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閻錫山用「補鍋法」東山再起

閻錫山用「補鍋法」東山再起

李宗吾雜貨店

依厚黑學處世,用陽明學修心

宗吾曰:做事要善於運用「補鍋法」,充分利用矛盾,就是屬於主動的「防」。

權力爭奪往往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中,既有同黨,也有敵人和大量的中間派。如果善於「八面玲瓏,掌握主動」,利用在某一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分化瓦解後兩類人,為己所用,那麼收拾異己就容易多了。

1930年,馮玉祥聯合閻錫山反對蔣介石,雙方在中原展開大戰,參戰人數不下百萬,但最終歸於失敗。閻錫山在中原大戰失敗後,通電下野,逃往大連,遙控山西,企圖東山再起。

1930年11月4日,閻錫山宣布取消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隨後下野,但又過了一年多,到1932年2月27日,閻錫山重返太原,就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1931年8月間,閻錫山得到日本要在東北採取行動的確切消息後,認為時局將發生變化,就潛回山西河邊村老家,靜等時局變化。時隔不久就發生「九一八」事變,南京國民政府打出「精誠團結,共赴國難」的旗號,蔣介石的政敵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長。

閻錫山認為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到了,就召集心腹幹將楊受源、孫楚商量對策,決定先驅逐國民黨在山西的黨部,因為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是蔣介石安插在山西的勢力,被閻視為眼中釘。商量之後,閻錫山等人決定來個「激化矛盾」,然後「渾水摸魚」。

原來,「九一八」事變後,山西的抗日形勢高漲,山西全省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在12月11日舉行大遊行,要求山西當局積極抗日,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國民黨山西省黨部頭目苗培成對要求抗日的學生不僅不支持,反而態度蠻橫,諷刺挖苦抗日學生。

12月18日,學生們再次向省黨部進軍,要求撤換苗培成教育廳長職務,取消妨礙抗日救亡運動的命令。省黨部大門緊閉,保衛省黨部的軍隊荷槍實彈,圍牆外面還有三四個連的晉軍。

當學生們到達時,帶隊的晉軍軍官忽然發出「原地向後轉」的口令,於是,數百名晉軍便轉頭面壁而立,排出背對學生的奇怪陣勢。這當然是閻錫山在背後的「唆使」所致,他知道學生們與國民黨黨部之間免不了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自己袖手旁觀,不幫這邊,也不幫那一邊,既「裝好人」,又無法受埋怨。

經與省黨部交涉,省黨部答應學生可以派10名代表進入省黨部。可是,當學生代表行經大禮堂時,卻遭到棍棒毆打。外面的學生見事不好,就摘下省黨部的牌子、撞擊省黨部大門,爬上有圍牆的省黨部。

「義勇軍」向人群開槍,許多學生中彈負傷。學聯代表立即赴太原警備司令部要求懲辦兇手,警備司令榮鴻臚聞訊,馬上派兵拘捕兇手。韓克溫等省黨部要員及100多百參加鎮壓學生的人員全部被拘捕。隨後,又查封了省黨部,承認學聯的合法地位。

在閻錫山的精心策划下,蔣介石在山西的勢力受到了嚴重打擊—他利用的是學生們的抗日救國運動激情。

排擠了國民黨山西省黨部之後,閻錫山又派趙丕廉赴南京,與行政院長汪精衛聯繫;又派徐永昌赴北平,通過鄭毓秀的關係向宋美齡進貢,托其向蔣介石說情。玩的是陽一套陰一套的把戲。

面對全國日益高漲的抗日浪潮,蔣介石面臨著國內外的壓力,已無精力過問山西的事情,既然閻錫山表示服從,就做個順水人情,接受汪精衛的建議,委任閻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就這樣,閻錫山終於達到了東山再起的目的。

閻錫山此計的成功,在於他抓住了全民要求抗戰的有利時機,利用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借學生之力,趕走了國民黨山西省黨部。

閻錫山這一招,在厚黑教主的學問里就是「補鍋法」。

「補鍋法」是這樣的:做飯的鍋漏了,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片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請點火來,我燒煙。」他趁著主人轉背的時候,用鐵鎚在鍋上輕輕地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及主人轉來,就指與他看,說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主人埋頭一看,很驚異地說:「不錯!不錯!今天不遇著你,這個鍋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

閻錫山就是個典型的「補鍋」高手,看著學生與國民黨黨部的矛盾愈演愈烈,非但不調和,還在一邊看熱鬧,等著事態進一步擴大,再伺機找陞官的機會。說好聽些是「渾水摸魚」,說難聽些,幾乎就是「趁火打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角獸騎士 的精彩文章:

洞察:設計好產品的4個關鍵

TAG:獨角獸騎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