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核動力導彈是虛張聲勢?

俄羅斯核動力導彈是虛張聲勢?

原標題:俄羅斯核動力導彈是虛張聲勢?



因為對環境的影響難以控制,核動力導彈長期被視為戰略武器競賽中的禁區。美國已經注意到俄羅斯在這方面的動作,但它似乎存心幫俄方「保密」。

美俄的戰略武器博弈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近年來,隨著美國反導系統走向成熟,俄羅斯也加速研發威力更大、更難防禦的核武器運載平台,「矛與盾的較量」再掀高潮。


日前,俄總統普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公開了一批新型武器,強勢回擊外來軍事威脅。其中,最讓外界感到難以置信也最具話題性的,是一款號稱「射程無限」的核動力導彈。它的曝光,被認為將進一步加劇俄美圍繞戰略武器控制機制的摩擦。


除了模糊的視頻,俄官方並未透露這款導彈的更多情況,外界只知道它能達到超音速,飛行高度非常低,因為採用了核動力而可以攻擊世界上任何地點。


面對俄方的宣傳,美國媒體將信將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款導彈的實戰能力未必靠譜,還援引美軍匿名人士的話說,「我們觀測到了俄羅斯核動力導彈的測試,發現它們全部墜毀」。五角大樓發言人也給俄方的新導彈潑冷水,稱「它們並不是新鮮東西,美軍此前發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已做出了周密評估」。

問題在於,如果美方早就知道俄在開發新型戰略武器,為何對此秘而不宣?


相關技術50年前曾遭冷遇


美國「The Drive」網站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美俄在外交和軍事議題上的緊張並無緩解跡象,就控制戰略武器規模和威力的對話也被凍結。現在,普京的國情咨文會給美國保守派更多理由,要求政府和國會進一步強化對俄遏制。


因其可觀威懾力,俄羅斯的核動力導彈可能成為美方的重點「批判對象」。美國人很清楚核動力引擎的潛在危險,因為他們自己曾在20世紀50到60年代對此類系統進行過廣泛論證。彼時,美國空軍曾探討開發一種以核反應堆驅動的超音速低空導彈(SLAM),它的基本概念非常類似俄羅斯新近披露的武器系統。


美方當年的實驗計劃無果而終——核動力引擎技術上可行,但無法應用在運載工具上。一方面,這種引擎過於笨重,高13英尺(3.96米),長52英尺(15.85米),比戰鬥機還大;另一方面,作為引擎核心的反應堆缺乏屏蔽措施,一旦啟動就會不斷釋放致命的輻射,換言之,無論導彈飛過的是否敵對區域,都會造成嚴重污染。

SLAM項目於1964年被打入冷宮以來,核反應堆技術有了重大進步。對俄羅斯來說,為支持在北極圈附近的民用和軍事活動,該國在核動力引擎小型化上也有了顯著突破。但這些不足以改變一個事實:核動力導彈對生態環境的威脅遠大於常規動力導彈,何況,無論防護措施如何周密,它終歸是「一次性」的。


耐人尋味的是,美國政府監控俄方的測試行動,並將核動力導彈的試射認定為「墜毀」,俄官方卻宣稱試射成功。按常理推斷,俄方還將開展更多測試,以證明這種武器的設計是可靠的。導彈上的核反應堆幾乎一定會在海上或曠野中碰撞解體,釋放出大量輻射。這種做法蘊藏著難以控制的風險,也能解釋美國為何一直不敢實際測試核動力導彈。


是否違反軍控機制尚待觀察


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若俄羅斯對核動力導彈進行測試,無論成功與否,都可能為2017年2月白令海上空大氣層中放射性碘-131含量的異常增高提供解釋。1959~1969年,美國在驗證核動力引擎期間監測到的幾十種物質中就包括碘-131。


查閱外媒去年的報道可以發現,歐洲各國就這場疑似核泄漏事件憂心忡忡的同時,美國空軍在該地區部署了一架WC-135W特種偵察機。這種飛機能夠通過特製的儀器採集空氣樣本,從而發現隱秘的核活動。以往,該機的主要舞台是朝鮮半島周邊。

2017年2月20日,負責監督遵守同名條約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發表聲明,稱「此前幾個月內」並未檢測到碘-131水平顯著升高。美軍隨後否認了WC-135W偵察機與歐洲地區碘-131同位素的增加有任何關聯,《星條旗報》援引美國空軍技術應用中心(AFTAC)人士的說法稱,該機早在異常事態出現前就開始了例行部署。


2017年秋,又有報告稱歐亞大陸範圍內的釕-106同位素水平升高,輻射最強的區域位於俄羅斯境內。這种放射性物質同樣在美國上世紀的核動力引擎項目中出現過。


既然監測到了異常,美國為何不搶先曝光俄羅斯的秘密武器?一種可能性是,對於這種核動力導彈是否違反現行軍控機制,特別是中程導彈條約(INF),尚存爭議。


「The Drive」稱,INF禁止俄羅斯和美國製造射程310~3100英里(498~4989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但並未明示「射程無限」的核動力導彈是否受到約束。同時,INF沒有明確禁止研發陸基巡航導彈,事實上,美方也有意利用這方面的漏洞。

另一種解釋是,俄方可能沒有在原型導彈上安裝核反應堆,而是以常規動力引擎頂替,這樣才能在測試時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如此一來,這些試驗的實際價值勢必大打折扣,其主要意義或將局限於拍攝幾段宣傳片,以便克里姆林宮向俄民眾宣示政績。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315A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動不得的土地」成了日本的噩夢
2018年,你的工作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TAG:青年參考 |