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恩來和兩位音樂家的故事

周恩來和兩位音樂家的故事

(前排左起)周恩來、馬敘倫、馬思聰在中南海

促成李德倫幸福婚姻

李德倫生於北京。在他小時候,媽媽愛彈風琴,教他唱兒歌,使他受到音樂熏陶。1936年當他還是北師大附中的學生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地下黨員。不久黨的地下組織遭到了破壞。1940年他從輔仁大學歷史系退學,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今上海音樂學院)學大提琴。

當時音專的校學生會主席是小提琴專業的師妹李珏。她才貌雙全,在全校是個極富魅力的女孩。李德倫和李珏之間很快就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但是他們的戀愛並非一帆風順,李德倫出身官宦家庭,李珏家是書香門第。李德倫是回族,李珏是漢族。這些都成了巨大的障礙。李珏的父母始終反對女兒同這個回族青年交往。

1946年李德倫畢業,在上海廣播電台做音樂編輯。這時黨組織派人來讓他寫一份自傳準備恢復黨籍。他異常興奮,寫好了自傳。不料自傳丟失了,組織讓他迅速轉移到香港,但是他想去延安。李德倫的要求反映到當時在上海工作的周恩來副主席那裡。周恩來聽了很高興,說:「延安剛成立一個管弦樂隊,正需要這樣的人才,歡迎他到延安。」

1946年11月李德倫抵達延安,進入延安新成立的中央管弦樂團。團長是賀綠汀,李德倫擔任樂團指揮兼教員。當周恩來得知李德倫的女友、小提琴手李珏也想來延安,便親自做了安排。

李德倫走後不久,有位陌生人通知李珏:如想去「那邊」,可搭乘飛機過去……她便瞞著家人,提著裝滿衣物的小提琴盒,若無其事地從花園洋房裡走了出來。在中共地下人員的安排下,她乘火車趕到南京,在中共駐南京辦事處報到後,搭上美國軍用飛機飛往延安。後來她才知道,這都是周恩來親自為她安排的行程。

李珏到了延安,恰巧此時胡宗南進攻延安,李德倫所在的管弦樂團已先行撤退,她沒能見到心上人。雖然她感到失望,但仍積极參加各種演出。李珏學的是小提琴專業,同時還能演戲,曾在楊家嶺為毛澤東等領導人演出了京劇《玉堂春》。善於發現人才的延安評劇團很想將她留下。周恩來知道後說:李珏是李德倫的未婚妻,應當讓他們倆團聚。經他親自過問,李珏終於與李德倫相見,並被調入管弦樂團成為小提琴手。1947年管弦樂團隨中央機關到達河北省西柏坡,李德倫與李珏在那裡舉行了婚禮。

後來他們倆雙雙事業有成。尤其李德倫是中國交響樂奠基人、第一代指揮大師,被譽為「中國交響樂之父」。這對相濡以沫的夫妻一輩子都念念不忘周恩來總理的恩澤。

「知音」馬思聰

「我要把每一個音符獻給祖國。」這是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馬思聰的座右銘。他的代表作《思鄉曲》家喻戶曉。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在這之前馬思聰任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是周恩來請馬思聰回來的。在香港地下黨的安排下,同年4月,馬思聰和一百多位知名愛國人士,從香港抵達北平。7月,馬思聰當選為全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9月,作為全國文聯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出席天安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典。

不久,周恩來總理約見馬思聰,向他請教如何在一片廢墟上發展新中國的音樂事業。馬思聰提出「人才第一」的觀點,培養新中國的音樂人才,首先要辦學校。周總理說:正考慮建立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並打算請馬思聰先生出任院長。這年12月18日,馬思聰隨周總理出訪蘇聯歸來,就被政務院任命為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

1950年創辦中央音樂學院,校址當時位於天津河東十一經路(天津音樂學院現址)。院長馬思聰一家5口住在馬場道的一幢小洋樓里,配有專車,司機、勤務員和廚師各一名。

上世紀50年代,馬思聰是中南海的常客。國家領導人宴請國賓,常請馬思聰即席演奏。一次,周總理把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拉到馬思聰身邊,打趣道:「陳老總,我們仨都是法國留學生,人家馬思聰就學到了東西,而咱們倆就沒學到。」

酷愛音樂的周總理成了馬思聰的知音。

根據《中蘇文化合作協定1957年執行計劃》,這年10月,蘇聯小提琴巨匠奧伊斯特拉赫到我國進行為期三周、在京津滬三大城市的演出。10月11日大師來到天津,訪問中央音樂學院,受到師生們熱烈歡迎。當天晚上舉行獨奏會,曲目中包括馬思聰的代表作《第一迴旋曲》。這是奧伊斯特拉赫特意為天津聽眾準備的。在馬思聰面前演奏馬思聰──多麼巧妙的安排!令聽眾又驚又喜。《第一迴旋曲》成為第一首被外國小提琴家演奏的中國小提琴曲。這讓有「中國小提琴第一人」美譽的馬思聰十分感動。

第二年馬思聰代表中國出席在莫斯科舉辦的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擔任評委。評委會主席正是奧伊斯特拉赫,他在評委會上提出增加兩位評委會副主席,其中一位就是馬思聰,可見他十分看重馬思聰。

1958年中央音樂學院遷往北京,馬思聰與周總理見面的機會更多了。周總理在日理萬機中經常過問馬思聰的工作、生活情況。馬思聰激動地說:國家給我這麼優厚的待遇──他是高教一級,每月工資360元,在三年困難期間,每月又追加補助費200元,感到十分滿足。他還告訴周總理:自己生活得非常舒服,我們家住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四合院里,簡直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周總理聽到這些也頗為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黨史頻道 的精彩文章:

外國政要眼中的鄧小平
惲代英四到九江

TAG:人民網黨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