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媒稱中國正尋求「量子驚奇」:或抵消美隱形技術優勢

美媒稱中國正尋求「量子驚奇」:或抵消美隱形技術優勢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網站3月1日刊登題為《中國在謀求「量子驚奇」嗎?》一文。作者為新美國安全中心客座研究員埃爾莎·卡尼。文章摘編如下:

人工智慧炒作已近乎登峰造極。量子技術的新一輪炒作也正在興起,特別是量子計算。當這兩輪炒作不期而遇時,究竟會怎樣呢:僅僅是炒作加倍呢?還是在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匯合之處產生真正的危險,很可能成為一場潛在的軍事「革命」?

當然,兩種技術都具有「新電力」的特徵,而且確實有可能改變所有部門並創造新的工業革命。但是,此時此刻,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其局限性將阻礙迅速實現全部潛力。與所有技術革新一樣,預期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對商業和防務領域的未來影響,即使不是近乎不可能,那也是非常困難的。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正在得到廣泛認可,是潛在的新軍事革命的催化劑,可能改變目前軍事力量格局。不出所料的是,包括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大國都在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在這個領域競相創新。

與此同時,「第二次量子革命」正在到來。物理學的首次量子革命解開了現實世界之謎,實現了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首輪技術,包括激光、半導體與磁共振成像。

今天的革命看來很可能利用量子力學的矛盾原理創造出一系列破壞性量子技術,比如疊加(即量子系統可以同時存在於所有可能的形態)和糾纏(愛因斯坦著名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利用這些獨特的性能,可以在通訊、計算、雷達、計時、感測、成像、計量和導航領域的量子應用方面獲取前所未有的動力、精確度、安全和靈敏度。隨著這些各不相同的技術不斷發展,很可能會產生一系列重要的商業和防務應用。

顯然,中國認識到量子技術具有提高國家實力的潛力,因此渴望在這個全新領域的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國家科技計劃已將量子通訊和計算列為重要項目。中國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也強調這些技術。

雖然美國是量子科學領域的開拓者,然而中國的進展和雄心已經開始挑戰美國的傳統領先地位。因此,必須重視中國迄今取得的進展。否則,美國可能面臨這個領域出現「技術驚奇」。

中國已經成為量子加密和通訊領域的全球領先者。也許這些技術有朝一日會為北京提供獨一無二的信息安全保障。2016年8月,北京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量子衛星,「墨子號」衛星,自此開始了突破性實驗,甚至在北京和維也納之間進行了一次量子視頻通話。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建設國家量子網路,可以納入未來的量子衛星群,創建「量子互聯網」。

在量子計算領域,中國是個後來者。但是,中國研究人員現在正在成為提高量子計算能力競賽的重要競爭者。2017年4月,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宣稱它打破了谷歌此前保持的記錄,纏住了10個超導量子位,朝著量子計算大國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一旦投入使用,量子計算機將提供幾乎令人難以想像的力量,能夠破解很多現代加密技術形式。量子計算將成為代碼製造者與破解者之間的新的角逐舞台。

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用於量子計算能力能夠提供優勢的任何環境,很可能包括複雜的軍事模擬和武器系統。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計算還有可能用於推進人工智慧進步。中國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包括優先發展量子加速機器學習。2018年1月,中國某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從原理上證明了一種有效的量子演算法:使用六光子量子處理器,從嘈雜的非結構化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這個重大突破被定性為:提供了「對量子計算時代數據分析的新見解」。

中國在量子雷達和成像領域的潛在進展可能抵消目前美國在隱形技術方面的優勢。有報道稱,2016年9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單光子量子雷達,探測靈敏度達百公里。考慮到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在加倍努力,由大批研究機構研發多種量子雷達,(我們)必須認真對待上述報道成就。

資料圖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台建立天地鏈路(合成照片,2016年1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統文化傑出人物-閔憲溫
馬天宇變身「雪王子」 佇立雪中清新沁人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