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歷史——「弱宋」還是「強宋」

圖說歷史——「弱宋」還是「強宋」

一直以來,世人對於宋朝的評價總是存在著極端,由於宋朝軍事方面的成績貌似泛善可陳,靖康之恥,紹興和議,讓宋朝一直以來在史學界的評價並不高,但是近年來,隨著一部分學者的宣傳,「富宋」甚至「強宋」的概念不斷的被推上舞台。宋朝究竟是弱?還是富?還是強?在筆者看來,弱是相對的,富和強也是相對的,需要理性的去看待這一切。

宋朝為何「弱」?要先分析宋朝建立中的一些歷史背景。

自唐玄宗中期開始,為了穩定邊疆,繼續開疆擴土,節度使勢力開始一步步抬升。安史之亂之後,各地的節度使逐漸掌握了地方的軍政大權,形成了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

唐末藩鎮割據

外有藩鎮割據,內有宦官專權的唐朝日益衰敗,最終在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中結束了289年的歷史,而滅亡唐朝就是黃巢起義中被朝廷招安並封為宣武軍節度使的朱溫,從而開啟了五代十國近半個世紀的混亂局面。

五代十國時期局勢

五代十國時期,不論是黃河流域的中央政權,還是各地的政權,都是武將專權,父子相爭,下屬篡權,政權更替不斷。直到後周時代,局勢才有所改變。

後周皇帝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後周經過數年的征伐,基本上控制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國土,再次統一華夏的歷史時機基本成熟。不過後周依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唐末以來的武將專權問題。柴榮病逝後,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報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屬下將領黃袍加身,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因此,北宋的興起於又一次武將專權引起的軍事政變。

陳橋兵變

由於北宋的建立是從軍事政變開始,所以趙匡胤心知肚明,自己是如何坐上皇位的。一方面,趙匡胤對後周的皇室給予了很高的優待條件,另一方面在北宋基本完成統一之後,趙匡胤對手下的將領們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武將專權的隱患。

杯酒釋兵權

應該說,趙匡胤在這一系列的措施中,還是比較仁厚的,身為皇帝的他本可以隨便找個借口將武將們一一剪除。不過趙匡胤沒有這樣做,還是給了將領們很優越的物質條件,在酒宴上解除了武將的兵權。

隨後,北宋又在制度上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

行政上,增加科舉考試錄取人數,籠絡讀書人。地方政府增設通判,與地方長官相互掣肘,互相制約,在預防地方長官再次軍閥割據的同時,也嚴重降低了行政效率,同時增加了大量的官員,形成了冗官的局面。軍事上,中央增設禁軍,弱化地方軍隊等,形成了冗兵的局面。

一系列的措施,讓北宋最終形成了統兵之人無權調兵,調兵之人無權統兵,有錢的官員沒權利花錢,有權花錢的官員沒權利管錢的局面。雖說這樣的安排也有積極意義,但是頻繁的更換軍隊的主帥,也讓軍隊上下屬之間協調能力很差,官員之間的過分的掣肘和牽制也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沒有必要的經費開支。

所以北宋建立後,地方割據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但是軍隊的戰鬥力也嚴重削弱了。加之北宋時代,氣候寒冷,北方的契丹和西夏對宋朝始終保持著高壓態勢,北宋對外基本處於守勢,澶州之盟之後,北宋對外基本上靠送錢來維持和平。

另一方面,由於北宋的建立並非農民起義的結果,所以北宋可以說土地兼并從開國就比較嚴重,大量的農民從開國之初就處於沒有土地的狀態,加上北宋政府對於土地兼并也不管不問,到了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已經非常嚴重。長期以來的冗官冗兵的局面,加上北宋對外妥協要付出大量的財富,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因而北宋建國沒多久就處於積貧積弱的狀態。

慶曆新政的主導者——宋仁宗

慶曆新政的主要施政者——范仲淹

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宋神宗

王安石

北宋統治者也並非無動於衷,宋仁宗和宋神宗時代,也曾勵精圖治,開始了新政與變法。但是由於統治階級的搖擺不定,以及新政與變法中確實存在施政過急,用人不當的情況,加上王安石運氣不好,改革期間,出現了多次天災,都被扣到了王安石變法的頭上,成為反對者質疑變法的理由。慶曆新政與王安石變法最終都不了了之,以失敗而告終。但不可否認王安石變法,確實在富國強兵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宋也一改一直以來的守勢,對西夏和契丹取得了一系列的軍事勝利。

北宋後期一度設置隴右都護府

保守派代表司馬光

王安石變法失敗後,保守派基本上恢復了原有的一套。積貧積弱的問題依舊存在,而隨著人口的增加,農民的土地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越來越激化,最終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北宋雖然沒有被武將篡權,也沒有被農民起義推翻,但是卻被南下的金軍攻佔了首都,皇帝被俘,大量皇親國戚被俘虜到北方,大量奇珍異寶被搜刮,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漢族政權的最大恥辱之一——靖康之恥。而之後的南宋政權在軍事上依舊是毫無建樹,不僅偏安一隅,甚至對金國稱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數的現象,一個「弱宋」的形象也就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得不說,兩宋時期,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宋朝的讀書人社會地位確實比較高,特別是現在很多偽學者,偽專家開口閉口就喜歡談論的宋朝的GDP世界第一,如何如何,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人最幸福的時代。

但是一碼歸一碼,兩宋時期,軍事上確實比較糟糕。儘管很多人聲稱蒙古征服其他的地方用了多少年,多少年,征服南宋用了幾十年,所以得出了一個結論,認為宋朝的軍事力量也很強。

蒙古滅宋

這種言論雖然不無道理,到時也要看到還有其他的原因。蒙古征服別人速度快,征服南宋花的時間慢,就證明南宋的軍事強?征服其他地區花的時間快一方面是因為其他地方人口較少,兵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其他地方都是平原為主,適合蒙古騎兵機動作戰。而南宋地處長江流域,地形上以山區為主,不適合蒙古騎兵的推進,而且處於亡國滅種前的垂死掙扎,所以防禦的時間久一點,一點不稀奇。

宋朝,或許是一個並不是真的弱的時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輝煌的時代,因為除了軍事上的相對軟弱,其他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並不能因為其他方面輝煌的成績就給宋朝標榜為強大的時代。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不算「弱宋」,但也絕不是「強宋」,可以稱之為「富宋」。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路,耗盡繁華頭條號,熱衷於歷史地理與人文教育,社會百態與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贊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擁兵百萬坐觀台城陷沒:魂兮歸來哀江南,鍾山慘淡昏雲煙
歷史∣那人聲鼎沸的汴河橋,也不過是夢一場!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