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最後一位公子,生前累計珍寶無數,最後卻老死在醫院無人知曉!

民國最後一位公子,生前累計珍寶無數,最後卻老死在醫院無人知曉!

民國雖然是亂世,但亂世之中多出奇才,一直覺得民國時期的文人延續了建安風骨,那個時候的大師也是頻頻輩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瑰麗的文化寶典。

要說那個不太平的年代,溫飽尚未解決,能有個避身的獨居處所也是不易。但是,即便物質條件糟心,大師們對學問的追求卻沒有打折扣。而其中,名聲最盛的要屬於民國四大公子,而四大公子中最讓筆者佩服的就是——張伯駒。

說道張伯駒,不得不提他的家室。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不僅僅是清末的進士,而且是河南總督,掌握一方實權,更重要的是和袁世凱還是表情,因為出身顯赫,張伯駒和清末皇室愛新覺羅溥侗,張作霖之子張學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並稱民國四大公子。

他們或痴心梨園,或留戀風花雪月之地,或醉情於女子的愛恨纏綿總有一痴,身世顯赫,又兼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不被禮教約束,常做驚人之事,而張伯駒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收藏文物!

張伯駒一生第一段傳奇,大概要屬娶了名妓潘素為妻。而潘素雖然出身青樓,但是兩人在一起卻舉案齊眉,終老一生!

張伯駒的第二段傳奇,就是散盡家財,收藏文物,張伯駒一生收文物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這其中不乏國之重寶,而為了這些寶物,他還差點丟掉性命。

張伯駒第三段傳奇,收藏不為私有,只為讓寶物傳世,他一生的珍寶收藏都沒有留給後人,而是全部的捐獻給國家,張伯駒雖然不惜重金收藏文物,但是無論是朋友要借去觀摩,還是自己收藏賞玩,毫無憐惜之心,他說"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這便是他的初衷。

張伯駒的第四段傳奇,大概要屬和陳毅老總的忘年交,陳毅非常敬重這位名士,兩人私交不錯。

在陳毅的葬禮上,張伯駒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沒能出席,於是就送去一副輓聯:

仗劍從雲做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眾盡銜哀,回望大好河山,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接樽俎,豪氣猶存,無愧於平生,有功於天下,酒泉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毛主席看過這一副輓聯之後,也很讚許問誰寫的,周總理藉機說了張伯駒一家人的現狀,張伯駒一家人因為這一副對聯,才得意照顧,晚年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張伯駒晚年雖然清貧,但是身上有這一種老牌知識分子的淡然,大概叫寵辱不驚吧,張伯駒和自己的夫人一輩子都不下廚房做飯,也算一奇黃永玉回憶,自己曾經在北京的小飯店偶遇去那裡吃飯的張伯駒,雖然日子清苦,吃的是一方紅豆沙,但是張伯駒慢文斯理,吃的很是講究。

而當時,夫人潘素因為身體原因無法下床,吃過一半,張伯駒把另外一半用手帕包起來,帶回去整個過程老牌知識分子的氣韻十足,讓一旁的黃永玉看的如痴如醉!

張伯駒晚年和夫人住在京郊的一個小破屋中,一生經歷戰火,綁匪,富貴榮華,窮困潦倒,最後要了他的命的卻是一場感冒。

本來是一場小病,夫人潘素擔心他執意讓他住院治療,而這一去竟然再也沒有回來,張伯駒好清靜受不了大病房裡的聒噪,要單間而不得後來,好友知悉這件事情,到醫院大鬧:「你們知道張先生是什麼人物,他捐給國家的珍寶,能買下你們幾個醫院」!

最後,張伯駒在醫院裡,病情急劇惡化,然而張老先生致死對人生,對遭遇,對經歷,對人,對事都沒有一絲抱怨的地方!

這就是張伯駒,一個中國老派的文人,閑適沖淡卻又溫潤自然,沒有歲月的洗禮,沒有生活的磨礪,是很難達到這種境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北說 的精彩文章:

唯一一本可和《鬼谷子》相提並論的一本奇書,看過的人皆富可敵國!
二戰結束,日軍誓死也帶走的東西,不給就切腹,卻被我們斷然拒絕

TAG:蘇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