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月二,龍抬頭,抬起一年好兆頭

二月二,龍抬頭,抬起一年好兆頭

育兒路上願與你結伴成長

◆ ◆◆ ◆ ◆

明天就是

農曆二月二龍抬頭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春龍節

在南方則叫踏青節

雖各地叫法不同、慶祝的方式不同

但象徵著祥瑞的寓意是相同的

qi

yuan

龍抬頭,古代稱之為中和節。民間傳說每年到了農曆二月初二,百蟲開始蘇醒。又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恰逢「驚蟄」前後,冰雪消融,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蟲蛇獸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一年的勞作。

實際上「二月二,龍抬頭」此說和古代天文學有關。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角宿恰似龍的角。

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度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xi

su

祭龍祭龍

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炒豆、爆米花

很多地方還有炒豆子、吃豆子的習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吃了各種炒制的豆子,意味著這個年就算過圓滿了,一年辛勤勞作又開始了。在炒豆之外,還有炒爆米花等習俗。

傳說武則天「立周」稱帝後,惹得玉皇大帝震怒,便傳諭四海龍王,三年之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但司管天河的龍王看到人間因乾旱而餓殍遍野的慘狀,於是偷偷為人間降雨,百姓得救了,而龍王卻被玉帝打下凡間壓在山底下受刑,並立石碑曰:「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返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報龍王救命之恩,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可哪裡都找不到呀!到了二月初一這天,正逢趕集之日,有一個老婆婆趕集去賣包穀,袋口一不留神鬆開,金黃金黃的包穀籽撒了一地。人們看到後心想,這包穀籽不就是金豆嗎,炒炒不就開花了嗎?於是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戶都爆炒起了玉米花,並在院中設案焚香供奉龍王。玉帝一見金豆真的開花了,遂將龍王免罪釋放,讓它重掌風雨大權,不久人間普降春雨。打這以後每年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邊吃口裡還唱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以祈盼五穀豐登。

撒灰

龍抬頭習俗中的撒灰,由來已久,直到今天,許多鄉村地區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體做法,各地不同,大致為: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辟災」;將灰撒在牆角,意在「辟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並象徵性地放置一些五穀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撒法各地不盡相同,一般是從井邊開始,一路逶迤撒來,步入宅廚,環繞水缸,灰線蜿蜒不斷,甚為有趣。

剃龍頭

農曆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這天,家家理髮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mei

shi

在二月二當天,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食「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春餅即「龍鱗餅」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於清代,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蔔、豆芽等蔬菜。

餃子即「食龍耳」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一年財源滾滾之意。

炸油糕即「食龍膽」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撐腰糕

江浙滬地區在二月二這天保留著吃「撐腰糕」的習俗,有把腰撐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當年裡就不會腰酸背痛了。所謂吃撐腰糕,其實就是用糯米粉製作成扁狀、橢圓形的塌餅,其中間稍凹,如同人腰。以前,農民一年到頭在田地里勞作,認為吃了這種糕,才能在黃梅季節中干農活時腰桿不酸痛,所以叫撐腰糕。大吃貨顧祿在《清嘉錄》中有此詩云記載:「片切年糕作短條,碧油煎出嫩黃嬌。年年撐得風難擺,怪道吳娘少細腰。」

龍鬚面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面」討個好彩頭。龍鬚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鬚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另外,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百姓們通過各種紀念活動,寄託了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歡迎留言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海親子盟 的精彩文章:

TAG:威海親子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