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典精神分析與新精神分析

古典精神分析與新精神分析

寫在前面

春暖花開,相信那勃然生機一定會為大家帶去美好期待和無限動力。經歷了上學期對"心理諮詢"和"團體輔導"相關理論與技術的學習,不知道大家在假期和家人、同伴的相處點滴中,有沒有發現新的改變呢?

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以現有諮詢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拓展求索領域,為大家帶來更廣闊、更深入、更細緻的心理學知識。祝願大家在此能夠有更大的收穫!

首期推送,我們將從精神分析理論的人格心理學角度進行切入。

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

一.關於精神分析

1、精神分析不僅是臨床心理治療技術,更是認識人類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人格心理學,深層心理學;

2.、精神分析站在人性的地平線上:無關對錯、眾生平等;

3.、精神分析不僅面向病理心理,更面向正常心理,是連續統一體。

精神分析史樹

(點擊可放大查看)

二.學界關於精神分析五個主要學派的說法

1.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classical psychoanalysis(俗稱經典精分)

2、安娜·佛洛依德、哈特曼等的自我心理學-Egopsychology(俗稱美國學派)

經典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學是通過解釋,特別是對移情的解釋取得療效的,是對無意識衝動及防禦的解釋與理解

3.克萊茵、比昂的客體關係-object-relations theory(俗稱英國學派)

費爾貝恩、溫尼科特-獨立的客體關係中間學派

客體關係學派認為治療效果產生於諮詢師與訪客構建的咨訪共情關係。

4.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 Self Psychology

自體心理學認為治療效果藉由健康的自體客體關係實現(諮詢師與訪客建立的共情關係),通過它實現過去未曾實現的心理渴望,比如被理解,接納,肯定,鼓勵等需要,進而建立更健康的自體客體經驗。

5.羅伯特,史特羅樓等人的主體間性心理治療-The intersubjectivity psychotherapy

主體間學派的療效來自於,在諮詢師與訪客形成的情感協調的主體間場中,對訪客過去經驗組織原則及背景的探索,闡釋和轉化,從而建立新的經驗組織原則(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

這五個學派也被統稱為心理動力學,後四個稱為現代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好像是說種莊稼的事,人就是其中的種子。

自我心理學講得是種子本身的生命本能,如發芽成長 (好像人成長)的本能。客體關係講的是種子成長的土壤和環境問題,比如土好不好,有營養還是有害的土壤,陽光如何。自體心理學說的是種子在土壤和環境中,被影響的成長問題。

最新的主體間性治療理論卻全面闡述了以上的問題,它是精神分析過去四個學派的概括總結,它可能意味著精神分析理論的大結局。

三.精神分析五代演進理論

精神分析的演進,經歷了以下五代:

第一代 經典精神分析------------->

第二代 榮格-心理分析等--------->

第三代 自我心理學--------------->

第四代 自體心理學、客體關係---->

第五代 主體間性。

第一代佛洛依伊德-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在20世紀的最初有一段興盛時期,形成了精神分析運動,對許多學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在理論和實際應用上的貢獻,學術界都持較廣泛認可的態度。但是對精神分析的某些假設和方法論,學界並不都贊同,被認為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推測。同時他過分重視性本能的觀點,後期也被他的女兒及學生修正。

第二代 榮格-心理分析

人格整體論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論。榮格把心靈當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他認為,人格的原始統—性和先在整體性,不僅在理論上追求心靈整體綜合,而且在臨床上要求恢復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論實質上是一種整體論。

在榮格看來,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意識

人格結構的最頂層,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自覺意識和個體化的目的所在。榮格認為意識是心靈中很少一部分,具有選擇性和淘汰性。正是出於自我才保證一個人人格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個體潛意識

人格結構的第二層,包括—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相當於弗洛伊德的前意識,可以進入意識內我領域。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是情結,即一組組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起的情緒性觀念群,如戀父情結、性愛情結等。它決定著我們的人格取向和發展動力。

榮格認為情結的作用是可以轉化的:它既可以成為人的調節機制中的障礙,也可以成為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情結來自先在的超個體的共同的心理基礎。

集體潛意識

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迹。不同於個體潛意識,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它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

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聯繫的原型所組成,本能與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礎,原型則是本能內身的潛意識意象。

由於人類遺傳下來的原型就不需要藉助經驗的幫助即可使個人的行動在類似的情境下與他的祖先的行動相似,」藝術家的創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著一部分的作用。

人格系統主要有四種原型:

人格面具

指人格最外層的那種掩首真我的假象,總是按著別人的期望行事,與其真正人格並不一致。

阿尼瑪(或陰性基質)

指男人身上只有的女性基本特質或特徵,當阿尼瑪高度聚集時,它可使男子變得容易激動、憂鬱等。

阿尼姆斯(或陽性基質)

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質,當阿尼姆斯高度聚集時,則會讓女性具有攻擊性、追求權力等。

陰影(或陰暗自我)

人格的最內層,具有獸性的低級的種族遺傳,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

此外,榮格體系中還有兩個促進整合的型:

自我

具有兩個基本含意:指先天潛在的整體性和代表人格各部分的平衡發展、意識和潛意識的相互滲透,它包括了潛意識的一切方面,起著將人格結構整合和穩定的作用。

曼達拉

指在不同文化中反覆出現的一種象徵。榮格把曼達拉圖形看作是自我的象徵、人格的核心。

榮格認為,個人的人格總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個人、民族的歷史經驗對人格的形成是有影響,但更重要的是人總是為未來的目標奮鬥,從而達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諧和完善,榮格把它稱為自我實現。

第三代 自我心理學

在弗洛伊德經典精神理論的基礎上,誕生了後來的自我心理學。著名自我心理學家拉波帕特最早對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歷史演變作出概括。他在1959年發表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歷史概略」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學的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886-1897年

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禦概念。

第二階段:1897-1923年

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種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內驅力和自我力比多學說。

第三階段:1923-1937年

弗洛伊德劃分人格結構中的id、ego、superego三種成分,給自我予相對獨立的地位;安娜進一步強調自我的作用,闡述自我的防禦功能。

第四階段:1937-1959年

1937年哈特曼在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發表「自我心理學與適應問題」的著名演講,這被看成是自我心理學真正建立的年份。

重要理論: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論

0~18個月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18月~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3~6歲主動的對內疚的衝突;

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註的衝突;

65~歲 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自我心理學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許多概念,但不再強調性本能和性矛盾衝突在人的精神活動和行為中的特殊重要性,而重視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在人格發展和形成方面的重要性。認為自我是可以在本能需要滿足或挫折的矛盾之間發展起來的。

第四代 客體與自體心理學

客體關係

客體(Object)是指個體的意願、情感和行為所指向的人,分為內部客體和外部客體,內部客體是存在於我們心理結構中的客體,形成於生命早期對重要照顧者的體驗,外部客體則是指現實中的客體。

客體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與我們建立關係的人和在關係的影響下形成的一部分心理結構。這就是說,成人以後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模式是在早期生命經歷中母親與嬰兒的關係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相關觀點

人天生尋求客體,人在關係中成長,形成內在心理世界和人格組織 ;

內在客體世界:關係的一端是自己,另一端是客體 ;

三類內在客體結構;客體關係配對

科赫特的自體心理學

科赫特的自體心理學旨在理解和解釋自身的發展以及在人際交往情境中自身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其理論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自體」(self)與「自戀」。

自體

科赫特對自體的界定有狹義的及廣義的,在他的自體心理學中所用的界定是廣義的。廣義的自體是「整個心理結構的中心」。這個自體就其核心而言是無法被知悉的,只能藉由對他人心理外顯現象的內省和同理觀察才能得知。而狹義的自體是指「一種單元,空間上連貫且時間上持久,它是外在印象的接收者」。

一個核心自體具有兩個主要組成成份。一個是誇大表現性(grandiose-exhibitionistic)的自體,另一個成份是孩童理理想化的雙親意象(imago)。

自戀

科赫特認為,人格的最中心結構是有缺陷的(defective)。而自戀正是這種由於中心結構的匱乏而在個體早期產生的,科赫特用「自戀力比多」替代了傳統的力比多。對客體關係的追求,實際上是在「自戀性地在體驗他人」——也就是說,通過將自戀力比多投注到他人客體之上來對自體進行構建。

在個體經歷的初期,伴隨著兒童的發展,正常的父母偶而會對孩童的需求未予符合或延遲給予滿足,但這挫敗是可承受的,不是創傷性的,而滿足並不是過度縱容放任(overindulgent)。這種恰恰好的挫敗迫使一個孩童以特定功能的形式採納自體客體的各面向。孩童抽回了某些從自體客體來的神奇性、自戀性期望,並獲得內在結構的某些微小成份(particle)。

孩童的心理組織試圖藉由建造新結構來處理其自戀平衡上的障礙,由此逐漸形成了取代原來的自體客體的新的心理結構。這個結構形成的過程稱之為轉換型內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經歷了轉換性內化之後,個體從而能夠由自體而非客體來行使心理功能,形成了科赫特所說的成熟的自戀。

成熟的自戀

成熟的自戀個體包括分化的「雙極自體」:即誇大自體(健康的自我肯定,相對於鏡射的自體客體)與理想化父母意象(對理想化自體客體的健康欣羨)。在這兩極之間有個充滿張力的圓弧,在誇大自體附近聚集著一堆抱負,而在理想化意象周遭則聚集著一堆理想。在自體的兩極之間其張力和心理能量會引發行動,使得這個人會被他或她的抱負所「驅使」,並被他或她的理想所「帶領」。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力比多是從「自淫」(autoeroticism)到自戀到客體愛一路發展來的。科赫特的獨立發展軸線則是,從自淫到自戀再到較高形式的成熟自戀。

正常成人有自戀需求,並終其一生透過自體客體繼續其對自體鏡射的需求。然後,自戀會終其一生繼續不斷地被轉化為各種不同形式。成年期所顯現的健康自戀有下面各種形式,如創造力、幽默及同理心。

決定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風格的是自戀自體(即誇大-表現性自體)、自我和超我(帶著其內化的種種理想)三者之間的互相運作。

精神分析演進時間軸

(點擊可放大查看)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下周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文稿提供:研究生班學員 鍾燕飛、李爽、王群、劉寧、陳智、梁穎兒、譚薇薇、石廷莉、連莉丹

文案編輯:朋輩諮詢員 臧仲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拱門上的星星 的精彩文章:

TAG:拱門上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