那是貴族 T34窮苦出身仰望奸笑
希特勒無視坦克常識 親自要求新坦克要有100噸 結果德軍造出188噸

TAG:風雨飄搖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