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到中年,修行到底修什麼?

人到中年,修行到底修什麼?

中年之後,人生進入另一番境界,不自覺的,我們開始了另一種修行。

但是很多中年人,並不知道中年期間該修什麼,修哪幾個方面?

1:修正自己的腳步,由快變慢,適當時候,可以讓腳步停下。

青年時我們一路打拚,恨不得把一天拼作兩天。但是到了中年,不管是心勁,還是身體,都不容許我們再快,這個時候,慢就成了一種狀態,需要我們用慢的思維,來解讀世界。

不再盲目地前行,不再盲目地跟風,不再往熱鬧處擁擠,不再往風口浪尖上去。

不再盲目地投資,不再看著哪兒風大就往哪兒撲。

中年時期,要適度收回自己的腳步,讓他從外面,轉回家裡。

你要懂得,年輕時你雖然為家打拚,卻從沒認真地觀照過這個家,沒仔細地體會家的溫度家的溫馨。也不知道家裡的妻子有多辛苦。你只知道自己在打拚,很少想過家中每一個人,也在跟著一道打拚。

放慢腳步,不要再讓時間快速從你腳下溜走。放慢腳步,讓每一寸光陰,都儘可能走得慢些,走得從容些。

放慢腳步,仔細地去體會,人在世上,除了打拚還應該需要什麼?

需要愛,需要寬容,需要懂得,需要體諒,需要問候,需要的東西太多,年輕時太急,都沒來及說幾聲。進入中年,是該補回這一切的時候了。

2:修正自己的目光,由外轉向內,由世界轉向自己的內心

年輕的時候,我們無畏,我們瘋狂,我們有看 不盡的風景,有走不完的行程。

到了中年,是該修正自己目光的時候了。

我們看多了世界的繁華,卻很少關注自己家的整潔。我們看多了世界的熱鬧,卻留給家太多的冷清與寂靜。

或者我們一直在捕捉征服世界的機會,而少想到人應該首先征服自己的內心。

我們年輕時候的奔波與忙碌,一半是因生活而為,一半,是受我們目光的誘惑,受我們內心的蠱惑。

到了中年,回歸自己的內心,把年輕時留下的空白填一填,把年輕時遺忘的很多細處仔細再回想一遍。

一咱走來,我們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委屈。這個時候,可以關起門來,拒絕外在的誘惑,只顧及自己的內心。可以盡情地哭,盡情地開懷。

可以對自己說一聲,你辛苦了。

年輕時候我們一直為他人著想,為事業忙碌,從未關懷過自己,明知道自己也需要溫暖,也需要疼愛,但因為年輕,說不出口。中年以後,可以大膽地對自己說,這一路,你不容易。還可以溫暖地問自己,你需要什麼,現在該把虧自己的補一補了。

3:年輕時候,總覺得世界是可以征服的,我們信心滿滿,我們力量無比。到了中年,才明白,世界它真不是可以征服的。我們征服的根本不是世界,而是我們內心的那個高度。

當領略了內心高度的風景後,我們可以低下頭來,看看高度之下的風景。可以看看一路走過時的疏忽與欠缺。

到了中年,我們不再有猛烈的慾望去征服世界,我們由攻變為守。

年輕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什麼也沒有,到了中年才發現,不是我們沒有,而是我們輕視了自己的擁有。

中年之後,我們開始知道珍惜。珍惜已有的成果,珍惜我們拿青春換來的房子,事業,名聲,還有家庭,還有子女。

我們才明白,這些東西對我們才是最最重要的。

4: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有短處,承認自己有力量不足的時候,並不再為此羞愧。

開始理所當然接受命運給的一切,不再覺得自己丑,不再覺得自己胖,不再覺得自己油膩。

因為你已到中年,很多過去看重的東西,突然間變得輕淡。比如朋友不再比親人重要。感情遠沒有親情實在。血緣關係才是你此生最該珍視的關係。

開始覺得年輕時候許多追逐都毫無意義。不再與人比高低,不再搶著出風頭。不再為一些虛名所累,不再為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捶胸頓足。

你終於懂得,什麼才是你最需要的。

你終於懂得不值兩個字,也終於感悟出,年輕時許多事,真的不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科與心理 的精彩文章:

怎樣下載office 2019預覽版

TAG:全科與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