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你如何煉成一雙火眼金睛

教你如何煉成一雙火眼金睛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習俗——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這一天理髮,叫「剃龍頭」或「剃喜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小孩理髮是保佑健康成長,出人頭地;大人理髮是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習俗——踏青

二月初二春遊踏青之俗,始於唐代。當時,長安的人們為了活躍生活,便乘二月二之時,三五成群地來到郊外踏青,有些婦女還提籃執鏟去挖鮮嫩的薺菜佐食。

習俗——祭祀龍神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穀豐登。

習俗——納吉

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戴龍尾、開筆等。舞龍,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幾家合夥製作一條草龍,二月二日這天上街舞龍慶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

習俗——圍倉

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吃春餅又稱「吃龍鱗」,春餅卷上幾種家常菜,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簡直爽口留香!

二月二還有吃豬頭肉、啃豬蹄和咬豬耳的習俗,都是象徵著日子過得吉祥富足。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

到了二月二,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餃子又稱「吃龍耳」。吃了「龍耳」,龍會保佑自己身體健康,祛除百病,有句民諺是「二月二吃水餃,百病懼龍體外跑」。

溫州有吃芥菜飯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這是老北京的習俗,吃「驢打滾」有「財源滾滾」的吉祥之義。

北方人喜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面」討個好彩頭,用吃麵條的習俗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廣灑甘霖。

江蘇蘇州有吃「撐腰糕」的習俗,市民們去糕點店購買「撐腰糕」,期盼一年裡平安健康。

「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吃了各種炒制的豆子,意味著來年健健康康,作物豐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樂集團 的精彩文章:

春節習俗早知曉!

TAG:人人樂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