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對一件事,你就可以變得有顏有錢有內涵

做對一件事,你就可以變得有顏有錢有內涵

文 |小書童

大家晚上好,歡迎打開築夢青年社區,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今天是2018年3月16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自序。

在自序里我們會看到作者在重新回看自己這本書時的冷靜和客觀,會看到作者內心在書稿完成後內心留存和篤信的東西,是思考的精華,是負重前行後簡單準確的呈現。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作者樊登,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MBA資深講師,2013年樊登讀書會有了雛形,到今天為止成立四年多來影響了15個省,198個城市,會員人數達到180萬,是什麼讓樊登影響力不斷擴大?又是什麼讓樊登成為新時代的風雲人物之一?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找到了一輩子應該做的事情----讀書。是讀書成就了他,所以他才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讀書是一輩子的事。這一本書是他讀完20多本書之後與大家分享書中的內容,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用21天時間讀完這本書,帶你獲取另外21本書的精華,成為有顏值有技能有內涵有眼光的四有青年。

今天我們重點講是什麼原因讓你沒有成為佼佼者,反而卻變得越來越平庸,找到病因,對症下藥,當然文章中會有解藥,希望對你有效。

1

為什麼讀書?很多人都會說讀書為了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為了成功,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還有文藝小青年說為了詩和遠方。當然這都沒有錯,而且這就你堅持讀書的動力。讀書的過程,方式,目的,各式各樣,但最終的期待就是活成你理想中的自己,不管你是功成名就,家財萬貫,還是一簞食一瓢飲但精神卻是富足與高貴的。

既然讀書有那麼多的好處,那我們為什麼還不讀書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富麗堂皇的理由與借口,好似你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辯駁的地方,比如大學生說課業繁忙,上完課就沒時間,打遊戲逛商場以及各大電商平台有時間,寧願睡覺也不願去圖書館坐坐,生活太累太沒意思,太迷茫了已經成了很多大學生的口頭禪;步入職場,工作壓力大每天加班成了我們不讀書的理由,還有一些已經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生活也就這樣過去了,沒有多大的動力改變現狀,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不想讀書改變。

不讀書,一萬個人也許就會有一萬種借口,樊登老師告訴我們導致我們不讀書的就是懶惰,而懶惰的背後就是因為恐懼——對未知深深的恐懼。

沿著這條懶惰的動力線看下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生活得那麼按部就班了,小學,中學,大學,考研,讀博,然後停止學習!大部分人學習只是為了拿到按部就班的成果,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懶得去想。因為你的懶惰已經成為你的慣性,懶得讀書懶得深入思考,懶得去做出改變,因此我們人生中最需要克服的阻力就是「慣性」,是因為慣性,讓你的懶惰變得習以為常,如果你稍微做出一點改變,不按照懶惰這條動力線的慣性走下去你的人生會不會發生改變呢?

不妨先問問自己為什麼不讀書?你是否能一個月讀一本書,而一年下來你至少也看了12本書,你想一想你十多二十多年的閱讀史,你是否還記得你完完整整讀過幾本書呢?

明明我們知道讀書的作用大於不讀書的思維邏輯,可你卻讓你的慣性打敗了你的思維邏輯。

你會按照學校的要求,上什麼課就上,而不會思考為什麼這個專業需要上這門課程,而這些課程之間又有什麼關係;你會按照家人設定的路線或按家人的意願選擇自己的專業,工作,未來的另一半;看到別人到處旅行,自己羨慕不已卻又沒有隨處旅行的實力等等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了。這些都是你在按照自己的思維慣性在生活,一味的按照別人安排的知識結構生活,你是無法獲得幸福的。

2

大家用力思考一下,打破這種慣性最佳的方式是什麼?什麼方式才是最適合你的呢?樊登老師給我們提了幾點建議,希望會對你產生幫助

1)首先需要正確認識你自己

認識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像現在很多80、90後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焦點都投注於你的身上,你會為自己得不到而撒嬌生氣,家人總會比較容易滿足你的需求。上了大學,步入社會開始工作,才發現很多事物並非按照你的意願進行下去,而你也無法再通過撒嬌生氣,脾氣暴躁,甩手不幹就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東西或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你才開始學會觀察周圍的一切,受到了挫折打擊之後,才慢慢理解周圍的一切。

這也許才是你睜眼看世界的開始。

當你被龐大複雜的社會現實敲醒之後,你又會覺得世界無比的強大,越發覺得自己渺小,開始以世界的反饋定義自己,認識自己。比如你按部就班的學習,按他們的要求設計自己的人生路線,這一路上你所經歷的失敗,成功榮譽,權利都是世界反饋給你的,你的內心真如此感受嗎?失敗真的是失敗?成功就真的是成功嗎?

2)認真思考你到底要過怎樣的人生?

有人為了夢想奮鬥一生,從未停止追夢的腳步,就算一路上遇到太多的困難,挫折,打擊也從不放棄,這些人才是不白費來世上走一遭的人,先不管夢想實現與否,這些人才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會因為夢想而永遠年輕。

當然還有一些人退而求其次,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發現夢想還是遙不可及,而又有很多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不想讓家裡人的生活很糟糕,不讓自己的內心深感愧疚,最終選擇了現實。在自己所屬的領域也付出努力,做到一定成就,也獲得了另外一種成功。

而有些人一生碌碌無為,沒有夢想,生活也過得一團糟,被現實拍打得千瘡百孔,唉嘆命運不公,抱怨周圍的一切不給自己提供好的環境與機會,沒有獲得伯樂的賞識。

當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並認真思考到底要過怎樣的人生之後,你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你的目的,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肌肉需要鍛煉,當然你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更需要不斷的訓練自己,一點一滴改變。

3)終身讀書學習,因為這可以解決無助的問題

樊登老師有段時間覺得自己不幸福,而他選擇開始讀書,剛好遇見《幸福的方法》一書,其中一句話「幸福與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他豁然開朗,就像找到了幸福的鑰匙一樣,幸福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煉的。

誰都不是天生的演說家藝術家?科學家都是一點一滴訓練成這個樣子的,樊登老師在自己有孩子之後他就把能找到的家庭教育書都買來看一遍,孩子的各種問題,他都有辦法搞定,它成為了全家的教育專家,難道他就天生適合當爸爸嗎?

樊登老師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不同的書籍來讀,但從未放棄過讀書這麼一個愛好。比如說能賺錢的書《瘋傳》,《讓大象飛》,而《幸福的婚姻》,《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親密關係》等讓他成為生活專家,像《孟子》,《王陽明哲學》,《梁漱溟先生講孔孟》,《魏晉風華》等書讓他成為了半個國學專家。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讀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那得取決於你對生活什麼時候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不死,讀書不止。

互動空間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不知道你認為自己可以堅持一輩子的事情是什麼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童童對你的愛意,都在這聲「晚安」里。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夢青年社區 的精彩文章:

TAG:築夢青年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